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

来源 :求知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d_0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当前高中历史教学课堂中,教师应根据新课标对高中历史课堂的新要求,对原有的课堂教学模式和课堂教学理念进行有效的改革及创新。在当前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向学生讲述基础性的理论知识,还应培育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从而凸显高中历史人文教育的特征,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关键词:高中历史;核心素养;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19)52-0023-02
  引 言
  在传统的高中历史教学课堂中,教师一直用单一的教学手段来向学生传授相关的知识点,并且没有和学生进行一对一的沟通和交流,这都导致学生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经常面临诸多的疑惑,整体课堂氛围也非常沉闷,学生的学习质量无法得到有效提高。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以培育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为主来开展相关的教学活动,这样不仅使课堂教学有一个新的发展方向,也能加深学生对课本知识内容的印象,保证高中历史教学有序开展[1]。
  一、家国情怀的培育
  高中阶段的历史教材中蕴含着大量的史实,教师应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内容,对学生进行国家情怀教育,使学生可以调动自身的学习感官及学习情感来全面了解这一历史事件。教师可以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采用情景创设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可以迅速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学生在身临其境中会感受到历史事件背后所蕴含的民族精神,从而获得相应的启示,有效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果[2]。
  例如,在教学“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这一内容时,在课堂开始前,教师可以将班级中的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一小组要在课后收集一个代表学派的主要言论以及言论的产生时期。此外,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还可以组织学生展开一场辩论赛来模拟“百家争鸣”的情景。在学生自由发言时,教师要让学生结合时代的特征来对自身所推崇的思想进行全方位的论述,这在无形中加深了学生对课本知识内容的理解,还有效调动了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在这节课堂结束前,还要告诉学生:“相信同学们在课后查询资料时,会发现这些言论的流行时期都是比较安定的时期,从中可以看出没有国家的安定就没有个人的安定,因此家国是一体的。”这样,学生就会从另一个层面来学习这部分内容,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果。因此,在当前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家国情怀教育时,应从不同的角度对历史事件进行解读,并且还要给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从而使学生都能在亲身感受中更好地了解家国一体的含义及特征。
  二、历史观的培育
  在当前高中历史教学课堂中,教师不仅要向学生讲述基础性的理论知识,还应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价值观,能够对以往所发生的历史事件进行全面的分析及判断。正确的历史观有助于学生科学合理地看待当前社会上的问题。因此,在当前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在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过程中,要着重培育学生的历史观念,使每位学生能够从课本内容出发,对每一个历史事件背后所蕴含的文化价值及思想道德知识进行全面的分析和了解,从而形成正确的历史观念,对日常生活和学习有所启发。
  例如,在教学“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这一部分知识内容时,在课堂开始前,教师要向学生布置课前预习任务:“请同学们通过网络收集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方面的成就,如在气象学和数学方面所做的重要贡献,同学们可以以故事或者是课件的形式在下一节课中和其他同学分享交流。”教师在向学生布置这一预习任务后,学生在下一堂课可以以小组或者是个人的方式对自身所收集到的材料进行全面的论述。学生在自主讲解的过程中,不仅可以加深对这一部分知识内容的印象,还可以产生强烈的爱国意识。在课堂结束前,教师要告诉学生:“古人都是非常有智慧的,在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过程中,正是由于古人的智慧才形成了独特的精神风貌及文化特征。”这样就会增强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及自信心,在无形中调动和激发了学生的爱国情怀,使学生树立了正确的历史观和学习观[3]。
  三、明辨是非意识的培育
  在当前高中历史教学课堂中,教师一定要着重培养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使每位学生都能从我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发展角度来对历史精神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从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教师要想培养学生明辨是非的意识和能力,需要在课堂开始前对课本中的内容进行深入的分析,利用网络收集相关的课程资料来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例如,在教学中外历史人物评说中“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杰出人物”这一部分知识内容时,教师在向学生介绍拿破仑这一人物时,应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对拿破仑这一历史人物进行评价。教师在课堂中要告诉学生:“拿破仑是一位非常多样的人物。在法国资产阶级时期,拿破仑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历史发展的进程。但是拿破仑称帝后,由于复辟了之前法国所走的道路,在那一时期拿破仑又成了社会对立人物。”这样,学生就会陷入深深的思考中,并结合课本内容对拿破仑这一历史人物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认识。在学生完成思考后,教师要向学生说:“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每一个历史事件都有好坏两个方面,所以同学们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要学会运用不同的角度来看待一个历史事件。”这样一来,学生不仅明确了正确的学习方向,还提高了自身明辨是非的能力。
  四、民族气节的培育
  对学生民族气节的培育也是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一,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着重培育学生的民族气节。
  例如,在教学“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这一内容时,教师在向学生讲述鸦片战争等历史知识的过程中,可以在班级中开展相关的角色扮演活动,如让学生扮演林则徐和外国人,演绎鸦片战争的发生过程。通过角色扮演,学生可以感受到林则徐身上不屈的民族气节。学生在完成角色扮演后,教师要告诉学生:“在当前时代下,不屈的民族气节也是非常重要的。同学们一定要积极发现这些历史人物身上的闪光点,学习他们的民族气节,为我国的发展和团结贡献一份力量。”
  结 语
  在当前高中历史课堂中,教师在培育学生学科核心素养时,应对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含义和特征进行深入的分析,再结合学生当前的学习特点及学习能力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此外,教师还要从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学习情感出发,打造更加生动、有趣的课堂,这不仅有助于培育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还有助于激发学生对课堂知识内容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凸显高中历史素质教育的特征。
  [参考文献]
  汪生术.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对学生核心素養的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9(42):147.
  姜良毅. 基于“家国情怀”核心素养的高中历史教学策略——以人教版《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为例[J].高考,2019(33):56.
  刘喜友.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培养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教学中的作用[J].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2019(09):89-92.
  作者简介:陈琳琳(1990.1—),女,江苏盐城人,本科学历,中学二级教师,从事高中历史教学。
其他文献
氧化锌是一种新型的、性质优良的半导体材料,在光、电、磁等方面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对氧化锌进行掺杂其他元素的研究越来越受人关注。本文对不同的掺杂物所进行的研究进
介绍了某被动式低能耗建筑外窗洞口的施工做法。在窗框侧边及洞口内侧周边的砂浆面层上粘贴防水隔汽膜;在外窗框的室外一侧与窗洞口周边粘贴防水透汽膜,起到防水和释放墙体基
目的:评价清热利咽颗粒治疗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40例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两组患者均予以犀角地黄汤或凉
风机喘振时振动增大,严重时会损坏设备.简单介绍了风机的喘振机理和防喘振控制方法,以及采用UDC6000可编程调节器防喘振的实例.
组织学生开展课题研究,能够有效地提升少数民族学生的信息技术核心素养。教师通过选题立项,增强学生获取信息的主动性和信息价值判断能力,增强信息意识;建立研究活动模式,实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教学目标逐渐向重视核心素养转变,而越来越多的人也开始认同体育课程的重要性,大力提倡组织体育活动。现阶段,小学体育虽然从中受益良多,但是仍然存在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口语交际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其在锻炼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知识应用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方面有着重要促进作用。在现代社会口语交际也是一个人必备的技
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德育工作也成了当前教育中的重点。诚信是小学生的基本教育内容,也是学生未来发展的必备条件。然而由于学生自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