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公用“国有化”回潮

来源 :南风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B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眼下,对于我国市政公用行业来说,可谓是多事之秋:在湖南邵阳市自来水公司员工纵火烧死3名高管之后,黑龙江大庆市杜蒙县自来水公司也发生命案,公司总经理和副总在办公室被员工杜某烧伤刺死。
  除了这些暴露在公众面前的突发事件外,隐藏在市政公用领域暗处的深层变革也在涌动。在大规模推行“市场化”改革10年之后,我国不少城市正掀起一股市政公用行业重归“国有化”的浪潮。
  “目前,大部分地方的(市政公用行业)市场化、民营化改革已难以推行下去,处于停滞状态。在改革措施负面效果严重、又找不到新的出路的情况下,市政公用行业已在向原来的体制回归。”多年研究市政公用行业改革与监管问题的知名学者、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专家王学庆说。
  重回政府怀抱
  我国市政公用领域(供水、供暖、供气、公交等)的大规模改革源于2002年。当时的建设部出台了《关于加快市政公用行业市场化进程的意见》,提出鼓励社会资本、外资参与市政公用设施的建设与经营。此后数年,国内掀起了一股“市政公用行业市场化”热潮。
  事实上,在此之前,市政公用行业的市场化尝试已零星出现了。以公交领域改革为例,早在1997、1998年,为了摆脱当时的公交运营困境,南京在国内率先推行了公交改革:打破国企“大一统”局面,引进民企、外资等资本进入公交领域,先后组建了多家公交公司。不久,南京公交走出运营亏损的困境,迎来了“爆发式增长期”。南京的公交改革在当时也成为全国楷模,多地政府争先效仿。
  然而,经过10多年高速发展之后,近几年,由于高油价、人力成本上升等因素,公交行业重新进入亏损周期。已进军到公交领域的民企、外企“退出”意愿越来越强。同时,南京也以迎接2014年青奥会为契机,宣称“公交优先”、“回归公益”等,于今年对进入公交领域的外资、民资的股份进行全面回购和托管。目前,南京11家公交运营企业已被整合为3家,公交市场又重回“国资主导”模式。
  曾学习“香港市场化模式”的上海,在2010年世博会之前,也出台过相似举措,政府斥资重金将公交资产回购到政府手中。
  从最初的国资“大一统”,到后来的国资、民资、外资“三驾马车”逐鹿市场,再到如今的重回“政府怀抱”,国内多个城市的公交改革似乎都在沿着相同的路径迈进。重庆、深圳、大连、烟台、中山、惠州、乌鲁木齐、乐清、桐乡、哈尔滨、无锡……目前,很多城市都已进行了公交国有化整合,将之前转让的或其他方式进入的社会资本进行回购。而更多的城市正在酝酿对城市公交进行国有化整合。
  不仅在公交领域,在自来水、供暖等其他市政公用领域,近几年也陆续出现了不少“重新国有化”的案例。最新的案例出现在辽宁凤城。今年8月,媒体报道称,疑似“失踪”数月的凤城市委书记王国强其实是“擅自离境”外逃至美国。而其“外逃”的导火索,则源于其主政凤城期间曾主导了将国有供暖企业以“白菜价”卖给了一家外资企业。然而,这家外企接手之后并不争气,甚至在春节期间也先后多次停止供暖,怨声载道的当地百姓纷纷向上级投诉、上访。目前,凤城市政府已决定斥巨资对此前出售给外资的供暖企业进行回购。
  “回归”的动力与逻辑
  那么,为何在推行了10多年的市场化改革之后,一些市政公用行业如今又开始重返“国有化”怀抱呢?
