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望中的祖母

来源 :杂文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hcoolr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晚年的祖母,喜欢凝望。
  常常,久久地注视着某一个地方,或者某一件物件。不是痴呆,而是安静和神往。一头稀疏的白发,梳理得整整齐齐,衬着她那张虽瘦枯却又精神矍铄的方形的脸。看上去,人就显得格外的蔼然而安详。
  祖母起床早,特别是夏天。
  天刚亮,祖母就起床了,洗把脸,然后即拿一只脚凳,坐在天井里。拐杖就放在身边;人,安静如早晨的晨光。看着家人陆陆续续地起床,忙活着天井里的活儿,祖母的脸上常常掠过丝丝微笑。我觉得,祖母应该是极喜欢这种农家人的俗常生活的。那里面有一种代代相传的井然的秩序,有一份田园的欢喜。
  然而,在这样的早晨,祖母最喜欢凝望的,还是天井里的一棵老榆树。
  那棵老榆樹,树龄已有几十年了,树干粗大,树冠繁茂。每天早晨,晨光熹微,夜宿的麻雀就会醒来,团聚在老榆树上,叽叽喳喳叫个不停。叫声喧闹而欢快,宁静的早晨,因之洋溢着欣悦而明亮的情绪。
  祖母久久地望着,直到晨阳朗照,麻雀们轰然散去。她脸上的神情并没有特别的变化,只是一味地安静、安详。想来,祖母也是极喜欢麻雀那种自然的清音的,只是岁月弥久,一切都已沉淀为一种宁静,所有的静好和欢喜,都已变成了心中流淌的一条小溪,潺湲流淌,却又波澜不惊。
  黄昏时分,祖母喜欢喝一壶茶。
  坐在天井里的石桌旁,一把紫砂茶壶,几个茶碗,就放在石桌上。一碗一碗地喝着,眼睛却是不时地看着四周,看着庭院中的景象。一只鸡跑到身边,一只麻雀落在天井里,一片树叶飘然落下。有时候,祖母也会抬抬头,看着天上飘过的一片白云……更多的时候,祖母望得累了,就会低下头,看着地面的某一处地方,久久地,久久地,雕塑一般,凝重深刻下来。
  她在凝望什么?凝望时间的深处?或许是的。有人说:人老了,就喜欢回忆过去。此一时刻,祖母大概就在凝望过去,凝望时间深处的曾经的时光。不过依旧宁静,依旧波澜不惊。她把几十年的岁月,沉淀成一枚生命内心的“核”,坚实而硬朗。
  每当此时,我就常常看着祖母,觉得她那份静穆的安详,油然让人生出一份敬意。
  大门外就是一条街道。闲暇的时候,祖母也常常站在自家的大门口,双手扶在拐杖上,凝望大街上的景象。看着车辆从大街上跑过,看着行人从大街上走过。忙忙碌碌的人,自有一份热闹。可热闹是别人的,祖母依然是静。过路的熟人看到站着的祖母,就会打声招呼,祖母微微一笑,或者点点头。细微的动作里,却也能看出祖母内心的那份欢喜。
  街边有树,阳光下,树叶在地面,投下斑驳细碎的光影。祖母似乎是很喜欢这一情景。看看地面,看看树,目光总也离不开。就这样,一直地看着,时光很静,祖母很静,在一位老人的眼中,岁月在每一缕时光里都静好得不得了。
  我喜欢祖母那种凝望事物的神情,那么的安静而祥和。生命洗尽了铅华,不再炫目,不再浮躁,不再贪婪,不再有大起大落的悲喜,渊深而又澄澈。
  我觉得:人老了,就应该是祖母这个样子。
其他文献
世界上的任何道理,都只在一定条件下才成立;不附加任何条件的道理,即使有,也毫无价值。但我们的一些名言,或者因为要偏重突出某一方面,或者因为认知的片面和传播的讹误,都只说了半边话,造成的结果,或是传播了谬误,或是误导了受众。它们成为名言的事实,说明了这样的误导和谬误已经产生相当严重的后果。  例如,“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这几乎是人人皆知而且人人接受的名言,它强调了任何成就都需要为之付出,不付出而想
期刊
嘉庆十年,四川总督勒保来京觐见皇上。君臣谈完正事后,闲聊起来,嘉庆问勒保:“以你历任督抚的经验,官员中哪一类人最占便宜?”勒保答:“会说话者最占便宜。”嘉庆听后,深以为然:“的确如此啊,能干的人,因善于说話显得更能干,不能干的人,因善于说话,许多差错过失得以遮掩,最惨的一种人,莫过于做了极好的事,因不会说话,反将好事变成了坏事。难怪连圣人教导门徒还专设言语之科哩。”  嘉庆所说孔门四科,是德行、言
