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色转换,高效推动学生改错

来源 :江西教育C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naln_xc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作为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引领者,教师在面对学生犯的错误时,常常扮演着评价者、处置者或惩罚者的角色,对学生犯的错误进行武断、草率的处理,难以起到育人作用。本文提出教师在面对学生犯的错误时,一要强化分析,淡化评价,从“评价者”转变为“分析者”;二要强化示范,淡化处置,从“处置者”转变为“示范者”;三要强化引导,淡化惩罚,从“惩罚者”转变为“引导者”。
  关键词:班级管理   学生犯错   角色转换
  《周易》有云:“君子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学生的认知能力有限,在成长过程中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是在所难免的。教师作为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引领者,在面对学生犯的错误时,应该扮演怎样的角色呢?笔者以教师角色转换为切入点,谈谈自己在这一方面的思考与实践。
  一、从“评价者”转变为“分析者”
  很多教师由于受到传统理念的影响,总是在学生面前摆出一副严肃的模样,学生一旦犯了错误,教师总是以高高在上的评价者的身份自居。这种“评价”往往不是从学生犯错的动机和学生表现出来的具体细节出发,而是紧盯住学生犯错的结果不放,忽略了学生犯错的本质原因。评价对于被评价者而言,具有较强的外部侵入性。因此,这种“自以为是”的评价者角色,不仅不能让学生找到犯错的根源,而且对学生后期改正错误难以起到应有的作用。
  对此,教师在面对学生犯的错误时,要强化分析,淡化评价,激发学生改错的意识。学生犯错误的原因往往是多方面的,他们凭借自身的经验难以形成深刻的认知,需要教师给予必要的指导,帮其改正错误。因此,教师不应该扮演一个评价者的角色,而应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使其体悟犯错所产生的后果。首先,教师要意识到学生本身的社会经验不足,对整个事件的过程缺乏整体、全面的认识,更缺乏对错误行为的辨识力和控制力。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所犯错误造成的负面影响,从而深刻认识错误产生的原因,并借机训练学生的理性思维;其次,教师面对学生犯的错误不能一味批评,而要鼓励学生从错误产生的原因出发,分析其内在的合理性,对于其中不合理的因素,要及时抑制和消除。
  教师从一个武断的“评价者”变成一个客观的“分析者”,这样的角色转变凸显了学生在改正错误过程中的主体性地位。教师重在点拨和引领,而不仅是一个评价者,这样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改错意识,为学生认识错误、改正错误开辟道路。
  二、从“处置者”转变为“示范者”
  在学生改正错误的过程中,很多教师的处理方式总是着眼于短期内的发展,而没有关注学生长期的发展,教师更多的是以对问题和错误进行处置的身份出现在學生的面前。在这种角色的驱使下,教师急于取得教育成果,就会对犯下错误的学生缺乏应有的耐心和足够的爱心,甚至会出现违背教育教学基本规律的现象。教师以处置者的身份出现在学生面前,会严重打击学生改正错误的信心,教师以自己的方式处置学生犯的错误,会让学生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
  鉴于此,教师要强化示范,提升学生改错的内在动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是多样化的,不仅是管理者,也是教育者。如果说教师的管理价值是短期的,那么教育价值则是长久的。因此,教师的角色要从“处置者”向“示范者”转变。学生之所以犯下错误或者在犯错误之后习惯性地以说谎的方式来推脱,主要是因为他们的社会责任意识相对淡薄。这就需要教师在教育的过程中以身作则,勇于承认自己犯下的错误,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因此,教师要通过自身的言行示范,引导学生改正错误。一方面教师要坚持正面教育,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另一方面教师要从多个角度让学生看到错误带来的负面影响,鼓励学生自主探寻、总结解决问题的方法,逐步培养学生的改错能力。教师的角色从“处置者”向“示范者”转变,能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认知能力。
  三、从“惩罚者”转变为“引导者”
  惩罚是最低效的教学手段。面对学生犯的错误,引导学生改正是最终目的。基于这一目标,教师就应该给予学生足够的情感支持,而不是做一个惩罚者。教师与学生之间原本就是民主、和谐的关系,教师对学生的无端惩罚不仅是一种认知上的错误,也是对师生和谐关系的破坏,还是导致教育走向“高耗低效”境地的主要原因。
  因此,教师要强化引导,淡化惩罚,发展学生改错的能力。教师在学生改正错误的过程中进行粗暴的惩罚,忽视了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性地位,学生被动地成了教师训诫和规劝的对象。因此,淡化惩罚、强化引导有助于学生在认识到自己犯的错误之后,朝着改正错误的方向前进,这对于学生认识自身错误、改正错误和自我发展有重要的价值及意义。对学生来说,在犯错之后改正错误是个体遵从社会规则的必然选择,也是生命个体在道德发展中的必经路径。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犯的错误,让学生在原有认知的基础上对错误进行改正,并在改正的过程中与其他人构建和谐、融洽的关系,从而为学生营造契合生命成长的环境和氛围。因此,教师应该积极挖掘学生的潜能,推动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为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奠基。
  纵观这一过程,教师的角色从原本的“惩罚者”转变为“引导者”,能有效地引导学生认识错误、改正错误,推动学生认知能力的不断发展,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不断提升,帮助学生全面发展。
  学生改正错误的过程是自我反省与自我认知的过程,是基于主体视角的能动性行为。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点拨和引领的作用,通过转变角色,在学生改正错误的过程中给予学生帮助,为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程如林. 给学生最适合的教育[N]. 江苏教育报,2018-04-04(004).
