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不消失的“驼铃声”

来源 :海峡摄影时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ltmzz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听,那随风飘荡在沙漠中的叮铛声,一队商人正骑着骆驼行走在沙漠中。那留在沙漠里的一个个脚印随着他们的远去也逐渐被抹去了痕迹。西去的驼队与东来的僧团在丝绸之路上共同传播着欧亚的艺术与文明。华美的罗绮腐烂入尘土,但那般若的智慧却已深入人心。
  公元前1世纪以前上古时期
  早在远古时期,虽然人类面对着难以想象的天然艰险的挑战,但是欧亚大陆东西之间并非像许多人想象中那样的隔绝。在尼罗河流域、两河流域、印度河流域和黄河流域之北的草原上,存在着一条由许多不连贯的小规模贸易路线大体衔接而成的草原之路。这一点已经被沿路诸多的考古发现所证实。这条路就是最早的丝绸之路的雏形。
  早期的丝绸之路上并不是以丝绸为主要交易物资,在公元前15世纪左右,中国商人就已经出入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购买产自现新疆地区的和田玉石,同时出售海贝等沿海特产,同中亚地区进行小规模贸易往来。而良种马及其他适合长距离运输的动物也开始不断被人们所使用,阿拉伯地区经常使用,耐渴、耐旱、耐饿的单峰骆驼,在公元前11世纪便用于商旅运输。而分散在亚欧大陆的游牧民族据传在公元前41世纪左右即开始饲养马。双峰骆驼则在不久后也被运用在商贸旅行中。
  公元前1世纪到7世纪
  前2世纪,中国的汉武帝刘彻为打击匈奴,计划策动西域诸国与汉朝联合,于是派遣张骞前往此前被冒顿单于逐出故土的大月氏。建元二年(前139年),张骞带一百多随从从长安出发,日夜兼程西行。张骞一行在途中被匈奴俘虏,遭到长达十余年的软禁。他们逃脱后历尽艰辛又继续西行,先后到达大宛国、大月氏、大夏。史书上把张骞的首次西行誉为“凿空”,即空前的探险。这是历史上中国政府派往西域的第一个使团。
  前119年,张骞时任中郎将,第二次出使西域。经4年时间他和他的副使先后到达乌孙国、大宛、康居、大月氏、大夏、安息、身毒等国。为了促进西域与京师长安的交流,汉武帝招募大量商人到西域各国经商。极大地推动了中原与西域之间的物质文化交流。以汉朝在西域设立官员为标志,丝绸之路这条东西方交流之路开始进入繁荣的时代。
  天凤三年(公元16年),西域诸国断绝了与大新帝国的联系,丝绸之路中断。公元73年东汉班超重新打通隔绝58年西域,重新建立起汉朝在中亚地区的主导地位。并首次到达了地中海,使丝绸之路到达欧洲,中国使臣第一次到达西方,之后中方官方相交开始。《后汉书》记载了公元166年罗马使节通过丝绸之路来到中国东汉京师洛阳觐见大汉皇帝,并在中国建立了大使馆的纪录。
  公元107年东汉罢西域都护府,123年以班勇为西域长史,此后三通三绝,西域一直以长史行都护之职。东汉时候,开始在设置西域长史,并一直延至魏、晋时期,时间长达五六个世纪。十六国时期统治力衰落,遂废。
  当罗马人在公元前30年征服埃及后,加之张骞、班超出使西域各国后远东中国倾国力向西拓展的机遇,通过丝路的交流与贸易,在印度、东南亚、斯里兰卡、中国、中东、非洲和欧洲之间迅速发展。无数新奇的商品、技术与思想源源不断地输往欧亚非三洲的各个国家。大陆之间的贸易沟通变得规则、有序。
  7世纪到12世纪
  随着中国进入繁荣的唐代,为了重新打通西北丝绸之路,中国政府借击破突厥的时机,一举控制西域各国,并设立安西四镇作为中国政府控制西域的机构,新修了唐玉门关,再度开放沿途各关隘,并打通了天山北路的丝路分线,将西线打通至中亚。这样一来丝绸之路的东段再度开放,新的商路支线被不断开辟。21世纪初中国境内,人们在青海一带发现的波斯银币是最多的,这证明青海也随着丝路的发展成为与河西走廊同等重要的地区,加上这一时期东罗马帝国、波斯保持了相对的稳定,令这条商路再度迎来了繁荣时期。
