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小儿上呼吸道感染致高热惊厥的急救与治疗

来源 :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xtlg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的 对小儿上呼吸道感染致高热惊厥的急救与治疗进行探讨。方法 将我院2012年5月至2013年7月间收治的呼吸道感染致高热惊厥患儿58例分为对照组29例以及观察组29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对照组采取综合急救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疗效。结果 观察组的平均惊厥消失时间、平均住院时间以及平均退热时间分别为(45.44±25.61)h、(7.46±2.11)d、(9.17±2.31)d,对照组的平均惊厥消失时间、平均住院时间以及平均退热时间分别为(31.04±23.11)h、(4.81±3.15)d、(6.65±2.34)d,观察组上述时间明显要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复发率为3.45%,对照组为31.03%,观察组的复发率要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取综合急救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致高热惊厥具有很好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呼吸道感染;高热惊厥;急救治疗
  小儿上呼吸道感染是小儿临床的常见疾病并且会导致多种并发症状,其中高热惊厥便是常见的一种。一旦出现高热惊厥会给患儿带来严重的生命威胁,若未得到及时妥善的治疗将有可能直接致死[1]。我院对2012年5月至2013年7月间收治的呼吸道感染致高热惊厥患儿58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对其中29例患儿进行了综合急救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5月至2013年7月间收治的呼吸道感染致高热惊厥患儿58例作为临床观察对象并分为观察组29例,对照组29例。观察组中男19例,女10例,年龄为1至5岁,平均年龄为(2.14±1.14)岁,发热持续时间为4至46小时,平均发热时间为(12.45±8.74)小时,部分患儿存在持续性抽搐;对照组中男16例,女13例,年龄为1至5岁,平均年龄为(2.34±1.24)岁,发热持续时间为4至48小时,平均发热时间为(13.45±9.44)小时,部分患儿存在持续性抽搐。上述患儿经检查神经系统均表现正常。两组患儿在年龄、性别、病情等方面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取侧卧位协助患儿排出口腔分泌物从而保证呼吸道处于通畅状态下。可在患儿牙齿间缠绕纱布来预防患儿咬伤舌头并对患儿进行给氧治疗。给予物地西泮进行静脉注射,每次药量为0.2至0.5mg/L,药剂注入速度为1至2mg/min。部分患儿由于病情较重则无法及时构建出静脉通道,此时可以采取苯巴比妥钠进行肌肉注射,剂量为6至7mg/L,对于病情严重的患儿可以反复注射,之后再构建出静脉通道。患儿若出现高烧不退的情况可以根据患儿实际情况给予患儿退烧药物以及退热药物,长时间惊厥患儿给予地塞米松,采用静脉注射的方式给药,剂量为0.2至0.5mg/L。
  观察组采取综合急救治疗,除上述常规治疗外在以下几方面进行强化:(1)加强呼吸道管理。保证患儿能够进行正常呼吸,对于出现呼吸困难的患儿要立即给予吸氧治疗防止患儿出现大脑损害,氧流量控制在3至5L/min。(2)加强降温护理。患儿出现惊厥主要是由于高热所致,通过降温护理来缓解患儿的惊厥症状。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配合温水浴、冷敷、酒精擦拭等方法来降低患儿体温。对于发热症状较为严重的患儿可进行暴力灌肠并采用安定注射来缓解抽搐症状。(3)加强病情观察。对患儿的病情、症状发作持续时间以及病史等进行掌握。对患儿的面色、脉搏、体温等情况进行观察。在惊厥退热药物发生作用后要立即观察疗效特别是对副反应症状进行观察,一旦出现腹痛、腹泻等不良反应立即反馈并处理。(4)加强皮肤护理。在患儿退烧大量出汗后会存在部分无机盐滞留在皮肤表面,会给患儿带来一定的刺激让患儿不适,因此需要协助患儿及时更换衣裤,保持患儿个人卫生,让患儿皮肤尽可能处于干燥状态下。(5)加强口腔护理。患儿在患病期间一般会表现出口干舌燥,因此需要让患儿多饮水,涂抹石蜡油等来防止口唇干裂。
  1.3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4.5软件系统进行分析,所有计量资料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其他文献
【摘 要】目的:探讨老年重症哮喘应用舒适护理对预后的影响。方法:本次共选择XX例重症哮喘患者作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就常规护理(对照组,n=38)与舒适护理(观察组,n=39)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均有统计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病例诊断标准  全部病例均根据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会分会哮喘学组制定的《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中关
期刊
