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夏季园林植物光合特性及固碳释氧、降温增湿效益研究

来源 :福建农业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olong123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究苏州市常见园林树种固碳释氧、降温增湿的能力。【方法】以苏州市白鹭园13种园林植物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其光合生理指标,分析植物固碳释氧、降温增湿的综合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结果】(1)13种植物净光合速率日变化主要呈单峰型和双峰型2种,蒸腾速率日变化主要呈单峰型。(2)单位叶面积日固碳量和释氧量最高的是榔榆(Ulmus parvifolia),分别为12.08、8.78 g·m-2·d-1,最低的是红枫(Acer palmatum’Atropurpureum’),分别为3.50、2.54 g·m-2·d-1。单位叶面积日降温量和增湿量最高的是木槿(Hibiscus syriacus),分别为0.38℃和2 376.15 g·m-2·d-1,红枫最低,分别为0.14℃和848.01 g·m-2·d-1。(3)园林植物固碳增湿量与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大气湿度(RH)、光合有效辐射(PAR)呈显著正相关,与叶面水气压亏缺(Vpdl)呈显著负相关。【结论】基于提高城市绿地碳汇功能和缓解热岛效应,在苏州地区乔木中可优选榔榆、朴树(Celtis sinensis)、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垂柳(Salix babylonica)、枫香树(Liquidambar formosana)、重阳木(Bischofia polycarpa)等树种。桂花(Osmanthus fragrans)、珊瑚树(Viburnum odoratissimum)和木槿单位土地面积日固碳释氧、降温增湿效益差距不大。
其他文献
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货币增长与房价上涨之间存在着显著的互为因果关系,货币供给对上证综指存在着单向因果关系。因此,货币政策应对房市泡沫必须采取事前应对策略,而对股市泡沫可以采取事后应对策略。针对房价泡沫,货币政策应采取及时紧缩货币措施进行干预,甚至可以采用刺破泡沫的极端手段。
期刊
<正>一、教材分析《外交事业的发展》一课通过“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中日建交”和“全方位外交”三个子目的内容来彰显我国外交事业的重大发展。三个子目相互承接、关系密切。二、教学思路分析历史教师不仅仅要让学生获得必要的历史知识,拓宽历史视野,还要注重培养其历史思维能力,同时还要有所延伸,充分发挥历史学科的学科优势,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具体历史教学内容。
期刊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强调“教—学—评”一致性。所谓“教—学—评”一致性,简单来说,就是教师的教学活动、学生的学习活动与学习评价相一致、相融合,都指向核心素养目标。但在教学实施过程中,一些教师要么不重视评价,要么不会评价,要么只关注学业水平考试评价而不关注过程性评价,使得评价或者仅是摆设,或者嵌入生硬,很难收到一体融合的效果。思辨能力即深入思考、辩证推理分
期刊
报纸
报纸
文中以红石湾隧道为例,分析了该隧道进口的高陡仰坡防护措施,并对进洞方案进行了优化,以期为其它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期刊
2023年9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强调要“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在教育强国背景下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教育家精神”是引领“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需求,两者具有“整体性”“创造性”与“协同性”等多维意涵的一致性。“教育家精神”实现对“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价值引领、能力引领与思想引领。
期刊
研究目的:郑西客运专线中的隧道主要通过黄土地段,最大开挖面积163 m2,为保证设计质量,我院充分吸取了德国DEC公司提出的宝贵咨询意见和有别于常规的设计思路,在把握全局设计的前提下,对洞口边仰坡,Ⅱ、Ⅲ级衬砌配筋,防排水,衬砌局部配筋等细节进行了设计。研究方法:采用ANSYS对衬砌局部进行有限元内力分析;采用瑞典条分法、Bishop法、JanBu法和传递系数法计算边坡稳定;思考在EPC模式下的设
期刊
【目的】研究蔷薇科园林植物的固碳释氧能力及其与叶面积、气孔微形态的相关性,对于合理筛选城市绿化树种,充分发挥城市绿地的碳汇功能具有理论参考和实践意义。【方法】采用TPS-2便携式光合速率测定仪测定了10种蔷薇科绿化树种(5种小乔木、5种灌木)的净光合速率,应用扫描电镜观察了叶表面气孔微形态,利用Pearson法分析了不同植物的日固碳量与叶面积、气孔微形态的相关性。【结果】1)10种蔷薇科植物的净光
期刊
一个新的栏目——"困惑与对策"——和读者见面了.栏目的名称已表明它的具体内容.我们希望该栏目能尽快成为大家在新课程改革实施过程中对于疑难问题及其解决办法进行"经常性研讨"的一个互动平台.新栏目需要新稿件.你在新课改中曾遇到什么困惑,是如何解决的,可写成短文寄给本刊;如果尚未解决,请提出问题,本栏目将组织全国读者展开讨论.让我们携手培育它,使该栏目成为大家实施新课改的一个新帮手,好帮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