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工作是一门科学艺术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nxing5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管中要放
  班级管理工作的对象是活生生的成长发展中的学生。实际工作中,班主任要“管”的方面很多,小到学生的坐立行走、穿着打扮,大到学生的思想动态、前途命运,以及班级的建设与发展。许多班主任满腔热情,事必躬亲,早晚跟班,无所不管,甚至充当着“管家”“警察”或“保姆”的角色。这种管理有其利,但弊大于利。管得过多过死,容易造成学生依赖性强,创造性、独立性差,缺乏自我教育与自我管理能力,也容易使班主任陷于杂务,疲惫不堪,不利其自身的完善与发展。
  陶行知说“教是为了不教”。魏书生认为“管是为了不管”。其思想从根本上说,是要充分挥学生在教育管理中的主体作用,做到“管放结合”。
  具体而言,班主任要管的方面主要包括:制定班级的长期目标,把握班级工作的整体思路;培养一支强而得力的干部队伍,并加以指导监督;做好个别学生及全体学生的思想工作,增强班级凝聚力、向心力;协调多方面关系,形成教育合力。
  学生能干的,班主任坚决不要干。在做好以上工作的同时,班主任要大胆放手,把一些具体事务派下去,建立层次分明的立体型管理体系,如公物维修、书刊保管、活动组织、班干部选换、班规制定等。班主任要充分调动学生积极主动性,分工授权,引导学生参与管理,逐步锻炼和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能力。
  管大放小,管主放次,授权负责,分层管理,既有利于班级的建设与发展,又有利于学生个性完善、能力的提高。
  二、严中有爱
  班主任工作中的“严”,是指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对学生的认真管理和教育,“执教以严”,对学生的教育,既要严格要求,但又要坦诚爱护,得不到师爱的学生比得不到母爱的孩子更感到委屈。柏林斯基说:“爱,应该是教育的工作,又是鉴别教育的尺度”,正确处理好教育中严与爱的关系,是班主任工作的关键一着。
  严格管理班级,我认为应从以下方面做起。一是要引导学生制定合理的规章制度,做到纪律严明,“以法治班”。二是要公正公平,不要感情用事。对违纪违规者,无论是干部还是普通学生,无论是优秀生还是后进生,都要一视同仁。三是要注重“首因效应”,要认真对待、正确处理“第一次”之类的事情。四是要持之以恒,避免犯“冷热病”,时紧时松。同时要狠抓养成教育,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為习惯。
  俗语云:“严师出高徒”,但是,对学生的严,必须以爱为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苏联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同情心,对人由衷的关怀,这就是教师才能的血和肉,教师不能是一个冷淡无情的人”。可见,教育成功的奥秘之一,就是对受教育者无比深厚的爱。所以,只有把爱护学生和严格要求学生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达到师生双方心理的协调,从而产生最好的教育效果。
  如对待屢犯错误的学生,如果班主任不是以爱学生的态度出发进行细致、恰当的批评,而是不问青红皂白代之痛骂一顿的方法,刺伤了学生的自尊心,这样会使学生变得冷漠绝望,甚至以失望的态度对待教师。倘若能将严厉寓于爱中,学生对教师的批语感受到的不仅是合乎情理的严厉,而且是对他们充满人情的关切。
  在班主任工作实践中,严和爱是对立统一的。只有做到“严中有爱,爱中有教”才能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
  三、粗中有细
  在班级管理上,班主任宜提出整体要求,不宜太多、太细,这叫做粗。一方面这种粗是集体中每一个人都能够做得到的基本要求,它有益于形成班集体。另一方面也给全体学生在形成班集体过程中留有创造与发挥的余地,有利于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正如英国斯宾赛在《教育论》中指出的:“记住你的教育目的应该是培养成一个能够自治的人,而不是一个要别人来管的人。”不包办,不当“司令”,放手让学生去做,让学生在学中干,干中学,把班集体当作他们除了学习文化知识之外的培养各种能力的实验场所。但“粗”并不是撒手不管,放任自流,而是抽出更多的精力,细心地观察每一个学生,了解他们的特点、思想和需要,从而激发学生对某一方面活动的兴趣,使其个性得以充分发展。细,正是在粗的框架下对粗的完善与丰富,也是因材施教、造就个性化不可缺少的。比如,对个别生理、心理有缺陷的学生,更加要细心地关心爱护他们,引导他们。
  四、硬中要活
  尊重学生、关心学生是一种爱,作为班主任,对学生管理要硬也是一种爱,一种深沉的爱。所以班主任对学生要求要一丝不苟,不迁就,不放松,做到切实可行,坚持不渝地贯彻到底,而且要硬在理中,硬中有爱。如要求学生对学校纪律制度的执行,就要硬。
  “以爱动其心,以硬导其行。”但在管理方法上也要活。这是因为班级中的每一个学生,他们的心理、生理等都存在个性差异,即使是同一个学生,由于环境与自身条件的变化,也不会“不变速”前进。作为班主任,不要拘于传统的管理模式,要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如实行班干部轮流制、根据后进生特长大胆使用后进生等,都可以促进良好班集体的形成。所以班主任在工作方法上要灵活变通,做到因材施教,因人而异,因事而异。
  硬与活,是相辅相成的,管理班级,既要硬,又要活。
  五、缓急适当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班主任在处理问题时如果能针对学生的心态,做到缓得适时,急得恰当,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对个性倔强、自尊心强的学生应采取“延长教育法”,循序渐进,让他们自我思索、自我对比、自我反省,以达到激发他们“内在驱动力”的目的。比如,对个别已一向表现不理想的学生,就要延长教育,如果操之过急往往会使他们丧失学习和生活的信心。但强调缓的作用,并不是说时时处处以缓为好。相反,急的重要性同样不可忽视。比如当学生做了一件好事时,他迫切想得到班主任的表扬,如果班主任不能抓住时机,及时表扬,即使后来再补上,效果也不够理想。
