张红兵:在教师岗位上践行党员的初心使命

来源 :山西教育·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csj65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张红兵:在教师岗位上践行党员的初心使命






2021年6月22日,在即将迎来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之际,山西省“两优一先”表彰大会隆重召开。长治市共有18名来自社会各行各业的共产党员荣获“山西省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其中,长治市上党区第一中学教师张红兵是唯一的教师代表。

自1993年8月参加工作以来,张红兵勇挑班主任工作重担,栉风沐雨,28年如一日,一直用一颗奉献之心、赤诚之心耕耘在平凡的三尺讲台。

其他文献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乡村绿道作为绿色线性空间建设的抓手越来越受到政府重视.但在现有技术条件的指导下,乡村绿道建设成效往往表现出明显的单一性与不协同性.为此,引入协同学理论,在分析现有绿道研究水平的基础上,指出乡村绿道规划需达到多功能协同与多因子协同,建立了以生态、文化、游憩、产业4个功能为子系统,以连通性、可达性、适宜性为序参量的乡村绿道协同评价体系,定量分析各功能子系统间的协同作用和乡村绿道整体的协同程度,从而提出乡村绿道规划方法和应用途径,并以嘉善县大云镇乡村绿道规划为例,应用协同评价模型进行实践
生活性街道是承载城市居民日常活动的场所,其感知特征对其心理健康有重要影响,亟待深入研究.基于心理健康双因素模型理论,以哈尔滨市57条街道为例,采用带有协变量的多元回归结合结构方程的方法建构生活性街道感知特征对居民心理健康的影响机制模型.结果显示,积极心理和心理困扰受街道环境特征影响的路径相互独立;影响心理健康的街道物质环境由建筑外部特征、街道环境质量、街道界面特色、街道设施、街道绿化和街道空间尺度5类构成,其对积极心理和心理困扰的影响存在差异;街道社会环境在物质环境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机制中具有显著中介作用.
“借景”是中国传统园林的重要理景手法,其在景物选择、景观营造、意境烘托等方面均受中国传统美学价值观的浸染.“远”本义为一种空间距离,受道家无为思想等影响,逐步演变为一种审美意境.伴随着中国古典美学发展与古代山水审美活动的兴起,远借造景成为景观与“远”结合的产物.通过总结远借的美学思想和造景手法,分析远借造景与山林景观营造的天然耦合性,概括其在城市山林景观设计中的延续与发展方式.以杭州玉皇山为例,分析其远借空间结构的特质与现状矛盾,运用“梳、移、补、添”的景观生态设计途径优化其远借透景线,并总结玉皇山远借造
运用曲线拟合分析法对日本都道府县尺度国家公园体系中3个级别自然公园的数量、面积进行均衡性分布分析,结果表明:1)日本3个级别的自然公园在都道府县尺度上的数量分布较为合理、均衡,但从面积上看,各级别公园的面积分布差距偏大,其中国家公园和都道府县立自然公园的均衡性基尼系数均为0.43;2)自然公园类别上,国家公园和都道府县立自然公园的面积占比较大,但由于自然公园用地在日本国土空间规划层面被划分为一种用地类别,其3个级别的自然公园互不重叠,保证了国家公园、国定公园及都道府县立自然公园能够在都道府县范围内互相补充
晋城市:全力推进教育现代化 建设普通高中教育强市 随着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普通高中教育在我国国民教育体系中的重要意义和关键作用愈发凸显。近年来,为加快普通高中教育发展,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国家和我省相继出台了一系列重要文件。晋城市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
期刊
太原市小店区沙河街小学:党建引领下的学校治理 乘着党的十九大召开的东风,2018年3月,太原市小店区沙河街小学提出“党建引领、德教合一,聚焦课堂、全员共长”的工作思路。作为党的教育事业的基层单位,我们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把加强学校党建和思想
期刊
山西省教育厅印发《关于做好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管理的通知》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中发〔2019〕26号)《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的通知》(教基厅函〔2021〕13号)精神,
期刊
中办、国办印发《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为贯彻落实全
期刊
怀仁市:大力发展教育 为乡村振兴聚力赋能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乡村人口大量涌向城市,乡村教育普遍面临“空心化”处境。一方面是质量上不去,学生留不住;另一方面是城镇学校学位紧缺,择校热矛盾突出。针对这样的教育困境,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农村教育仍然是
期刊
做朴实求真的教育 做有担当的校长 ——聆听柳袁照校长讲座的体会与思考 柳袁照,诗人校长,“诗性教育”的开创者。他用自己的“情怀、担当、原创性”为今天浮躁于“分数”、追逐于“评比”的教学发展提供了一种有灵魂的育人方式,开辟了一条教人求真的朴素教育之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