  丝路商贸活动大大激发了唐人的消费欲望,因为商贸往来首先带给人们的是物质上的富足,其次是不同的商品来源地域带给人们的精神差异的影响。丝路商贸活动可谓奇货可点、令人眼花缭乱,从外奴、艺人、歌舞伎到家畜、野兽,从皮毛植物、香料、颜料到金银珠宝矿石金属,从器具牙角到武器书籍乐器,几乎应有尽有。而外来工艺、宗教、风俗等随商进入更是不胜枚举。这一切都成了唐人尤其是唐时高门大户的消费对象与消费时尚。
  受到这条复兴了的贸易路线巨大影响的国家还有日本。8世纪日本遣唐使节带来了很多西域文物到日本首都奈良。这些宝贵古代文物现在也在奈良正仓院保存下来。所以,奈良正仓院被称为丝绸之路的终点。日本最大的宗教佛教也是通过丝绸之路传来的。
  12世纪以后
  1280年忽必烈在宫殿接见马可·波罗。自唐末以来西北丝绸之路已经错失了它发展的大部分机遇——中亚和新疆地区荒漠地区的草原、绿洲被连年的战火所摧毁。唐代安史之乱后中国各地战火纷飞,为丝路直接服务的北方地区经济大受打击,史料记载黄河流域的丝绸生产几乎陷于停顿。当成吉思汗及他的子孙们孜孜不倦地开辟着广阔的疆土时,丝绸之路——不仅是这条西北丝绸之路,包括南方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都已经在相当程度上成为蒙古帝国内部的交通路线。虽然蒙古帝国的统治者们并没有建立严格的、十分完善的中央集权体系(这也许与其游牧民族的特性有关),各地并没有统一的行政体系。
  但蒙古帝国也摧毁了以往在丝绸之路上大量关卡和腐朽的统治,令丝绸之路的通行比以往各个朝代都要方便一些。不过沿着丝路前进的人们,大多是以宗教信仰及其他文化交流为使命的人们,而不再是以商人为主导的丝绸之路了。诸如马可·波罗和长春真人的游记就体现了这一点。这从侧面反映西北丝路的衰落。
  当丝路的历史步入14世纪——中国称其为“明清小冰期”的开端后,西域地区脊背上已不再适合当时的人类居住。西北丝绸之路的东端几乎已经荒废。而西域各古国大多已不复存在,成为流沙之中见证丝路辉煌的遗迹。
  21世纪初
  丝绸之路是沟通古代中西方政治、经济、文化和思想的一条大动脉,也是原始的国际旅游“源生带”。丝绸之路全长7000多公里,在我国境内经过陕西、宁夏、甘肃、青海和新疆5个省区。中国段丝绸之路长达4000公里,沿途有兵马俑、法门寺、敦煌莫高窟等历史文化古迹以及青海湖、罗布泊雅丹地貌、天池等壮丽多样的自然景观,吸引着大批来自全世界的游客。
  但是由于行政区域划分的限制,古丝路旅游一直被割裂。21世纪初各地旅游管理各自为政,人为设置了很多障碍,给旅行社和游客带来诸多不便,削弱了古丝路的吸引力。为此,西北五省区决定合作对古丝路旅游进行整合开发,突破行政区划限制,按照文化线路的特征要求和旅游自身的发展规律,开发设计对外宣传一致的跨区域大尺度文化线路型旅游产品体系。联合搭建特色鲜明的主题展厅,并联合制作对外宣传片和宣传资料,整体展示古丝路旅游的魅力。■
其他文献
福州现存有丰富的见证其海上丝绸之路的文物史迹,如五代闽国墓葬考古、福州怀安窑(南朝~唐、五代)考古、元和八年《 场山亭记》残碑的发现与马球场遗址考古以及见证与波斯文化交流的闽王墓的考古,这些无不说明9世纪到10世纪福州与中东、亚洲周边国家频繁的商贸往来和多元文化的融合。  八闽首府、璀璨东南的福州,有着近7000年的人类文明史和2200多年的建城史,是一座历史悠久、人文荟萃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国
期刊
