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轨道交通装备集群的崛起及启示

来源 :新湘评论·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z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3月传来喜讯,株洲市先进轨道交通装备集群被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列为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新中国成立后,经过一代代科技工作者接续奋斗,株洲轨道交通产业从无到有、品质从低到高、体系从点到面、规模从小到大,走过了一条极不平凡的发展道路。
  产业从无到有。“一五”“二五”时期株洲成为国家重点新建的8个工业城市之一,苏联援建中国156项重点工程有4项在株洲,国家重点建设的694个限额以上的工业项目中有7个在株洲,株洲累计创造了中国工业史上290多个第一,其中就包括我国第一台电力机车。1936年,国民政府为维护粤汉铁路和修理铁路蒸汽机车在株洲田心打下第一根桩基。新中国成立后,铁道部重启株洲轨道交通项目。1958年,在国外技术支持下,中车株机公司、湘潭电机厂联合研制出我国第一台电力机车。一年后成立铁道部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的前身,这是新中国铁路机车车辆领域最早成立的专业性研究所之一。1968年,中车株机克服重重困难,成功研制出自主品牌机车——“韶山1型”,毛泽东主席亲自题写“韶山”二字,从此“韶山”成为中国铁路运输的主力车型。1978年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突破交流传动技术瓶颈,变直流电机为交流电机,2001年我国第一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时速240公里的商用型交流传动电力机车“奥星”在中车株机下线。2010年,装载株洲产的高性能牵引系统的CRH380A创下时速486公里,刷新世界铁路运营试验最高速,中车株机成为中国第一家专业研制生产电力机车的厂家。
  品质从低到高。1992年国务院批准建立株洲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014年12月国务院批复同意支持长沙、株洲、湘潭3个国家高新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株洲轨道交通产业在不断创新中实现产业质量的不断提升。2014年,中车株洲电机有限公司承担中国标准动车组牵引电机、牵引变压器的研制任务,株洲中车时代电气承担牵引变流器、网络控制系统等八大子系统的研制任务。2017年,“复兴号”动车组装载株洲研制的核心部件运营在京沪高铁线上,每小时350公里的速度让中国成为世界上高速铁路商业运营速度最快的国家。目前,株洲是全世界规模最大、配套最强、技术水平领先的轨道交通制造基地。
  体系从点到面。株洲大力实施创新驱动转型升级发展战略,到2018年年底全面关停搬迁261家“高消耗、高排放、高污染”企业,高速、节能、环保的轨道交通产业体系建设提质加速。2001年,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取得了城轨及车辆国产化定点企业资格,正式进军城轨产业,自此株洲轨道交通产业集群开启了多元化发展道路。2016年5月6日,时速可达110公里的1.0磁浮列車在长沙黄花机场到长沙南站的磁浮线上开通运营。2017年12月26日,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研制的CJ6动车组在长株潭城际铁路开通运行。2019年12月31日、2021年5月1日,由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生产的智轨列车分别在四川宜宾和株洲本地公交线路上商业运营。目前,株洲轨道交通产业形成了以电力机车、铁路货车、城轨车辆、动车组等整车制造为主体,以核心部件、关键系统、工程机械、运营维保系统等为重点的集约型产业体系,建成了集产品研发、生产制造、物流配送、售后服务于一体的全产业链。
  规模从小到大。株洲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在激烈的国内外市场竞争中发展迅速,轨道交通产业产值2010年达到370亿元,2015年突破1000亿元,2020年超过1600亿元。株洲轨道交通产业集群是国内首个突破千亿元产值的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集群,能为全球轨道交通各类用户提供从轨道交通器件、部件、系统到整机、大系统的全寿命周期系统解决方案,几乎覆盖了行业的所有领域。轨道交通产业本地配套率80%以上,产业聚集度全球第一。株洲已汇集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中车株洲电机有限公司等超过300家骨干企业及配套企业,形成了以百亿企业为龙头、十亿企业为支撑、科技型中小企业为基础的创新型轨道交通装备企业集聚区。
  株洲轨道交通装备产业的发展壮大,再次以无可争辩的事实证明,中国共产党具有无比坚强的领导力,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无比优越性。株洲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在产业链建设、创新链布局、市场开拓、资源整合和政府助力等方面的成功探索,给人以启迪。
