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观察肝细胞癌(HCC)中Wnt信号通路相关基因的表达状态,探讨HCC与该信号通路的关系.方法应用基因芯片对5例HBV感染相关HCC癌和癌旁组织进行检测,并采用实时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对芯片筛选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芯片(含126个Wnt信号途径相关基因)杂交结果显示,对比癌旁组织,癌组织内3组以上同时出现上调的基因数为7个(5.56%),其中Fzd2基因在4组出现明显上调
【机 构】
:
250031,济南军区总医院病理科,250031,济南军区总医院病理科,250031,济南军区总医院病理科,250031,济南军区总医院病理科,250031,济南军区总医院病理科,250031,济南军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肝细胞癌(HCC)中Wnt信号通路相关基因的表达状态,探讨HCC与该信号通路的关系.方法应用基因芯片对5例HBV感染相关HCC癌和癌旁组织进行检测,并采用实时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对芯片筛选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芯片(含126个Wnt信号途径相关基因)杂交结果显示,对比癌旁组织,癌组织内3组以上同时出现上调的基因数为7个(5.56%),其中Fzd2基因在4组出现明显上调(19.21倍);癌组织内3组同时出现下调的基因数为9个(7.14%),其中PYGO2基因(14.76倍)和SHFM3基因(16.97倍)在4组出现明显下调.HCC和癌旁组织差异表达基因主要涉及Wnt信号途径中相关Frizzled信号传导、细胞周期、转录和蛋白降解等方面.实时定量RT-PCR的结果显示,对比癌旁癌组织Fzd2和DVL3分别上调为22.11倍和17.12倍,PYGO2下调14.69倍,一致于芯片杂交实验的结果,说明结果的可靠性.结论HBV感染相关性HCC的发生发展涉及Wnt信号通路,该通路中一些关键基因的异常表达为此提供了证据。
其他文献
目的 观察大鼠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应用钙蛋白酶特异性抑制剂E-64-D,对脊髓神经细胞组织学改变和凋亡的影响及对大鼠后肢运动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 选用纯种雄性成年SD大鼠106只,夹闭右肾动脉分支下腹主动脉30 min,再灌注即刻静脉应用钙蛋白酶特异性抑制剂E-64-D,观察再灌注后3、24、72 h和7 d脊髓损伤节段神经细胞的凋亡及再灌注后24、72h组织病理学改变;对再灌注后72 h的大鼠后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是中华医学会主办,湖北.省医学会承办的中华医学系列杂志之一,是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的两本会刊之一,以中高级外科医师为主要读者对象.杂志创刊26年来,在外科前辈和同道们的关心和帮助下,通过广大读者、作者、编委、编辑的共同努力,在促进我国实验外科专业的发展、学术交流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做出了积极的、不可磨灭的贡献。
痔是常见病,混合痔是指痔位于齿状线上下,表面同时为直肠黏膜和肛管皮肤所覆盖.若混合痔围绕直肠肛管一周,即称为环状混合痔,是痔疮发展的最后阶段.我们在传统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基础上,采用皮瓣修复并与传统疗效混合痔外剥内扎术比较. 一、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2008年1月至2009年6月我院共收治环状混合痔379例,其中男201例,女178例,21~83岁,中位年龄51.8岁.随机分成2组,对
缺血预适应(IPC)是一种强有力的内源性的心肌保护机制,能明显减轻缺血再灌注(IR)损伤所引起的心肌细胞坏死与凋亡,但其确切的作用机制尚不清楚[1,2].近年研究提示,IPC对心肌的这种保护机制可能线粒体钾通道有着密切的关系.本研究观察应用特异性线粒体钾通道抑制剂5-羟基尿(5-HD)对IPC心脏保护效应的影响并探讨其内在机制,从细胞凋亡角度探讨在IPC中的作用。
目的 以成纤维细胞NIH3tT13作为细胞模型,探讨bel-2 Loop Domain结构域在成纤维细胞凋亡中的作用地位.方法 构建正常和Loop Domain结构域突变bcl-2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用于成纤维细胞转染;脂质体介导,分别将(1)空载体质粒(2)携带bcl-2基因质粒和携带突变基因的质粒转染成纤维细胞(NIH3T3),转染后用肿瘤坏死因子(TNF)-α刺激NIH3T3细胞诱导凋亡,应
目的 总结制作大鼠渐进性脑死亡模型的技巧并改良此模型的制作方法.方法 对经典Pratschke术式的麻醉、插管、颅内加压、脑死亡判断等环节进行探讨,建立Wistar大鼠的渐进性脑死亡模型.结果 所有动物在诱导脑死亡过程中均出现较一致的血压变化规律:诱导后期平均动脉压开始急剧升高,于颅内加压后(11±2)min时达到峰值(190±15)mm Hg,其后血压急剧下降,(20±3)min时达到谷值(70
众多研究结果显示前列腺上皮源性Ets转录因子(PDEF)具有较强的肿瘤相关性,提示可以在临床上以PDEF作为靶基因,制定出特异性的肿瘤治疗和控制方案[1],我们先期研究表明随着前列腺癌临床分期进展,PDEF mRNA的表达强度也不断增强,提示PDEF基因的表达存在明显的临床分期的表达差异,说明PDEF与前列腺癌的转移浸润有关[2].本研究旨在探讨PDEF在激素非依赖型前列腺癌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临床
目的 观察骨形成发生蛋白4(BMP4)和Smad4在阿霉素诱导U251细胞抑制中的表达变化.方法 应用噻唑蓝(MTT)检测空白组和阿霉素组U251细胞增长活性,应用公式(1-阿霉素组A/空白组A)×100%计算阿霉素组U251细胞增长抑制率.应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空白组和阿霉素组BMP4和Smad4的表达.结果 阿霉素在24、36、48、60、72 h对细
目的 检测临床手术切除42例结直肠癌及相应正常组织环氧化酶-2(COX-2)、错配修复酶-1(hMLH1)微卫星不稳定状态(MSI)及二种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探讨它们与结直肠癌发生的关系.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5个位点的MSI状态;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方法检测结直肠癌及正常组织COX-2、hMLH1二种基因启动子CpG岛甲基化状态.结果 42例结直肠癌中MSI总检出率为42
目的 探讨大鼠外周血、脾脏、肝肿瘤组织中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动态变化与肝内胆管癌发生发展之间的关系.方法 实验组大鼠40只,每日饮用0.03%硫代乙酰胺溶液,对照组大鼠40只,正常饮水.自诱癌第10周起至第24周,每隔2周处死实验组及对照组大鼠各5只,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脾脏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数量,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组织内Foxp3蛋白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