  [2]赵怀卿. 如何对待自暴自弃的学生[N]. 阳泉日报,2017-11-03(008).◆(作者单位: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北郊镇大姜小学)
其他文献
在词的创作史上,李清照是继柳永、秦观、周邦彦之后又一著名的婉约派词人.作为中学语文教师,应该怎样将这位千古才女介绍给学生,怎样让学生了解并深入体会李清照的词作风格呢
有人说,数学教学有三重境界,一教知识,二教方法,三教思想.其中,数学思想被认为是数学的灵魂.实践表明,学生领会某种数学思想,需要在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逐步地、多次地
期刊
在信息技术飞速进步的同时,微课在我国教育体系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中职数学教学中更是如此。微课得到了众多教师和学生的认可,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也取得了一些不错的成绩,但也不断暴露出一些共性问题,如教学流于表面、内容不切实际、教学管理不便等。对此,我们应予以重视,并进行深入思考。微课与中职数学教学的结合,不可单一地套用形式,而须要根据实际情况,从形式、内容、课堂氛围等多个方面考虑,将微课科学、有效地
期刊
在小学数学学习中,草稿纸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学生不仅可以利用它来解答问题,还可以利用它留下的思维痕迹对答案进行检验。教师也可以通过草稿纸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便于因材施教。由于对草稿纸的认识不足,很多学生出现草稿纸使用不规范,草稿纸的利用率低等问题。教师要让学生意识到草稿纸对学习的重要性,教会学生正确使用草稿纸的方法,发挥草稿纸的最大作用。
摘要:中小学阶段是一个人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最佳时期,如果教师以说教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势必会让学生反感。中小学生好动,对各种课外活动非常感兴趣,如果教师把红色文化渗透到课外活动中,让学生在活动中潜移默化地接受红色文化教育,则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红色文化 爱国主义 思想品德 课外活动  中小学生的好奇心强,对新鲜事物感兴趣并乐于接受,但是他们的注意力也比较容易
家校共育是现代教育制度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孩子身心健康成长的重要保证。在没有网络的年代,家校沟通困难,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基本上是“井水不犯河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学校与家庭、教师与家长之间的沟通和互动,随时随地都在发生。家校共育的重点已经不在“育”字,其关键在“共”字。“共”不仅是一种目标相同、步调一致、职责共担的行为方式,更是一种和谐共融、和衷共济、和美共进的美好境界。  一、守界明责
小学数学教学不应当只关注显性的知识与技能,还应当关注知识技能背后的数学思想.如何将隐含的数学思想凸显出来,对比感悟是个好方法.下面以数形结合思想为例,谈谈笔者的实践
期刊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基于云计算的大数据分析技术也逐步应用于教育领域。大数据分析技术的出现,为个性化教学提供了科学依据,也为教师提供了多种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率,从而提升整体教学质量。本文结合教育实践,对大数据分析手段在教学中的具体运用和效果进行了分析。  一、大数据的概念与特点  大数据是介于有形与无形之间的,它每时每刻都存在,但我们的眼睛无法看见,身体无法触
核心素养是高中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关键能力,高中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从教学实际情况出发,结合高中生实际情况与教学内容,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从整体上提升学生的
美术教室是学校艺术教育的重要课程资源,作为美术教师应充分发挥美术教室的育人功能.通过构建开放式的教室管理机制,开展丰富的美术教育活动,吸引一批美术特长学生“进驻”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