  产业链与创新链深度融合,关键共性技术实现突破,这是持续催生产业新的生命力的战略支撑。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是株洲轨道交通产业的一条成功经验。通过株洲国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创新中心等平台组织的技术攻关,株洲轨道交通在激光清洗装备、机车自动驾驶等多项关键性共性难题方面实现了技术突破,持续催生出产业新生命力。如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时速160公里和200公里的中低速磁浮交通系统技术填补了全球磁浮交通系统空白;国家研发计划“先进轨道交通”重点专项——时速400公里跨国互联互通高速动车组成功下线;目前,中车株洲电机有限公司在风电、电网等领域的电机产值已经反超轨道交通领域的产值。
  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协调推进,全方位对外开放,这是培育产业国际竞争力的不二法则。站在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角度,国际市场是企业市场拓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株洲轨道交通产业集群在对外开放中正确处理了引进来和走出去的关系,实现了从输出产品向输出技术、输出服务、输出标准的转变,有效提升了产业的全球竞争力。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跨国并购英国Dynex半导体公司、澳大利亚代尔克公司等6家海外公司;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主导制定了国际标准9项(已批准5项),参与制定国际标准68项;株洲轨道交通产品已出口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电力机车全球市场占有率27%,位居全球第一。
  国家战略与地方支持相互叠加,营商环境持续优化,这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有力保障。产业集群的发展与国家和地方的支持密不可分,国家和地方政府共同为轨道交通产业集群发展提供了成长的生态和沃土。株洲轨道交通产业集群的发展一直得益于国家的投资、产业政策和重大战略的引领,与此同时地方政府也为其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湖南省和株洲市从土地保障、标准厂房建设、完善基础设施、项目绿色审批、促进科技创新等方面全力支持轨道交通产业的发展。
  新时代新征程,株洲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重要讲话精神,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的轨道交通装备研发中心、国际领先的轨道交通装备智造中心、功能齐全的轨道交通产业服务中心步伐,为湖南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作出贡献、彰显担当。
  (作者系株洲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本刊敬告 凡在本刊发表的作品,本刊拥有其专有出版权、汇编权、网络传播权及转授第三方使用权等相关权利。本刊所支付的稿酬,已包括其他授权使用方式的费用。部分美术作品、图片来自互联网和书报刊,请作者见刊后与本刊总编室联系,以便支付稿酬并寄赠样刊。
其他文献
当前,新零售模式不断发展变化,新零售模式下的展陈设计也在不断更新。论文从新零售模式下展陈设计变化发展的原因、新零售模式下展陈设计的技术依托、新零售模式下展陈方式变化中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探讨,结合快闪店的空间设计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探讨新型的展陈设计模式。
长株潭是全省实施“三高四新”战略的核心引擎,也是推动长江中游城市群协同发展,促进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三市以占全省14%的国土面积、22%的人口,创造了全省42%以上的地区生产总值,聚集了60%以上的创业平台、70%以上的高新技术企业、80%以上的高校和科研机构、85%以上的科研成果,是全省发展基础最好、资源最密集、创新最活跃的区域。立足新发展阶段,湖南省委、省政府印发实施《长株潭一体化发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我们能感受到强烈的信仰、信念和信心。回首过去,中国共产党用一百年“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展望未来,“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我们应该有足够的底气、充分的理由更加坚定对党的领导的自信。   自信源自历经无数磨难所淬炼的领导能力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在国家内忧
8月8日晚,随着奥运圣火在东京缓缓熄灭,第32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落下帷幕。在一百多年的现代奥运史上,这可能是最为独特的一届奥运会。因为新冠肺炎疫情,开幕延期、空场办赛,并成为首个在紧急状态下举行的奥运会……  尽管写满与众不同、充满曲折艰辛,但这届奥运会同样激烈精彩、同样给人信心与力量。10多天时间,赛场上的拼搏与努力、欢笑与泪水、奋斗与荣耀,再一次让人们享受到竞技体育的无穷魅力,领略到奥林匹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