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建筑教育“4+2”本硕贯通教学体系中的设计课教学改革

来源 :城市建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zc123123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清华建筑教育自2000年在国内首创并推行"4+2"本硕贯通六年制学制的教学体系,经过近十年的实践探索已形成较为完善的培养模式。在2010年前后,国家层面推动了专业学位研究生项目和"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等重大教育改革项目的实施,与此同时,清华大学也进行了以"新百年"为目标的教育教学研究。针对建筑学、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三个一级学科架构的建立,清华建筑教育迎来了新一轮的系列教学改革。设计系列课是建筑院校教学体系中的核心和课程体系的主干,建筑教育的教学改革主要体现在设计系列课的改革与创新。清华大学本轮建筑教学改革包括三年级开放式设计教学、本科毕业设计教学改革、建筑学研究生设计课的国际化强化、城乡规划学研究生设计系列课的建立等一系列举措,其目的是完善"4+2"本硕贯通培养模式中的设计课系列,提升学生的设计能力,适应国家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对高素质新型建筑人才的需求。
其他文献
当前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推动下,给我国建筑事业的发展既带来了极大的机遇,也带来了一系列新的挑战。近年来,我国建筑工程的规模正在日益扩大、结构和功能正在日益复杂、投
中国北方地区夏至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上重要的一个环节。中国北方地区在这一时间范围内产生了诸多特点鲜明的考古学文化。本文以殉牲这一独特的视角去解读诸考古
<正> 1986年8月18至22日,我应邀参加了在希腊萨洛尼卡举行的、主题为“《批判与知识的增长》:20年以后”的一次纪念伊姆雷·拉卡托斯(Imre La-katos,1922—1974)的国际科学哲
通过描述智能工厂有感知、会记忆、能思考、可互动、善行动、自优化及互融合七大特征,从智能工厂建设新模式的深度和广度上探讨智能工厂建设中虚实互联的"物理工厂+虚拟工厂"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道路交通运输行业也进入快速发展的成长期,由于运输行业的发展不足以及相关部门监管能力的匮乏,我国交通安全形势日益严峻。近几年,道路运输群死群伤
<正>互联网从不缺少神话,社交网络也一样。自电影《社交网络》上映之后,Facebook就成为众人膜拜的偶像。而互联网形态从WEB1.0到WEB2.0的进化似乎成为了营销人士阐释自己观点
一、德尔菲法及其特点德尔菲(De1Phii旧译“特尔菲”,原是古希腊的一座古城名。在古希腊神话中,人们把德尔菲城看成是能够预告未来的神谕之地。德尔菲法是美国兰德公司首创的一
基于认知心理学阅读策略相关理论,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将被试归为成功的学习者与不太成功的学习者两大类,对大学英语学习者的阅读策略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与不太
教师专业化是教师职业的核心内容,评价是教师专业发展水平提高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师专业发展评价过程中,赋权增能理论框架下的评价能够有效地推进教师专业发展评价过程中教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镇建设的迅猛发展,短短三十年便完成了西方发达国家近百年的城镇发展进程。城市的大踏步前进释放了巨大的交通需求,交通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传统解决交通问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