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土上涌动的红色春潮

来源 :新青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junshis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黑龙江、松花江流域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之一,这里山川秀美,大江大河,土地肥沃,处处生机处处胜景。这片热土拥有大糧仓、大厨房、大工业、大森林,是中国饭碗、国家脊梁、民生根基。

  依旧是这一片热土,百年之前,却是地覆天翻的景象。鸦片战争后,中国陷入内外交困的艰难境地,人民经历了战乱频仍、山河破碎、民不聊生的深重苦难。晚清政府无力维护国家主权之独立,旧军阀只顾割据称雄视乡民为鱼肉,沙俄借地修路建立“国中之国”,各国势力“利益均沾”不断扩张。龙江大地上无数仁人志士,一次次上演救亡图存、民族复兴的革命史诗。
  回顾近代史,五四运动是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起点,它预示着信仰马列主义思想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新民主主义革命春天的到来。而这种共产主义信仰的早期革命实践,可以说,发源于俄国共产党(又称“俄共布”)革命思想影响下的龙江大地。
  1905—1906早年间,大量中国人赴俄务工。一战期间,在俄华侨人数达到了40~50万人。十月革命前后,在外国武装干涉俄苏维埃政权的1918—1919年间,旅居俄国4~5万华工应征入伍,参加了俄国国内革命战争。华工红军战士以俄国工兵为媒介,从接触红色思潮到信仰和传播马列主义思想,再到为共产主义的理想为俄国工农阶级的政权而战斗,他们逐渐从普通的产业工人成长为列宁同志称赞的国际主义战士。1918年,一战结束,先后有15万旅俄华工归国。侨工回国的风潮带来了社会主义思想不可遏制的传播浪潮。当时,铁路航运与苏维埃俄国密切联系的黑龙江,最先传入了“过激思想”之火种。由于这种思想与“不负载于道路,黎民不饥不寒”的我国孔孟“民本”思想略有相似,很快引起黑龙江社会各界,尤其是帝国主义殖民势力压迫下的中东铁路沿线铁路、矿业、伐木工人等的强烈回应。据档案资料所载,最早从1919年1月起,我国吉林地方当局就发现有“欧俄华工附和过激党,回国鼓吹过激主义”的情况。华工中的先进分子回国者增多,先是在边境附近活动,逐渐深入哈尔滨等我国东北中心城市及中东铁路沿线的车站、煤矿和林场等处宣传革命思想。1919年4月3日滨江道道尹傅强为防备旅俄华工归国宣传“激派主义”事特发训令:“近据确报,有华人二千余人曾投入俄国境内过激党中,今有三百余名将行回国……查赴俄华工浸濡激派主义回国煽诱,迭有所闻……吉省毗连俄境流播尤易,亟宜先事消弭,以杜隐患。”然而,当局的恐慌和阻扰反而更加激起了红色思想种子的疯长,以“旅俄华工联合会”创建人刘泽荣、苏俄红军中国“红鹰团”团团长任辅臣、归国协助共产国际组建我党组织的杨明斋等人为代表的旅俄华工,在共产主义思潮的影响下,以前赴后继的革命精神推动了国人民族意识、革命意识和阶级意识觉醒,对中国革命发展和中国共产党创立,乃至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1920年,中国南方工人阶级在给旅俄华侨的一封信中写道:“当你们回到祖国,并在祖国的兄弟们中间播下俄国革命的种子时,这将鼓舞我们起来共同斗争,以创造一个崭新的中国。”
  旅俄华工的历史地位不容小觑,中东铁路工人运动指导思想鲜明、目的明确、组织有力、斗争彻底,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准备了阶级条件、积累了宝贵经验,是黑龙江早期革命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于中东铁路的修建和全线通车,东北工人阶级队伍迅速成长壮大,工人运动蓬勃兴起。在俄国1905年革命的影响下,11月,哈尔滨出现了布尔什维克组织——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哈尔滨工人团,工作地点设在中东铁路总工厂(今道里区爱建社区)。哈尔滨的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哈尔滨工人团在中东铁路工人中间积极宣传革命思想,介绍俄国工人革命斗争经验,通过各种形式,帮助中国工人提高阶级觉悟,鼓励中俄两国工人团结起来,共同反抗铁路当局的殖民残暴统治。