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周肇祥《琉璃厂杂记》中有一节记载:“北汉刘铢用法刻深,民有过者,问其年几何,对曰若干,即随其数杖之,谓之随年杖。”(北汉的刘铢,用法严苛,老百姓有过错的,就问其多大年龄,回答多少岁数,就打多少杖,名之为“随年杖”。)我好奇,怕是传说,查了一下,原来这一段出自《新五代史》,确有其事。据记载,这位刘大人曾做过开封府尹,当年不知有多少人要被他这随年杖打怕了。 犯过之人,多大岁数就打多少杖,看似荒唐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周肇祥《琉璃厂杂记》中有一节记载:“北汉刘铢用法刻深,民有过者,问其年几何,对曰若干,即随其数杖之,谓之随年杖。”(北汉的刘铢,用法严苛,老百姓有过错的,就问其多大年龄,回答多少岁数,就打多少杖,名之为“随年杖”。)我好奇,怕是传说,查了一下,原来这一段出自《新五代史》,确有其事。据记载,这位刘大人曾做过开封府尹,当年不知有多少人要被他这随年杖打怕了。
犯过之人,多大岁数就打多少杖,看似荒唐,亦有道理在。比如两个人打架,一个二十岁,一个四十岁,闹到衙门里来,老爷一声令下打随年杖,二十岁的打二十大板,四十岁的打四十大板,这四十岁的怕是要喊冤枉了。要我说还真该,人家少不更事,正是血气方刚,你已人到中年,脾气早该按捺,你比人家多吃二十年的饭,多打你二十板子还冤枉你吗?若是各打五十大板,倒反是煳涂了。随年杖的意思是,一岁年纪一岁人,年齿越增,越知是非,犯错也自然就越不可原谅,正该多打几板子才是,为老不尊是比少年麻木更不像话的。
欧阳修老年时,欲编文集,修改舊文甚是辛苦,夫人就劝他:“何自苦如此,当畏先生嗔耶?”欧阳修道:“不畏先生嗔,却怕后生笑。”被人笑尚且怕,倚老卖老自然就更不好意思了。人越老,胆越小,怕人笑,怕人骂,那位刘大人的随年杖打谁去?欧阳修这样的老人,就很值得大家尊敬。顺便说一句,巧得很,《新五代史》正是欧阳修所撰。
其他文献
在北京某家高级宴会厅的包厢里,一场学术研讨会的庆功宴正接近尾声——北大的跟人大的称兄道弟,写诗的和画画的勾肩搭背。 正在我饶有兴味地“观赏”饭局之众生相时,一个约摸四五岁的小男孩向我走来,他没有介绍自己,也不打招呼,直接对我说:“阿姨,你——长——得——真——丑!” 他的声音压得有些低,但一字一顿地从嘴巴里弹出来,似乎就是怕我听不清楚。我愣了神儿,很想假装自己没听到。可那又不像是熊孩子
2012年10月14日凌晨1时,北京医院内科主任医师金玉如家里电话铃声骤响,一丝不祥的预感掠过她的心头。果然,电话里,她听到了柬埔寨太皇西哈努克病危的消息。放下电话,金玉如急忙赶往北京医院,西哈努克已经处于弥留之际。经过一系列抢救之后,15日凌晨2时20分,90岁高龄的西哈努克平静地离开了人世。金边时间凌晨6时,柬埔寨政府发布公告,宣告西哈努克逝世的消息。副首相聂本才表示,西哈努克离世是“自然原因
在我出生的北京医院附近,有一座藏式白塔。 两岁时,我发明了一种近乎鸟叫的语言,除了比我大两岁的姐姐,谁也不懂。 我很快地说着,做着手势,父母急得叫我姐姐,她飞跑过来进行翻译。有一次她说错了一个字,我竟站在穿衣镜前愤怒了好半天。 我放弃了自己发明的语言,开始像所有的小孩那样说个不停,笑或者哭。我经常使用哭,因为我总不想去幼儿园。后来,当我发现这种努力很徒劳时,就换了一种方式,我把脸贴在凉凉的玻