期刊
近日,闲来无事,从自家书橱中取出一本《文人故事集》,在翻阅《才胜夫婿的李清照》时,忽然才发现,千古流芳的第一才女李清照,原来也喜欢“赌博”呢……  国人爱赌,非但有悠久的生动实践,而且有充足的理论依据——“大赌伤身,小赌怡情。”言外之意是,大赌可能输光家财,甚或导致家破人亡;小赌既可调节身心,又有利于缓解压力。说法对错,暂放一旁,国人对赌博的态度、爱赌博的程度,由此可见一斑。  现如今,走上街头,
期刊
现在“上海老街”上有家茶室叫“春风得意楼”,就开在方浜中路靠近旧校场路的转角处。它的装潢倒也是古式古香的,还陈列了不少旧式家具和老照片。不过,那味道、那感觉我总觉得还是有点不太像。  其实从前正宗的“春风得意楼”并不开在方浜中路上,而是开在豫园商场内靠近九曲桥北面的那个转角处。那茶楼的楼梯口是斜开着的,正好对着九曲桥下的一汪湖水。那扶梯的每一级正面趟板上,都镶嵌着刻花玻璃镜;每一级踏板的沿口都钉有
期刊
一  这个世界上,人人都在寻找幸福;古往今来,试问谁个找到了真正的幸福,成为天下最有福气的人呢?  有人说平安是福,小康是福,快乐是福。  有人说吃亏是福,辞让是福,沉默是福。  有人说知足常乐就是福,没灾没病就是福。  有人说正义与多才是福,德性与智能才是福。  有人说吃饱穿暖后,“难得糊涂”、不胡思乱想就是福。  年轻人热恋时信誓旦旦:能使所爱的人快乐,就是最大的幸福。  光棍汉、“剩女”觉得
期刊
汪强先生《论贾宝玉亲自系裤带子》(原载《杂文月刊》)有点意思,此文分列三“论”,一是“论贾宝玉首次亲自系裤带子时的年龄”,汪先生认为应在贾宝玉“初试”之后,上学之前,大约13岁左右。因为“初试”那天,大腿上有“冰凉黏湿”的一片,还是袭人为他系裤带子的,而上学之后,倘若再不会亲自系裤带子,想方便时也很不方便;二是“论贾宝玉为何老大了还由丫头系裤带子”,汪先生认为与他的身份有关,他是“某某公”的后代,
期刊
几百户的大院子,不是这家有废纸箱,就是那家有旧书报,或者淘汰下来的家电、家具等,真有一个拾荒者成天忙乎的活儿。大院里的拾荒者,是一个高高廋廋的中年妇女。从她带在身边的小女孩看(也就小学高年级的样子),推测她的年龄,也应该不会很大,但看上去她好像比实际年龄,要老相一些。  其实也很好理解,她怎能不老相呢。你每次看见她,她都在忙活儿。不是扫院子,就是推着装满荒货的三轮车,或者在垃圾箱旁清理她的那些“宝
期刊
粤北南雄自古以来就流传着一首民谣:“浆田的鱼塘,上溯的村庄,弱过的书房,白胜的祠堂,鱼鲜的庵场……”民谣概括了各个村庄的显著特点,村庄因之声名远播。我的家乡在浆田,自然是以“鱼塘众多”“鱼肉鲜美”享誉南雄。  家乡浆田是“恐龙故乡”南雄盆地里的一个典型客家村庄,登高远眺,周围是连绵起伏一望无际的红沙岭,岭上稀稀落落生长着野草、野枣树、荆棘丛……颇有祖国大西北的苍茫荒凉。故乡红土地红沙岭近年来已渐渐
期刊
《古今海龙屯》是当代著名作家叶辛最新完成的一部力作。该作品是历史和现实的交融,围绕遵义海龙屯的前世今生,巧妙结合作者擅长的知青题材与“万历三大征”之一的平播之战,别有新意地呈现当地杨氏家族的风云变幻,其中既有古人的气息在,同时又有一种与时俱进的现代感。  全书共分“现代”“明代(一六〇〇年)”“当代”“尾声”四个篇章。书中讲述了上海一位普通的书画教员黄山松,偶然间参加一次拍卖会,亲眼见证了一只青花
期刊
好饮之徒必有醉酒之事,好书之人定有“醉书”的经历。好饮之徒追求的是喝酒时的酣畅淋漓,而好书之人独爱“醉书”那妙不可言的味道。至今我还对“醉书”时那种飘飘欲仙的意境,“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感觉刻骨铭心。  “醉书”的味道其实是对书的神住。我喜爱旧书几乎到了痴迷的程度,因而每年会不远千里去一次上海,不为别的,只想抛开工作和世事,一个人静静地逛逛旧书摊。不光是声名远扬的文庙旧书市场,还有国顺路的复旦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