【摘 要】目的:探讨DR检查技术对于小儿急性肠梗阻的临床诊断价值及其意义。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7月-2013年7月收治的小儿急性肠梗阻患儿50例,所有患儿均采用DR检查,分析患儿经检查之后的X线诊断报告,并与病理确诊结果进行对比观察DR检查技术的诊断正确率。结果:DR检查征象:肠管内液体和可见气体之间形成液平面,液平面之上的积气是半圆形的。因为液平面的移动在卧位时只能看到肠管胀气的扩张而不能
期刊
【摘 要】目的:探讨神经内科实施分层级护理模式的临床效果,促进护理质量提升。方法:分别对我院神经内科病房实施传统的责任制护理模式和层级护理模式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观察组护理诊断准确率、护理措施落实率以及患者健康知识掌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医生满意度和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在研究过程中予以分析比较。  1.2方
期刊
【摘 要】护患关系是特定场合环境中形成的一种人际关系。做好护患之间的沟通交流,正确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对于缓解产科患者及家人的紧张焦躁心理、减轻患者的生育痛苦、构建和谐融洽的医患关系、提升医院的社会信誉度和美誉度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从理论角度,对产科护患沟通的重要性,当前护患沟通存在哪些障碍性因素以及进行良好护患沟通的技巧等方面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护患关系;产科;沟通技巧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
期刊
【摘 要】暖箱为不能维持正常体温的早产儿提供适宜环境温度,可减少早产儿热量丢失,有利于早产儿生长发育。文章介绍了早产儿的暖箱护理经验。  【关键词】早产儿;暖箱护理  早产儿由于自身特点,出生后的环境温度显著低于宫内温度,散热增加,如不及时保温,可发生低体温、低氧血症、低血糖和代谢性酸中毒或寒冷损伤。合理的保暖可以提高早产儿的存活率。而暖箱为不能维持正常体温的早产儿提供适宜环境温度,可减少早产儿热
期刊
【摘 要】目的:分析步长稳心颗粒治疗心脏前收缩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1-2013.6我院治疗的70例期前收缩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使用步长稳心颗粒,对照组使用普罗帕酮,疗程为4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3月末复发率、副作用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3月末复发率、副作用发生率为:88.56%、11.42%、8.57%,对照组为68.57%%、30.56%、17.14%,两组有明显差异性
期刊
【摘 要】对运用现代医学手段解释“面口合谷收”的机制研究文献进行了归纳总结,发现从神经解剖、面神经及肌肉的变化、脑功能磁共振影像、红外热像等方面都能反映出合谷穴与面部存在多种联系,这为合谷穴治疗面口部疾病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合谷穴,神经解剖,神经肌电图,经穴效应特异性,脑电图成像,fMRI,红外热像,现代机理  合谷穴首见于《灵枢·本输》:“合谷在大指崎骨之间,为源”,《针灸甲乙经
期刊
【摘 要】目的:探讨分析血液净化中心常见护理风险及干预对策。方法:选取我院行连续性血液透析的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遵循常规的血液净化程序、未进行护理风险分析与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分析血液净化中心常见护理风险的基础上进行了积极干预。对比分析两组的护理质量。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8.33%)显著高于对照组(83.33%),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
期刊
【摘 要】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并发症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86例剖宫产术后有并发症,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6例剖宫产术后有并发症产妇全部治愈康复出院,无死亡病例。结论:剖宫产术后常有并发症出现,认真、精心的护理,能有效预防术后并发症,保证产妇顺利康复。  【关键词】剖宫产;并发症;护理;  剖宫产手术是产科较大的手术,是解决难产和部分高危妊娠分娩的有效手段[1]。通过实施剖宫产手术能
期刊
【摘 要】目的 对子宫切除术患者围术期的护理进行探讨。方法 通过随机抽取我院收治的60例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患者实施的围术期护理,根据患者手术完成情况,分析临床护理资料及其护理结果。结果 术后无并发症。结论 妇科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具有疗效确切、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小等优势,积极有效的围术期护理干预措施有助于患者早日康复,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关键词】腹腔镜子宫切除术;围手术期;护理  随着社会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