1906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党员舒米雅茨基被派到哈尔滨,领导革命活动。他不仅在俄国工人中积极工作,还向中国铁路工人介绍1905年俄国铁路工人革命和十月革命事迹,使中国工人的阶级觉悟不断提高。铁路工人吴泰曾在俄国当过“苦力”,会说俄语,阶级斗争经验丰富,他与舒米雅茨基一同在哈尔滨领导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纪念五一劳动节大罢工,哈尔滨地区参加人数万名。1917年俄共布党员领导留金、斯拉文等布尔什维克党在哈埠活动频繁,游走在铁路工人中间到处演说、分发传单,宣传俄国内工人斗争事迹和经验,还在铁路总工厂组织了工人运动组织“铁路工人联合会”,领导俄华工人举行罢工,反对铁路统治者。在哈布尔什维克党(早期共产党)党组织——哈尔滨工人团领导中俄工人进行了十多次反对帝国主义殖民压迫的罢工运动,其中有四次铁路工人全路大罢工影响十分深远,中国工人和中国工运组织在罢工斗争中得到了锻炼和洗礼。
  1919年5月4日,我国北京爆发了以“外争国权,内惩国贼”为口号的爱国运动,并迅速在全国形成了有广大学生、工人和市民参加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热潮。5月10日,哈尔滨各团体和各界群众举行集会,声援北京学生的爱国运动。中东铁路工人在五四运动的精神感召下,举行了著名铁路沿线全路工人“五月大罢工”。工人们在哈尔滨大街小巷到处贴满传单和小报,号召市民积极行动起来,支持罢工罢市斗争。一份传单中这样写道:“华人同胞,幸勿以势孤自馁。俄人农工两界势与俄国资本家帝制派所组之西伯利亚军队力争,我们应当对他们深表同情。”五月罢工的风暴席卷以哈尔滨为中心的昂昂溪、海拉尔、绥芬河及横道河子等铁路沿线各站,通过斗争,黑龙江工人和群众不断提高阶级觉悟,认识到团结的力量,对未来胜利充满信心。
  旅俄华工不仅带来了大量宣传俄国“十月革命”、马列主义思想的报刊和书籍,还将亲眼看见、亲身经历的俄国革命见闻传播给国人。全线通车的中东铁路成为传播俄国革命思想的重要渠道,尽管当局严格查禁,仍有80余种红色报刊和书籍在黑龙江广泛流传,在哈尔滨不仅能在书店能买到俄文版的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的著作,就连本地创办俄文报纸也多达30多种。《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工人宝鉴》《社会警钟》《工人之路》《华工醒时报》《劳动之声》《革命思想在革命中》《新青年》和《晨光报》等宣传社会主义革命和反帝爱国思想的刊物就很受市民喜爱。此时,列宁领导下的共产国际十分关心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革命斗争,经常派人通过中东铁路到中国宣传马列主义思想,帮助建党。中国一些初具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为学习俄国革命经验,探索中国未来,纷纷来到黑龙江,经中东铁路赴苏联“东方共大”“中山大学”学习经验,龙江大地成为马列主义在中国传播的第一站。著名的共产党人陈独秀、李大钊均在赴苏俄学习途中来到哈尔滨,马骏、瞿秋白、张太雷、刘仁静、周恩来、张国焘、王尽美、邓恩铭等都先后在哈尔滨进行过革命活动。1919年4月和1920年秋,周恩来两次来哈尔滨,在东华中学从事革命宣传。李大钊、瞿秋白、罗章龙在筹建中国共产党的过程中,相继来哈领导反帝爱国斗争和进行马列主义思想的宣传。1923年,哈尔滨成立东北地区第一个党组织——中共哈尔滨组。1927年,哈尔滨召开了东北地区第一次党代会,并成立满洲临时省委。1928年参加中共六大的代表都是经哈赴莫斯科的,当时还在哈尔滨设立了专门的接待站。1929年9月和1930年1月时任满洲省委书记的刘少奇曾两次到哈,领导中东铁路工人运动……中共早期领导人罗章龙在1922年考察东北革命情况的报告中曾这样描述这里的革命形势:“黑龙江的革命基础很好,中东铁路沿线的铁路工人较早地接受马列主义影响,觉悟程度比较高,具有强烈的革命性,并不断地进行着不屈的斗争”。
  旅俄华工和中东铁路工人存续的革命的火种从这里传播扩散,通往苏联和共产国际的“红色通道”推动了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和发展,涌动的红色思潮从龙江大地席卷而来,最终汇聚成实现民族复兴、创造人类历史的磅礴力量。
其他文献
