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高考评价体系的2021年新高考全国卷数列试题命题分析

来源 :理科考试研究(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hajxha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中国高考评价体系,本文以回答“为什么考”“考什么”“怎么考”三个问题为逻辑主线对2021年新高考全国卷数列试题开展探究,聚焦试题的考查内容、命题背景、呈现方式与解题策略,探明高考试题命题逻辑,明晰数列专题备考方向,进而反思数列相关知识应该如何教、如何学.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具体题目的试题背景、试题来源、试题创设等几个方面来简单阐述生态系统类试题的命题.
本文利用点坐标及斜率、直线方程、正弦定理、余弦定理、极坐标、交比及性质、张角定理七种方法求解2018年全国Ⅱ卷理科第12题,说明解题中思维无法复制,理性地逻辑推理、积极思考尤为重要.
中国科研院所改革历时多年,其政策过程障碍有待明晰.政策工具是实现政策目标的手段,其选择变迁反映政策演化逻辑,优化政策绩效的关键在于政策工具选择与政策目标适配.对1984-2018年间中央与30个副省级以上地方政府发布的770件科研院所改革政策文件进行内容分析,通过频数统计描述政策工具选择特点与变化,借助政策主题共词聚类分析解释其成因.研究发现,中国科研院所改革以自上而下的方式推进,中央与地方政府主要政策工具选择均历经由行政工具向市场工具转变.因产权制度以及相关配套制度改革滞后导致市场化改革受阻,技术交易、
以往研究分析了许多影响区域创新水平的因素,但更多是孤立地分析单个因素的作用效果,缺乏对不同因素之间协同联动所产生的组态效应的关注.应用定性比较分析(QCA,qualitative comparative analysis)方法,运用2015-2018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基于Furman的区域创新能力框架,研究高(非高)区域创新水平组态、组态解时间演变趋势和空间情境差异,分析区域创新的发展模式与路径.结果表明:(1)产生高区域创新水平的组态类型为:产业主导下的知识基础促进型、产业主导下的研发投入促进型、风险
用户创新社区是企业获取相关产品创新信息的重要来源.在用户创新社区中,用户是信息的创建者、知识的分享者和创意的提供者,对用户进行区分,可以更好地管理和激励不同的用户以促进他们在社区中分享知识和提供创意.为了帮助企业有效管理社区用户,针对现有研究对用户所发帖子文本信息所含的价值关注不够充分的不足,综合用户贡献内容价值和互动关系价值两个维度分析具有不同行为特征的在线用户对企业的贡献价值.构建用户创新社区用户贡献内容的加权知识超网络,并通过社会网络分析方法计算用户掌握的核心知识量,对用户贡献内容价值进行量化评估;
本文基于科技文档处理软件ScienceWord,以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中的化学部分试题为素材,探讨了如何应用ScienceWord创建有机分子结构简式、编排化学实验装置图和绘制实验规律图.
本文根据一维弹性碰撞中两物体的速度组成一个有序数对的特点,引入复数来描述此系统的运动状态,并用其求解两个物体多次碰撞的问题,其解法比传统求解迭代方程的方法更简洁,物理意义也更明确.本文还进一步讨论了复数物理量的数学形式与此物理量所包含的两个因素之间的对应关系.
企业如何基于可持续发展导向通过企业创新实现对多元利益相关方的价值创造成为学界关注的焦点议题.ESG是关于环境、社会以及公司治理在企业中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全新理念,但是如何基于全新的可持续理念重塑企业的创新过程为企业绩效带来竞争价值的内在机理依然缺乏研究.以2010-2017年中国沪深交易所A股主板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检验了企业ESG表现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效应,以及企业创新在企业ESG表现与企业绩效之间关系中的中介效应,并进一步检验了企业绩效水平、企业产权性质以及行业环境敏感性对企业ESG表现与企业绩效
统计概念的学习,重要的不是统计量的计算,而是对其意义的理解.高中阶段对平均数的认识,应归纳其在不同背景下的公式之间的联系,做到运用自如;应结合生活实例区别几个刻画集中趋势的统计量,做到正确选用;应在实践中应用知识解决具体问题,发展统计思维.通过归纳与实践活动,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培养数据分析素养.
圆周运动中绳球模型的临界速度问题和脱离圆周轨道问题,是学生比较容易出错的两类问题,临界条件凭“记忆”、过程分析凭“感觉”是学生解题时常见的不良习惯,学生缺乏严谨细致分析的思维品质.本文通过暴露学生解答绳球模型问题时的思维缺陷,引导学生重视临界状态的受力分析和运动过程的分析,把握临界状态的本质特征和物体是否脱离圆周轨道的本质特征,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