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凝土结构用硅质防护剂的性能测试与分析

来源 :江西建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yong1314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混凝土的抗渗性能对混凝土受外界不利因素的侵蚀程度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通过在混凝土表面喷涂或涂刷防护剂可以有效提升混凝土的抗渗性能.文中对一种混凝土结构用硅质防护剂进行吸水率比、抗碱性、渗透深度三项性能进行测试,研究其在不同涂刷次数下对混凝土结构抗渗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涂刷次数为8次以上时,混凝土结构具有良好的抗渗性能.
其他文献
以黑豆皮花色苷矢车菊素-3-O-葡萄糖苷(C3G)为原料,采用月桂酸为酰基供体,经酶法酰化制备具有亲脂性能的花色苷月桂酸酰化产物。分别以黑豆皮提取物(C3G质量分数为35.8%)、纯化C3G样品(HPLC纯度>80%)、C3G标准品(HPLC纯度>98%)为底物进行酰化,通过改进反应溶剂体系,实现了黑豆皮提取物中花色苷的高效酰化,酰化率达66.59%,但工艺更为简单,底物无需纯化;酰化产物矢车菊素-3-O-葡萄糖苷月桂酸酰化物(C3G-La)经液液萃取,纯度可达82.39%;再经正相硅胶柱纯化
分别以5,10,15,20-四(4-羧基苯基)卟啉和4,4′-[10,20-二(4-羧基苯基)-5,15-二(2-乙炔基苯基)]卟啉与不同长度的柔性二胺为单体,通过缩合聚合制备了交联网状聚卟啉和直链聚卟啉,通过单线态氧产率的对比探究不同结构对单线态氧产率的调控规律。结果表明,当柔性二胺中碳原子个数≤4时,交联网状聚卟啉具有优于直链聚卟啉的单线态氧产率性能,反之直链聚卟啉具有更加显著的优异性能。交联网状聚卟啉单线态氧产率随着柔性链长度的增长先上升后下降,直链聚卟啉随着柔性链长度的增长逐渐上升,且末端为同种电
采用低真空室温射频等离子体对解淀粉芽孢杆菌CICC 10035进行预处理,通过改变放电功率、处理时间和工作气压等参数筛选工艺条件,并使用蛋白质组学技术对差异蛋白质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探讨等离子体预处理对菌体生长和产酶性能的影响。得到的等离子体预处理最佳工艺条件为:放电功率120 W,预处理时间15 s,工作气压135 Pa。在该条件下,发酵48 h后,α-淀粉酶酶活超过400 U/mL,与对照样相比提高约20%。蛋白组学分析表明,等离子体预处理对菌体的蛋白合成及代谢产生了较强的正效应,尤其在DNA修复和氨
以酒石酸与聚乙二醇单甲醚(MPEG)为原料,在不需预保护酒石酸中羟基的情况下,经过酯化反应合成了酒石酸聚乙二醇单甲醚酯(TMPEG),以其为亲水单体通过预聚体法制备了一系列非离子型水性聚氨酯(TWPU)乳液。通过1HNMR、FTIR、拉伸测试对TMPEG和TWPU进行了结构表征与性能测试。考察了亲水单体TMPEG质量分数对TWPU贮存稳定性、力学性能、吸水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TMPEG质量分数为24%(以TMPEG、聚己二酸-1,4-丁二醇酯二醇、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三羟甲基丙烷、乙二胺的总质量为基准,
合成了双光子荧光标记探针LP并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通过LP标记SARS-CoV-2的N-蛋白抗原(Ag)获得LP-Ag,并将LP-Ag制成免疫层析试纸条(TPICS)/试剂盒(TPICK)。临床应用研究表明,与核酸法(PCR)/胶体金法比较,TPICS的阳性符合率、阴性符合率和总符合率分别为98.99%/98.10%、99.55%/99.53%和99.38%/99.06%,其一致性系数Kappa值(K)为0.972/0.975,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度分别为98.99%/98.10%、99.55%/99.5
采用单宁酶法从马桑皮中提取没食子酸,以单因素-响应面实验优化了提取工艺,对得到的没食子酸进行了纯化和结构鉴定,考察了纯化后没食子酸的抗氧化活性,并与传统的酸提取法相对比。结果表明,在马桑皮质量2.00 g、固液比1∶40(g∶m L)、单宁酶添加量为20 U/g(以马桑皮的质量为基准)、体系pH 5.0、提取温度48℃、提取时间4 h的条件下,没食子酸提取率可达10.79%±0.65%。经NKA-9大孔吸附树脂纯化后,酶法制备的没食子酸的纯度为96.0%,高于酸提取法制备的没食子酸纯度(81.5%)。与酸
以三甲基苯为模板剂,采用一锅法制备了具有介孔结构的聚多巴胺纳米粒子(MPDA)。通过静电吸附负载盐酸阿霉素(DOX),通过血小板膜(PLTM)仿生伪装得到PLTM-DOX@MPDA纳米粒子。采用TEM、纳米粒度分析仪、BET和UV-Vis对纳米粒子的性质、形貌和粒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MPDA表面具有清晰的介孔结构,经PLTM包裹后的PLTM-DOX@MPDA平均粒径约为184 nm。MPDA孔径主要分布于45 nm左右,孔容为0.6232 cm3/g,比表面积高达61.181 m<
以乙醇为溶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单体,丙烯酸十八酯为长链疏水单体,通过溶液聚合制备了一种丙烯酸酯环保胶黏剂。通过1HNMR,FTIR,GPC,SEM,TGA等对聚合物的结构和性能进行表征与测试。研究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交联单体和疏水单体的用量以及硬软单体物质的量比对聚合物和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反应时间为4 h,反应温度为80℃,交联单体含量为1%(占单体总质量,下同),硬软单体物质的量比为2∶1时,聚合物重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286×105,热分解温度为309.
首先,将棉纤维浸泡在含有盐酸多巴胺(DA)和纳米Fe3O4的Tris-HCl缓冲溶液中制备得到聚多巴胺(PDA)-Fe3O4磁性棉纤维.其次,用十二烷基三乙氧基硅烷(DTES)在碱性的乙醇水溶液中
以高直链淀粉(HS)为原料,采用“还原胺化-点击化学法”制备得到具有磁性的变性淀粉(MMS),并在外加磁场作用下制备再生淀粉膜。具体包括在HS分子惟一的潜在醛基上引入炔基,对纳米Fe3O4粒子(MNP)进行硅烷包覆得到叠氮化磁体粒子(azide-MNPs),两者经点击化学反应得到分子链末端带磁性的变性淀粉。借助XRD、FTIR、NMR和MS对产物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磁体粒子精准接枝到高直链淀粉分子还原末端,得到目标产物MMS。再生淀粉膜性能测试结果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