1.  敦煌很小,可是很有质量,就如一颗铅丸,圆溜溜的,不大,拿在手里却沉甸甸的。很多城市,和他相比,就如一粒木丸,很大,却没有实质,是虚的。  我说的,当然指的是景点,是文化,是古迹。  一个小小的敦煌,在岁月的烽烟里,曾金戈铁马,鼙鼓声声。西汉的大军,在他们的将军霍去病的率领下,在这儿长刀挥舞,号角向晚,和匈奴进行角逐。魏晋南北朝时,这个小小的城,竟然传奇般做了国都,李暠据此,创建西凉,立国二
亲爱的,不要那么孤独,请相信,这个世界上真的有人在过着你想要的生活。愿你我带着最微薄的行李和最丰盛的自己在世间流浪。我有一碗酒,可以慰青春。我还有一个比烈酒还烈的故事,请你过来,洗耳倾听。1  国庆假期刚刚结束,苏小幸也渐渐从失恋的痛苦中走了出来,她带着一包妈妈腌制的咸鸭蛋和一包老家柿子树上新摘的红柿子,毅然踏上了返校旅程。物美价廉的咸鸭蛋和甜脆可口的红柿子,是她带给室友的特产。  路过学校门口的
团哈尔滨市委书记、市少工委主任 李娜:  新时代少先队要高举队旗跟党走,传承红色基因,培育时代新人,团结教育引领广大少年儿童做共产主义事业接班人。在给中国少年先锋队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贺信里,蕴含着习近平总书记深沉的情感关怀,深邃的历史洞察,深远的战略文化。从中我们感受到的不仅是重视和关怀,更有压力和责任。在深入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贺信和第八次全国少代会精神以后,有几点思考:讲好儿童化政治,思想建设
荫在武汉运七宾馆袁我省第四批支援武汉的医疗队员在宾馆的大厅内熟悉防护服的穿戴程序  他们,带着神圣的责任而去。他们,为了大爱选择勇敢“逆行”!荫镜头里的这些医护人员只是医护大军中最普通的几个人袁从隔离区出来摘下口罩的那一刻袁他们满是勒痕的脸让人看着心疼  2020年1月27日晚,我省由137名医护人员组成的首支支援武汉抗疫医疗队正式成立并星夜开赴武汉……  随着飞机舱门缓缓关闭,随着巨大的引擎声响
每每去一座城市,總喜欢先去博物馆逛逛,再去图书馆泡泡。博物馆是一个记录人类文明脉络的地方,见证历史沧桑的巨变,是一个城市的灵魂和记忆。图书馆是一个记录人类文明进程的载体,传播和涵养精神内核,是一个城市的文化骨骼。得空,去博物馆逛逛,再去图书馆泡泡,可以感受到一个城市的秉性和脾气,可以体会出一个城市的修养和温度。  我喜欢图书馆。  阳光明媚的日子,我喜欢去图书馆泡一个下午。宽大空旷的空间,静谧安逸
朦胧的立体主义  格里斯涉足立体主义运动较晚,在1911年左右才开始从事立体主义创作。立体主义绘画反对模仿,宣扬分析对象,在连续不断的体态里努力捕捉对象,从而在画面上造成一种复杂奇特的现象,但又极具表现力的重叠。  格里斯初期的作品,都是可以看得明白的和平衡的。很快,立体派便尝试将取自现实并可以提供给观众作为说明的一些标记引入绘画。格里斯则别出心裁地使用了各种各样的聪明办法,提出更严密的一种现代绘
漫山遍野,那是花的海洋,一重叠一重,重重金黄,如同飘荡人间的流云,俊美的面容带着微笑,追随着阳光不断奔跑。   清明时节,齐鲁草木尚未完全睡醒,苏杭依偎的江南却已是桃红柳绿,温婉可人。一路向南,但见国道旁一块块油菜花田无规律分布着,或是与一汪水相临,或是摇曳于房前屋后,像星星、像萤火虫,像一切生动而又美丽的形容,更像是春天的使者,让人感觉走进了春天。那是我与油菜花的第一次邂逅。   一别两年,
忙碌的生活,繁重的工作负担,让都市人不堪重负,你作何选择?30岁的井姐,放弃优裕的白领生活,来到一个叫郎木寺的地方,与爱人经营一家名叫“泊客”的青年旅馆,过着平静、简朴的日子。有人说她“二”,井姐却说,做自己,不必活在别人的期待里。    一次旅行遇见自己  1987年出生的井姐是一位地道的重庆姑娘,从小喜欢朗诵,所以大学去读了播音主持专业。2010年7月毕业后,自己经营一家婚庆公司,两年后进入一
喜欢听歌,也喜欢唱歌,与音乐相伴的人生是快乐的人生。没有音乐的时光,该有多暗淡,会有多寂寥。有事没事,总会哼一哼那些熟悉的旋律,唱一唱那些百听不厌的歌曲,这就是自己人生的乐趣之一。很多时候,倾听那些熟悉的旋律就会百感交集,听闻那些律动的节奏就想手舞足蹈,听到那些大气磅礴的音效,内心就会无比地豪迈。偶尔,也聆听一首舒缓的小调,让自己都变得如此多情,偶遇一段感伤的音符,亦会随之一起落泪,一起叹惜。  
身为一名党务工作者,他深知宣传的重要性,思想上的麻痹大意才是疫情得以扩散的根源。因此他立足本职岗位,先后写下了《倡议书》和《致林区青年的一封信》,号召广大林区青年朋友们要提高思想认识,切实做好防范,随时准备投入到疫情防控志愿服务活动中。随后他又在林区青年中发起了“加油武汉、加油中国”的作品征集活动,通过搜集、整理,创作了“支持武汉,绥阳林区青年纷纷助力”“声援武汉,声动中国”等文章,相继在绥阳林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