  “现在重归国有化并不令人意外。”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周勤教授对《南风窗》记者说,早在10多年前市政公用领域启动市场化改革之时,几乎就“埋伏”下了今日的结果。因为公用事业最显著的特点是其普惠的公益性、强烈的外部性,但民间资本和外资更注重盈利性、短期获利,两者间本身就存在着紧张的关系。最近几年,随着燃料和人力等企业运营成本显著上升,矛盾进一步激化。当企业的刚性成本在增加而无法内部消化时(政府不批准涨价或者不增加补贴),企业就会陷入不可持续运营状态。
  在王学庆看来,我国近10多年各地推行的市政公用事业改革,实际上是一种市场化、竞争化、民营化的改革模式,其结果必然将“公益性”为最显著特征的市政公用行业变成“营利性行业”,同时,地方政府也将提供市政公用产品和服务的公共责任,完全推给了市场。
  这就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和矛盾。譬如,一些政府官员为了完成招商引资的任务,不惜以高额代价吸引社会资本进入投资,但一旦完成了招商引资的任务后,则对允诺的补贴和优惠政策不予兑现,结果地方政府与民营企业相互欺诈,最后发生自来水停水、供暖单位停暖、公交罢运等事件。而一旦发生大的问题,地方政府只能接盘“烂摊子”。
  周勤说,10多年前地方政府热衷于对市政公用事业进行市场化改革,一个重要的动力是当时的市政公用事业单位人浮于事、运营困难、财政补贴不堪重负。因此,当时的地方政府乐于将国有股权转让或出售。然而,经过多年实践后,地方政府却发现,即便交给民企运营,该补贴的还是要补贴,有时还要帮民企收拾“残局”,其最初的“甩包袱”的目的并不能很好地实现。更重要的,如今地方政府依靠大量的土地出让收入,财力显得较为充裕。出于管理的便利甚至“寻租”的需要,它们多选择自行投资和直接管理运营市政公用项目。
  专业从事基础设施、公用事业行业的公私合作(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PPP)咨询服务机构上海济邦咨询公司董事长张燎认为,受此前数起政商勾结贪腐大案的影响,一些地区的政府部门普遍存在“宁公毋私”的新意识形态歧见,至少“政治上不会犯错误”。而在10多年前,当时社会上崇尚和宽容改革,“推行市场化”被视为“改革”的象征,在仕途晋升上也会带来一种加分效应。
  正是由于多种因素在10年间发生了巨变,因此,近几年,一些原来处于改革前列的城市,纷纷收缩改革。王学庆注意到,有的城市对原来已出售给外资、民资的自来水、公交、污水处理等资产和股份进行回购(如沈阳自来水),有的则是在经营期满后不再与对方续约(如深圳公交),有的甚至提前多年便从民企或外资手中收回了特许经营权(如湖北十堰公交)。
  重提“政府责任”与“监审能力”   “收归国有未必是坏事。”多位受访专家不约而同地说,这至少说明政府更加慎重对待和重新评估市政公用领域的改革措施,也反映出政府逐渐意识到自身的责任,开始重拾“政府责任”。不过,现在看来,一些地方政府即便开始正视自身在提供市政公用产品和服务上的角色与责任,但也多是有利益考量的,而并没有承担其全面的责任。
  从一个现象中能看到些许端倪:同样是属于市政公用行业,公交领域的“再度国有化”趋势非常明显,且多是政府主动为之;而自来水、燃气、供暖领域,“重回政府怀抱”的案例则较为分散,且多是因为某个企业出现了较为严重的问题,政府被动收拾残局的无奈之举。
  之所以出现上述差异,除了供气、供暖等领域目前仍是国有资本为主导、社会资本进入较少的客观原因之外(以市场化相对深入的供水行业为例,据中国水网统计,目前全国城镇共有3000多家自来水公司,但真正实现市场化的仅有40%~50%左右),也与政府的利益考量等主观选择因素相关。因为,相对于自来水、燃气、供暖而言,公共交通行业在很大程度上仍是一个城市的“面子工程”、是一种显性的政绩。
  最近几年,面对水价连连上涨的趋势,不少城市居民怨声载道,但自来水公司的成本上涨的负担,往往是通过听证会(有网民戏称为“听涨会”)、最终由消费者来埋单。相对于政府对公交补贴“一掷千金”的大方举动而言,对自来水的补贴则显得“精打细算”。这其实也反映出在潜意识中,不少地方政府仍把自来水行业视为普通行业,认为“既然市场化了,就应该自负盈亏”,甚至原本应由政府来承担的责任(如水源保护工程、调水、管网改造等),也多交给自来水企业来承担,这实际上仍是对政府责任的一种误解。
  清华大学水业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傅涛注意到这样一种现象,就连完全市场化的住房问题,现在中央和地方政府也开始重拾政府责任,建设廉租房或者对居民进行政策性补贴了,为何对供水行业的政府公共服务的责任则要免除呢?须知,水的问题可能比住房问题更关系民生、甚至关系到整个民族的健康与未来。
  除了真正承担其政府责任之外,目前的当务之急还是要建立配套科学的监管制度和体系。以市政公用领域目前存在的普遍问题—产品(服务)定价机制为例,现在各级物价管理部门对自来水价格的制定,基本上是以自来水企业上报的成本为主要依据的,这就会诱导企业虚报成本,结果就会出现“自来水成本涨多少,价格也涨多少”的现象。这样,管理层高额工资、奖金、福利以及修建楼堂馆所等成本都可以计算为企业的“生产成本”,并经由水价的提升,最终转由消费者承担经济后果。因此,政府监管部门如何建立科学的成本审监机制就显得尤为重要。
  再比如,市政公用企业的退出机制问题。不少案例显示,一些市政公用经营企业,很多时候以“停水”、“断暖”为手段,威胁政府提高价格、增加补贴或者给其他政策优惠。“赚钱就干,不赚或赔钱就撒手不干(反正有政府收拾残局)”成为他们的行事风格。如何对这种情况进行监管并提出可操作性的预防及应对机制,也要提前谋划。
  因此,仅仅国有化整合不能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专家们认为,更重要的是,政府要切实建立科学完善的监管制度。否则,公用事业领域的深层次问题和实质矛盾只是得到了暂时的掩盖而已,今后的改革仍会在“所有制问题”上左右摇摆、来回打转,而无益于这个特殊行业的问题的真正解决。