地处东南沿海的福建,因为得天独厚的海域优势,历史上曾书写过许许多多海上交往的传奇:泉州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认为“海上丝绸之路”起点之一,是宋元时期“海上丝绸之路”的主港,被称为“东方第一大港”,郑和下西洋使“海上丝绸之路”得到进一步拓展;福州的长乐太平港是郑和七下西洋的重要基地;漳州月港是明朝中后期“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福建既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也是陆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在对外经贸文化交流
期刊
在伊拉克的哈拉布贾附近,一位牧羊人和他的羊群沐浴在金黄的阳光之中。这个经过多年战乱的国家,某些地方渐渐恢复了往日的生机。层峦叠嶂的群山,仿佛述说着这片苍茫大地上发生的曲折历史。
期刊
锡比村位于阿曼的穆桑代姆半岛一道类似峡湾的尽头。数百年来,这里一直处于隔绝状态,几乎不被外人所知,也极少有人造访。这里的崖壁从海面陡然耸起,仿佛尖如利刃的鱼鳍,特别适合深水独攀。在这种专业性极强的攀岩方式中,攀岩者爬到自己所能达到的最高高度,然后直接跃入水中。听起来似乎没什么危险,但如果入水方法不对,就会造成重伤,甚至死亡。
期刊
加拿大曼尼托巴省哈德逊湾,一头北极熊从融化的海冰之间向上探视。此时正是北极的极昼时期,午夜的阳光照着远处篝火发出的薄烟,呈现出粉红色。如今的北极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温暖天气。曼尼托巴的北极熊种群是分布最为靠南的,受气候变暖和海冰减少的威胁也更加严重。
期刊
摄影师Olivier Grunewald无数次进入印度尼西亚东爪哇的卡瓦伊真火山坑内的硫磺矿拍摄。他拍下了被月光、火炬和燃烧的熔融硫磺蓝色火焰照亮的离奇图像。一名硫磺矿工站在火山坑内,举着火炬,看着眼前发出怪异蓝色火焰的液态硫磺。
期刊
西班牙马德里西北100公里处的小镇圣巴多罗梅(Luminarias)在年度节庆的圣安东尼日(Saint Antony)进行庆祝,参加庆典的人士骑马冲过火焰。根据当地传统,此举对动物有净化、涤罪的意义。圣安东尼为动物的守护神。
期刊
印度尼西亚中爪哇,惹瓦佩宁(Rawa Pening)湖。夕阳的金辉洒在湖面上,渔夫将渔网抛向空中,定格,一幅美图就此诞生。
期刊
福州自古以来就是发展海外贸易的先驱,已和世界217个国家地区开展贸易往来,拥有300多万海外华侨、80多万的福州台胞等优势侨台资源,建成7200多亿元的工业产值、多个千亿产业集群的工业基础,完备了国际海港、国际空港等立体式交通枢纽建设。作为“海丝”的发祥地、战略枢纽,福州既有潜力又有优势,目前正力争将自身打造成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要枢纽城市。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新契机  福建是东南沿海距
期刊
漳州山海田兼备,九龙江、漳江滋润着漳州平原,亚热带气候,光照充足,雨量充沛,使漳州被誉为“扁担插到地上也会开花”的沃土。漳州弯曲绵长的海岸线,可建上百个万吨以上的深水泊位。这里的闽南文化、关帝文化以及保生大帝信仰等在台湾影响深远,歌仔戏、皮影、木偶戏在台湾也流传至今。  漳州地处“闽南金三角”,核心城区为芗城区、龙文区、圆山新城,次中心城区有漳州台商投资区、漳州开发区,是福建的“田园都市,生态之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