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研究

来源 :成才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qw_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探究学习是一项重要的教学组织形式。文章首先阐明了对探究学习的认识,接着从物理课堂案例中说明了探究学习的一般方法,最后结合物理课堂教学给出了培养探究能力的几点策略。
  关键词:物理教学;探究式学习;能力培养;创新
  中图分类号:G421;G633.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06-0042-01
  “探究式学习”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能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动脑,形成基本的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更重要的是科学的探究过程,能让学生掌握“提出问题,猜想或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和论证,评估、交流等过程”的科学探究方法。在中学物理教学过程中运用探究式学习,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要通过传授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一、物理教学中如何运用探究性学习
  探究性学习是一种在好奇心驱使下的、以问题为导向的、学生有高度智力投入的、内容和形式都十分丰富的学习活动。也就是说,学生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自主参与课堂和小组内的互助合作为基本形式,以课本内容为基础,对周边实例进行分析和探究,形成自己的物理观点。
  1. 翻转课堂,重视预习
  教师将学生运用大量时间进行课后复习,变为学生课前花费较少的时间进行预习,并让学生主动参与课程学习,减少听课的盲目性,积极主动地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进而解决问题。
  2. 积极思考,科学探究
  根据课程特点和生活实例,教师选择一些适合进行科学探究的问题,让学生动手探究,让他们感受“提出问题,猜想或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和论证,评估、交流等过程”,从而让他们掌握进行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和科学态度。
  3. 科学引导,探究新知
  在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教师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呢?教师让学生动手进行科学探究时,应作为学生的合作伙伴,进行科学引导,引导他们沿着正确、合理、科学的探究方向,对新的物理问题或生活实例进行分析,形成具有一定理论基础的物理规律。
  4. 重视练习,巩固达标
  在引导学生完成科学探究,掌握一定的物理规律后,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一些达标练习题,让学生掌握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方法,强化巩固、反思应用,进一步引发他们对未知世界的探索与反思。
  二、激发和培养学生的探究欲望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加强实验教学,改进演示实验,给学生创设一种良好的求知情境,让学生对新课的学习充满浓郁的求知欲望,有利于学生积极进入探究学习的状态,开展各种科学探究活动。例如,在“大气压强”教学中,教师做魔术表演“广口瓶吞鸡蛋”:先在倒有少量水的广口瓶内用酒精棉加热一会,然后将煮熟并剥了皮的鸡蛋放到广口瓶上,过一会儿,贪婪的广口瓶将鸡蛋吃掉了。教师用这个鲜活生动的演示实验,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将学生一下带入了学习大气压强的深厚氛围中。又如,在学习“惯性现象”一课时,首先教师演示“击出隔板,铁球落入小坑”的惊险实验,以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然后教师播放视频并向学生提问:“在行驶的火车上,两个学生沿列车行驶的方向同向或反向跳远,谁会跳得更远一些呢?”当学生正迷惑时,最后教师告诉学生:“我们学完‘惯性、惯性定律’这节内容后,大家就会得出满意的答案。”
  教师要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让学生 “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办”的想法油然而生,使学生的思维真正进入状态,为自主探究物理问题做好充分的准备。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教师可采用生活实例、物理故事、直观教具、挂图、多媒体技术、设计实验等教学方法。这样,教师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激发起来,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大大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三、探究教学要培养学生掌握多种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
  教师将科学探究的方法适时地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加以应用,让学生不断体会和强化,可以极大地提高他们研究问题的方法意识,训练他们的科学探究能力。因此,教师要加强实验教学,让学生通过科学探究的过程,训练自己的思维方式。同时,在中学物理教学中,教师要科学合理地运用理想模型法、控制变量法、类比法、归纳法、转换法等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四、用科学探究的方法,指导有效的课堂教学
  在物理課堂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动手操作能力,不能让他们只满足于验证现有的物理规律或推导一个现有的物理公式。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尽可能给学生创造一个自由、民主和平等的学习空间,充分调动他们的探究积极性,大力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教师的作用不是给学生灌输知识,而是启发、诱导、帮助学生自主、积极、创造性地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五、结束语
  总之,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应大力培养学生的探究式学习能力,让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探究,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从而使学生成为具有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高慎英,刘良华.有效教学论[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3(05).
  [2]孟桂菊.农村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的问题与对策[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11(12).
  [3]刘建华.追求有效的物理课堂教学[J].物理通报,2008(04).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量化针刺法对青光眼的"临床前期"、发作过青光眼的缓解期及高眼压症患者眼房水流量(F值)的影响.方法:对198例(204眼)随机分为实验与对照两组,观察3、6、12个月针刺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一种以胃黏膜固有腺体萎缩为病变特征的临床常见疾病,常见上腹部隐痛、胀满、烧心、嗳气、纳呆等症状,胃黏膜活检是最为可靠的诊断方法。也有说慢性萎缩性胃炎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黄芪注射液对急性心衰大鼠的作用.[方法]用戊巴比妥钠造成大鼠急性心衰的方法,观察不同剂量的黄芪注射液对衰竭心脏大鼠血流动力学各指标的变化.[结果]黄
探讨糖尿病足的护理对策。对37例糖尿病足患者进行病情评估,给予综合护理对策,观察足部病变恢复情况。结果发现积极正确的护理对策,可促进糖尿病足的尽快康复,提高患者的生活
目的:探讨门冬氨酸钾镁注射液治疗低钾血症的应用及疗效。方法:通过对2006年10月至2011年1月各种原因所致低血钾患者62例,治疗7天观察后,确认门冬氨酸钾镁10ml加入5%葡萄液或0.9%生
泌尿系结石属中医"石淋"、"砂淋"、"血淋"等范畴,是泌尿系常见疾病之一.近20余年来,笔者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90例,取得了比较满意的疗效.
摘 要:语文教学的目标是提高学生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文章从考量学生、探寻语用训练起点,品析语言、铺垫语用发展基石,揣摩写法、丰富语用知识储备,随文练笔、搭建语用实践平台四方面,研究如何打造语用课堂提升学生语文素养,从而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关键词:语文教学;语用课堂;语言;语用实践;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421;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15-
<正> 学校工作要以教学为中心,努力提高教育质量,这就必须依靠教师,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是由教学工作的客观规律所决定的。在学校,教师是教育者,主要任
[目的]观察脑通(冻干)与其他输液配伍的稳定性.[方法]选用两种输液乙射液(按产品说明书中使用方法)与脑通(冻干)配伍.在室温观察混合液的外观、测定pH值、有效成分B及有效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