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人掌糊治疗带状疱疹

来源 :中华皮肤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ngqiangd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于1992年10月~1993年6月用仙人掌糊治疗20例带状疱疹患者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其他文献
ELISA间接法检测临床感染解脲支原体的患者血清抗体,与代谢抑制法相比,22例培养阳性的标本,其血清抗体检出率,ELISA法检出21例,代谢抑制法检出22例,其一致率为95%.在81例培养阳性的血清标本中,93.8%有IgG、30.8%有IgM,而在81例培养阴性的血清标本中,2.5%有IgG,3.7%有IgM.用ELISA不能检出型特异性抗体,这种交叉反应可能是由于在解脲支原体中有同源性抗原存在
我们于1991~1992年间,联合应用柳氮磺胺吡啶、反应停等治疗寻常型银屑病,并与其单独使用的结果作一比较,现报导如下.一、临床资料131例寻常型银屑病,其中进行期30例,静止期101例.随机分3组,A组56例,男30例,女26例,年龄20~60岁,病程3个月至30年;B组50例,男20例,女30例,年龄18~55岁,病程2个月至35年;C组25例,男13例,女12例,年龄15~50岁,病程1个月
我们于1993年1~8月用我所药剂科研制的中药复方蛇床子煎剂外洗治疗外阴及肛门瘙痒和生殖器念珠菌感染,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临床观察总结如下.
期刊
我们对4例玫瑰糠疹(Pityriasisrosea,PR)的皮肤组织进行了光镜、电镜的观察,现报告如下。一、资料和方法(一)临床资料:A组(皮损组):男女各2例,年龄17~25岁,病程4~30天,已确诊未经治疗的PR患者,取腰背部皮损。B组(对照组):男女各2例,年龄20~30岁,病程7~30天,已确诊未经任何处理的PR病人,取腰背部距皮疹3cm以外外观正常的皮肤。仪器;日本OlympusBHS光
用改良酶联免疫斑点15试验(简称M-Dot-ELISA)对麻风家内接触者(HC)血清进行了麻风杆菌特异性酚酚糖脂I(PGL-I)抗原检测。75例HC均经麻风杆菌明胶微粒凝集试验(MLPA)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证实为麻风杆菌特异性抗体阳性者。结果表明:①75例HC中抗原阳性者16例,阳性率为21%.接触多菌型麻风(MB)者的抗原阳性率(28%)明显高于接触少菌型麻风(PB)者(0%),两
用病毒学及免疫学方法研究了玫瑰糠疹与柯萨奇B组病毒感染的关系.结果表明,急性期患者血清抗柯萨奇B组病毒特异性IgM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血清循环免疫复合物的含量急性期明显高于恢复期,中和试验和病毒分离都证明患者体内有柯萨奇B组病毒感染.这些结果提示,玫瑰糠疹的发病与柯萨奇B组病毒感染有直接关系,而造成免疫病理损伤的原因是柯萨奇B组病毒与其相应抗体形成的循环免疫复合物.
我们曾观察银屑病的姐妹染色单体互换频率(SCE)和rRNA基因活性的变化中华皮肤科杂志,1992,25:152,发现银屑病存在遗传不稳定性和rRNA基因活性的异常改变.在此基础上,我们又探讨了银屑病的不同病情活动性、病程长短及皮损面积大小与自发SCE及银染核仁组成区蛋白(Ag-NOR)、银染近端着丝粒染色体联合(Ag-AA)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