我已不再归去。 晴朗的夜晚温凉悄然, 凄凉的明月清辉下, 世界早已入睡。 我的躯体已不在那里, 而清凉的微风, 从敞开的窗户吹进来, 探问我的魂魄何在。 我久已不在此地, 不知是否有人還会把我记起。 也许在一片柔情和泪水中, 有人会亲切地回想起我的过去。 但是还会有鲜花和星光,叹息和希望, 和那大街上浓密的树下情人的笑语。 还会响起钢琴的声音, 就像这寂静的夜晚常有的
2011年12月17日,金正恩开始主政朝鲜。一年來,发生在这片神秘国土上的任何事件都受到世人的关注,并一直被外界不停解读。岁末年初,盘点金正恩执政这一年,不仅可以了解这位年轻的最高领导人,也可以了解在他的领导下,朝鲜发生的变化。
阿尔伯特·韦伯是韦伯钢琴的创始人。这位1828年生于德国巴伐利亚的音乐家、钢琴制造家,为使自己的艺术成就能够突破乐器的局限,立志制造一款真正精美的乐器。他对当时的造琴方法做了改进,融入独创的“韦伯音色”。1852年,第一台韦伯钢琴诞生,广受欧洲皇室成员青睐,后受到约翰·施特劳斯的认可。如今,韦伯钢琴成为世界钢琴史上久负盛名的、具有独特工艺的高级品牌 1987年,韩国英昌乐器公司收购了韦伯品牌。中
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召开的第一天,12月16日晚上8点半,《环球人物》记者如约来到乌镇民宿旅店采访互联网实验室董事长方兴东。这位web2.0 时代的领头人,被称为“中国博客教父”的第一代互联网创业者,曾以其先进、敏锐的思维在中国互联网史上留下浓重的一笔。但随着web3.0、web4.0 时代的到来,他逐渐远离了媒体焦点。直到2014年,距离方东兴当年撰写的《起来——挑战微软霸权》一书出版15年后
“蒋介石派专人到香港买老家的扁尖笋干”;“宋美龄爱吃红豆松糕,要从台湾送到纽约”;“蒋经国与蒋方良在他们最喜欢光顾的餐厅拍了不少亲热照”;“李登辉爱吃新鲜的农作物”;“阿扁喜欢台湾传统小吃”;“为马英九设计的菜叫‘名马过桥’”……这可不是八卦小报的爆料,而是近日,林昌城、黄德忠这两位曾为台湾地区领导人掌勺的厨师向媒体透露的“餐桌秘密”。 雪菜黄鱼,蒋介石百吃不厌 在电影《饮食男女》中,
1982年初春,习近平离开中直机关到基层锻炼,第一站就是去河北正定任县委副书记。在这里,他认识了作家贾大山,二人也结下了深厚的友情。3年后,习近平离开正定,但这份友情一直陪伴贾大山走到生命的最后一刻。1998年,贾大山去世一周年时,习近平发表文章《忆大山》,历数了二人多年的情谊和对老友的怀念。 今年1月13日,《光明日报》刊登了习近平主席这篇文章,贾大山这个名字再度引起人们关注。贾大山是一个怎样
随着由资深艺人刘晓庆出演一代名妓赛金花的话剧《风华绝代》近期上演,赛金花既“风华绝代”又真假难辨的人生传奇,再一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话题,同时,也为进一步澄清还原赛金花的名妓生涯与是非功过,提供了一个新的契机。 《孽海花》里的原型 1936年12月5日,天津《大公报》刊登《赛金花在平逝世》一文,“蛰居故都之名妓赛金花,于昨晨2时半逝世。平中各界人士闻讯,集(应为“莫”的误写)不惋惜。因赛氏虽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