其他文献
中国的投资推动了非洲的发展  英《自然》5月16日  中国在非洲的发展中扮演着推动者的角色,这种推动已经持续了20年。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的出现使非洲发展加速。到目前为止,已有39个非洲国家和非洲联盟委员会与中国签署了“一带一路”合作协议,非洲成为“一带一路”的最大支持者之一,而中国也成了非洲基础设施的最大融资方。中国-亚非合作中心的副执行主任表示:“越来越多的非洲国家已经认识到‘一带一路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规划研究所(UNESCO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Educational Planning,IIEP-UNESCO)官網2018年5月28日消息,IIEP-UNESCO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终身学习研究所(UNESCO Institute for Lifelong Learning,UIL)合作,将于2018年10月推出“将成人教育和非正规教育
2019上6月24日,上海,临港重装备产业区内的特斯拉超级工厂  上海地圖的东南角上,临港地区地处长江口和杭州湾交汇处,距离市中心75公里。在长江泥沙长年的冲积下,这里曾经滩涂一片,芦苇丛生。如今,上海自贸区新片区终于尘埃落定。选址临港,不是上海自贸区地理空间的简单扩大,而是将要在这里引领新一轮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无不凸显“自由”二字。  以开放倒逼改革,是上海自贸区设立的初衷。一年之前,上海浦东新
在抗击新冠疫情过程中,中国涌现出了太多的英雄人物。平日他們也许就是默默无闻的普通人,但在关键时刻以平凡之躯扛起了如山的责任。“世上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危难之际又见英雄遍地,再次印证了这个民族的顽强的生存意志。“中华民族能够经历无数灾厄仍不断发展壮大,从来都不是因为有救世主,而是因为在大灾大难前有千千万万个普通人挺身而出、慷慨前行!”  武汉市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就是“挺身而出
7月上旬在德国汉堡G20峰会期间,中日韩三国领导人相互之间都举行了双边会晤。对于东北亚局势来说,这是一个积极的迹象。尤为值得注意的是,近期日本与韩国的对华外交都在“谋变”。日本的安倍政府,近来频频对中国释放改善双边关系的善意。韩国的“政权更迭”,客观上为改善因萨德问题而恶化的韩中关系创造了条件。面对日韩出现的变化,中国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做出了积极、正面的回应。  但日韩“谋变”的动机何在,是否意味
写作其实是一件既畅快、又痛苦的事,尤其是对有截稿压力的记者来说。如果说满世界跑是一种有趣、光鲜的“在路上”,那“地狱截稿日”又是另一种精神层面的“在路上”。  例如我的上两篇文章《赵德胤:经历所有绝望之后》和《踽踽独行陈映真》,两位都是我很敬重的人物。在采访之前,我大量吸收各种文本和影音资料,在吃饭、睡觉、与人聊天时,也满脑子想着他们、思考着他们,仿佛有种谈恋爱的感觉。  采访的时候当然是最快乐的
摘要:一个好的班级文化,可以让班级管理者在管理班级的过程中事半功倍。主题式班级文化建设把抽象的班级文化建設形象化、具体化、系统化。有主题的班级文化建设就像线索,串起班级管理的各项事务。本文结合笔者近年带班过程中在主题式班级文化建设的探索,阐述主题式班级文化建设在班级管理中的实际应用。  关键词:主题式班级文化建设;班级管理;“YUE”主题  中图分类号:G6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
顾客在海南三亚海棠湾免税店内游览、购物  8月的海南,热浪一阵阵地袭来。一年前,这座满载着棕榈类植物和宜人风景的小岛被历史性地赋予了新的使命。  2018年4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宣布党中央将支持海南全岛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支持海南逐步探索、稳步推进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  在外界看来,作为国内第十二个也是面积最大的自贸区,海南将可能享受到迥异于其他自贸区的特殊“照顾”。还有人设想,这里的未来将
中国人有一个善良的习惯,总是把一些已经退出生活的东西视为经典。正如这个7月,时逢香港回归20周年,那些看过的电影、听过的歌,被以经典的名义一一怀旧,尽管它们已与当下的生活无关,不再看,不再听。  躺在过去的只是历史资料,从过去一路走来,至今依旧生机蓬勃、能和沿途的人们进行持续的心灵对话的,才是经典。  在香港,至少有一个人符合这一条件,他叫黄家驹。他在1993年因意外去世,悠悠24载,但他的音乐作
基層工作千头万绪,社会矛盾层出不穷,信访维稳是基层工作的重中之重。怎样夯实基层信访维稳基石?怎样未雨绸缪化解基层社会矛盾?怎样开创新时期信访维稳工作新格局?深圳市宝安区燕罗街道作为一个新设立的街道,新的领导班子到任后,街道党工委书记、办事处主任詹辉同志就要求落实维稳第一责任,要求各部门、社区要结合现代化社区治理体系建设工作,把人员下沉一线,把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在基层,创新引领勇于担当着力构建大维稳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