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学习与英语课堂效率浅谈

来源 :考试·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tanghao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课程标准提倡学生体验、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就是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改变。根据这一要求,越来越多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取了小组合作学习这一教学组织方式。
  小组合作学习能弥补上课的不足,给每个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实践英语;能从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出发,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能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培养学生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英语课堂 提高 小组合作 效率
  
  小组合作学习就是指学生在小组学习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动性学习。它是以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合作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并以集体的成功为评价依据的一种教学方式。越来越多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取了小组合作学习这一教学组织方式。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十分有效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尤其是在英语教学中会有良好的教学效果。它为学生提供更多讲英语的机会,使怕说英语的学生也敢并愿意开口说英语。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生逐步形成相互鼓励、相互帮助、共享荣辱、努力共赢的局面,从而达到互教互学的目的。
  可是许多教师把小组合作学习看作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在教师的指挥下,全班学生分成四人一组开始活动,课堂是热闹非凡,一个活动接着另一个,学生是动了起来,课堂气氛十分活跃,也似乎真正体现了“学生是课堂主体”的原则。但是走进课堂仔细观察,我们不难发现:多数讨论仅仅停留在形式上,两、三分钟后,学生安静下来,发言的学生说的是自己的主张、意见,而并不是小组讨论的结果,有的甚至还没有进入正题而显得十分茫然了。这样的课堂果真实现了知识的探究与再现了吗?新课程标准中提倡的课改精神真的体现出来吗?那么,如何提高英语课堂的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本人认为应处理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
  一、合理分组,明确分工
  学习小组组织的是否合理是,合作学习效果的关键因素。所以小组的组建,要一定克服随意性。本人所任教的学校是农村初中,学生全部都来自农村,小学里几乎没有接受过英语教学,英语基础非常薄弱。每个学生之间都存在着智力、兴趣等方面的差异,为了使他们能最大限度地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发展智力、培養能力,在编组时应采取差异分组法,把全班学生划分成若干小组,即小组内各成员间形成学习成绩、性别、能力等方面的差异,使组内优劣互补,组内水平不相当。为了充分发挥学生个体及学习小组的优势,小组成员不宜过多,一般4-6人最适宜。在组建合作小组时,尽可能考虑到成员在性格、学习成绩等方面的差异,从而突出它的异质性。同时,要选一些学习成绩好,口齿清楚,乐于助人的学生当组长,并进行积极培养。由于每个学生都是鲜活独立个体,因此组员之间要定期或不定期的互换角色,这不仅使学生有新鲜感,还能提高合作学习的兴趣。小组发言机会相当,小组内的每个成员应该有明确的分工,人人都有任务,充分体现个体在合作中的作用。当然,每次合作的角色应该是轮换的,可以让学生在不同的角色扮演中发挥各种能力。
  二、训练基本技能,培养合作精神
  英语口语学习是语言交流,没有默契合作,就无法完成交流,反之,也一样。因此,小组合作学习的关键就是交流技能的培养,合作精神的培养。要培养学生学会倾听,不随便打断别人的发言,努力掌握别人发言的要点,对别人的发言作评价的能力;学会质疑,特别是在讨论一些话题或阅读文章时;乐于陈述自己的想法,更正他人的观点;勇于接受他人的意见并更正自己的想法;组长要学会组织、主持小组活动,能根据他人观点做总结性发言,当然也可以是轮流组织,让每个小组成员都有锻炼的机会。
  要发扬民主,引进竞争,激励合作学习。在小组合作过程中,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间的合作效率,我采用了一系列的竞争方法,如表扬激励法、小组得分制、评选最佳组长、最佳组员等,甚至于采用实物奖励。
  三、要创设情景、强调实际
  要创设情景,给学生设计有利于合作学习的环境。情景创设得当,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课前要简单布置教室,桌、椅之间横竖有序的过道充当街道,并以我们所要操练内容有关城市的一些街道来命名。这就为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创设了一个相对真实的语言环境。然后将各种表示不同地点的纸条和图片贴在黑板及四周的墙上。这些布置使学生一上课就进入一种兴奋、新奇状态。
  新教材中丰富的知识面和词汇量为学生的语言实践活动提供了素材上的保证。下面以Reading为例,阅读课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独立的阅读方法是必不可少的。因此,教师对于根据课文内容回答的问题完全不必要进行小组活动。我们可以在了解课文内容,对其精神进一步深化的时候采取合作学习的手段。例如,我们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来探讨:
  What can you tell us about Edison?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见解和认识,通过小组合作把本组的观点集合,再向全班汇报,这才真正起到了合作的作用。
  总之,教师要精心设计合作学习的内容,要针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教材的重、难点,结合班级学生实际,设计出既能激起学生参与学习的动机效应,又能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认识功能,从而提高同伴间合作的效率,防止将讨论变成一种点缀,一种形式。教师还必须选择恰当的时机进行,如方法多样时、学生思考出现困难时、意见不统一时,我们应该更加关注学生思维上的“动”,学生的思维产生碰撞的火花,对于那些没有思维参与的、简单的小组活动我们宁可放弃。
  四、要及时反馈、客观评价
  作为小组合作活动的最后环节,反馈和评价的效果直接关系到整个合作学习活动的成败。教师的评价对激励学生参与活动,提高合作学习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一是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应把小组总体表现作为奖励或认可的依据,,通过评价促进小组成员之间互学、互帮、互补、互促;二是重视学习过程评价与学习结果评价相结合,教师除对小组学习结果进行恰如其分的评价外,更要注重对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合作意识、参与程度的评价,特别是对那些平时性格内向,不善言辞的学生,应尽量找到他们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使他们能够更积极的参与到合作学习中来,从而提高合作学习的效率。此外还可结合组内成员自评、组内成员互评、小组自评小组互评、等评价方式,让学生成为积极的参与者,并帮助他们充分认识自我,树立自信,从而达到最好的学习效果。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使用得当,不仅可以发挥教学民主,活跃课堂气氛,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机会,而且可以开发同伴群体资源,解决个别差异,有助于因材施教,增加课堂教学的容量和密度,同时对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也有很大的作用。因此,我们在英语教学中要充分运用这一教学组织形式,使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从而达到教与学的最佳组合,形成教与学互动的最佳境界。
  
  (河南虞城县沙集中心初中;476300)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