  总之,作为班主任要带好一个班级,要认识班主任工作是一门科学艺术,要有艺术性地处理管与放、严与爱、粗与细、硬与活、缓与急等之间的关系,这样,班级的管理工作才可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其他文献
回顾自己在以往课堂教学过程中对课堂偶发事件的处理,在初登讲台时难免有武断粗暴之嫌。在课堂上若出现课前没有预料到的问题时,往往会采用“这个问题我们课下解决好么”的方法。甚至有时因在课堂上丢了面子而对学生大声呵斥“不要讲与课堂内容无关的问题”。后来,在课后我扪心自问:假如自己在课堂上有足够的能力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还会采取这种方法吗?“课后解决”是解决问题的方法还是自己回避问题的“策略”?假如课后不能
期刊
一、农村中学和谐德育的困境及其成因  (一)家长方面(家长教育的失误)  1.德智要求的不和谐  家长对孩子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方面不重视、无所谓,认为自己的孩子只要学习成绩好就可以了,有的家长。典型重智轻德教育,在德育要求上不和谐。  2.观念的不和谐  有相当一部分家长认为,作为家长,自己的职责就是给孩子吃好、穿好,其他都是孩子自己或老师的事情了,教育观念陈旧,表现的是家长教育观念上
期刊
幂式、对数式等数值比较大小问题,利用同底数、同指数或同真数等借助于函数单调性或图象求解.比较函数值的大小(1)同底幂比大小,则利用指数函数,同底对数比大小则利用对数函数的单调性进行比较;(2)当底数不同,指数也不同时,则需要引入中间量进行比较;对数值比较:当(a-1)(N-1)>0时,log >0;当(a-1)(N-1)b,又c=log545=1+log59>2,a=log954=1+log96a
期刊
一、问题提出  说课,作为一种教学、教研改革的手段,最早是由河南省新乡市红旗区教师于1987年提出来的,并广泛应用于中、小学教育教学活动中,许多幼儿园教师深感“说课不如上课好把握”。  二、分析原因  (一)说课频率低  有的園所只有在幼儿园面临督导、检查或参赛等情况下才进行说课,没有把说课作为提高日常教研活动实效的手段,没有看到说课可提高备课的质量、提高教学的效率和教师的组织能力、表达能力,全面
期刊
合作学习是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普遍采用的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开展合作学习既是落实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是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途径,更是激励生命个体的重要手段之一。我们重视“生命课堂下的合作学习”则强调“生命课堂”作为课堂教學的总目标,“合作学习”则是实现“生命课堂”目标最有效、最重要的方法和手段,就是要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充分享受过程和体验成功,并以此来影响学生的态度、情感和价值观
期刊
现在低年级的语文教学,侧重在生字词学习上,忽视了写话训练。学生认识一大堆生字词,却写不出通顺的话。当学生升上中年级,便要求写出成篇的文章,就如一个婴儿还不会学走路,便要求他跑步了。结果,有的学生三年级还不能完整通顺地写好一句话。小学低年级看图写话是作文起步阶段的训练,是培养儿童认识能力、形象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的良好途径。在《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一、二年级写话的要求:“对写话有兴趣
期刊
本人所在的佳跃幼儿园,位于揭阳市揭东区云路镇东北部山村,创办于1997年9月,占地面积3011平方米,是一所普惠性的民办幼儿园。办园宗旨是:让每个孩子健康、快乐、成长,以幼儿成长的乐园,教师成长的学园,家长信任的家园。园内开设大班、中班、小班、三个年龄班。2012年被评为“揭东区规范化农村幼儿园”,2013年加入“教育创强”行列,园内配齐各种功能活动室外,还增建了近500平方米的环保橡胶运动场,环
期刊
类比是依据两个对象的已知相似性,把一个对象的特殊知识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去,从而获得后一个对象的新知识,是一种由两个对象的某些相同或相似的性质,推断它们在其他性质上也有可能相同或相似的一种推理形式。在化学教学中,类比方法尤为重要,但类比具有或然性,当类比的结论正好落在两者之间的差异上时,这时推断的结果失真。所以在类比的过程中必须做到比出相同点,比出不同点,比出规律点,比出特殊点。我们把这种在类比过程
期刊
美国社会学家米德(G.Mead)提出:“儿童社会化过程有两个步骤,一是模仿阶段,二是游戏阶段,游戏时儿童学习社会化的关键步骤。”而在游戏过程中游戏材料、游戏环境和游戏指导是伴随幼儿游戏发展的关键。在本学期的教研活动中,我们围绕幼儿园角色区域材料投放问题开展了一系列的教研活动,针对本班角色区(娃娃家)区域材料投放有以下几点心得总结。  一、角色区域材料投放需以幼儿为主体  1.符合小班幼儿年龄特点 
期刊
在一节课中,教师的评价虽然重要,但是单一。如果仅仅采用教师对学生的量规评价,是无法激励学生做为课堂主人的自我意思的,学生就不会自主探索课程,不会主动探寻进一步提升的方向。同时,教师评价也只是教师个人的意见,难以避免多少会有教师的主观。往往这样下来,学生之间无法学到其他人的优点,也不知道自己应该在哪里进一步完善,更无法促使学生发展其内在驱动力以提高学习成效。所以我觉得应该引导学生学会一套系统科学的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