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厂房顶拱缓倾角裂隙特征及其对稳定性影响分析研究

来源 :科技创新导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aitat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对乌东德水电站右岸主厂房顶拱岩体层面近直立,通过读取钻孔彩电缓倾角裂隙深度与产状、性状,并对所有相邻钻孔间、钻孔与中导洞间裂隙连通性进行全面的搜索与分析,确定缓倾角裂隙特征。通过缓倾角裂隙组合模式,宏观分析其对顶拱整体稳定性影响程度;通过较长大缓倾角裂隙与其他结构面组合是否构成块体,分析其对顶拱局部稳定性影响程度。
  关键词:顶拱 缓倾角裂隙 连通性 稳定性 块体
  中图分类号:TU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11(c)-0014-01
  乌东德水电站为一等大(Ⅰ)型工程,装机容量10200 MW(12台机组×85 MW)。右岸主厂房轴线方向为65 °,长×宽×高为333 m×32.5 m×90 m,顶板高程855 m,机窝底板高程765 m。为查明近直立岩层可能存在的隐性缓倾角裂隙及其对顶拱稳定性的可能影响,在已开挖完成的中导洞(长×宽×高为333 m×12 m×10 m)内进行补充勘探孔共16个,间距约20 m,单孔向上孔深20 m。
  工作思路是在中导洞布置垂直向上的勘探孔,利用高清数字钻孔彩电对顶板所有缓倾角裂隙进行搜索、定位,再结合中导洞顶拱施工地质编录成果,经综合分析后,确定顶板较长大缓倾角裂隙的位置及其对顶拱稳定性的影响。
  1 工程地质条件
  地下厂房所岩性为落中厚~厚层灰岩、白云岩及大理岩,岩层走向与洞轴线夹角以10~30 °为主;岩层近直立,倾角75~85 °。断层不发育,规模小,皆为陡倾角,只有一条规模相对较大,其他皆为裂隙性断层;层面间绝大多数紧密接触;裂隙总体不发育,规模小,延伸长度多在10 m以内;裂隙走向以近SN向为主,与厂房轴线交角较大,多倾W,以中倾角为主,其优势产状为271 °∠50 °;裂隙面一般平直粗糙,多充填方解石,闭合或微张,少部分溶蚀充泥钙质、碎屑夹泥。岩体绝大多数呈微新状,局部沿结构面见溶蚀风化。岩溶不发育,仅局部见顺层小溶洞或小溶缝。围岩类别为Ⅱ类和Ⅲ类。
  2 缓倾角裂隙特征分析
  通过钻孔彩电揭露的长度>0.1 m即穿过孔壁的所有缓倾角裂隙,利用物探彩色电视软件长盛或固德,读取其深度与产状、性状,并对所有相邻钻孔(间距20 m)间裂隙连通性进行搜索与分析。
  2.1 产状特征
  对缓倾角裂隙进行玫瑰花图统计,产状较为分散,相对较多为226~297 ° ∠20~30 °,缓倾角走向与在厂房轴线方向夹角多较大。
  2.2 充填物分类
  根据钻孔彩电,结构面按充填物特征及溶蚀风化程度为两类六亚类,绝大多数即占整个缓倾角裂隙的90%是硬性结构面,充填物较多充填方解石,还有部分浸染色变或无充填;少部分即占10%为软弱结构面,受局部溶蚀影响,充填泥钙质薄膜、碎屑夹泥、泥夹碎屑,该类缓倾角裂隙只有6条。
  2.3 发育密度
  沿铅直方向的线密度为0.18条/m;可以延伸至相邻钻孔的较长大缓倾角裂隙沿铅直方向的线密度为0.0125条/m、平均间距约80 m。
  2.4 裂隙连通分析
  对相邻钻孔间缓倾角裂隙连通性进行全面的搜索与分析,以倾向差<30 °,倾角差<10 °,投影距离差<5 m,同为硬性或软弱结构面,即认为两条缓倾角裂隙可连通,为较长大缓倾角裂隙(以较长大缓倾角裂隙YCL4为例,见表1)。同理对贯穿中导洞顶拱的裂隙,与钻孔裂隙进行连通分析。
  搜索结果表明只有7条可在相邻钻孔间连通,亦即只有7条较长大的缓倾角裂隙(YCL1~YCL7)。60条缓倾角裂隙中,只有7条的缓倾角裂隙较长大,这表明缓倾角裂隙多较短小。
  2.5 特征综述
  缓倾角裂隙特征总体特征为:缓倾角裂隙不发育;绝大多数为硬性结构面;绝大多数延伸不长,只有7条较长大缓倾角裂隙。
  3 缓倾角裂隙对顶拱整体稳定性影响分析与评价
  顶拱缓倾角裂隙不发育且多较短小,于顶拱模式为上游侧不连续缓倾角裂隙,下游侧层面,内侧与外侧无控制结构面切割,仅可能为随机裂隙,不能组合形成确定性或定位块体;缓倾角裂隙主要位于拱圈内,拱圈处于受压状态,并处于系统锚杆锚固范围内。宏观评价缓倾角裂隙对顶拱整体稳定性不存在影响。
  4 缓倾角裂隙对顶拱局部稳定性影响分析与评价
  顶拱缓倾角裂隙可分为两类。第一类即短小的缓倾角裂隙:该类短小缓倾角裂隙延伸长一般3~9 m,其可能与其他结构面构成最大埋深小于4.5 m的随机小块体。由于主厂房顶板系统锚杆长6 m和9 m相间布置,间距仅1.5 m,加上顶拱另有挂网喷护,因此该类短小缓倾角裂隙与其他结构面构成的随机小块体皆已处理,不会影响下卧开挖过程中的施工安全和以后运行期的安全。
  第二类即较长大缓倾角裂隙:共有7条,其对顶拱稳定性的可能影响分为两种情况:一是与其他结构面构成块体;二是没有构成明显的块体。结构面组合表明:仅较长大缓倾角裂隙YCL2与缓倾角裂隙T48、断层f42组合形成块体,方量约380 m3,最大埋深约5 m,稳定性较差,需进行锚索加固,其余均未组合形成块体,考虑到其延伸较长大,对该段范围内的顶拱岩体进行适当加强支护。
  5 结语
  乌东德水电站右岸主厂房裂隙特征与连通性分析表明:缓倾角裂隙不发育;绝大多数为硬性结构面;绝大多数延伸不长,只有7条较长大缓倾角裂隙。缓倾角裂隙组合模式分析表明对顶拱整体稳定性不存在影响;较长大缓倾角裂隙与其他结构面组合分析表明,仅有一条缓倾角组合形成块体,其余均未组合形成块体。
  参考文献
  [1] 丁秀丽.陡倾角沉积岩地层中大型地下厂房开挖围岩变形失稳特征和反馈[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8,27(10):2019-2026.
  [2] 樊启祥,王义锋.向家坝水电站地下厂房缓倾角层状围岩稳定分析[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0,29(7):1307-1313.
其他文献
摘 要:根据当下严峻的大学生就业困难形势,社会各界及国家相关的政府部门都给予了高度的关注。国家也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政策,这些政策当中就提到了大学生自主创业是就业的重要增长点。大学生创业已经成为一个热门话题,更多的大学生在校期间就已经开始了自主创业。通过问卷调查和深刻的分析后该文从政府,学校,大学生自身三方面对大学生在校内创业期间可能遇到的问题提出了相关的建议与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 校
期刊
摘 要:该文将着重分析中国传统文化在衡水地区高校英语教学现状的基础上,详细的阐述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英语教学中的必要性,并进一步探讨在高校英语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 地方高校英语 渗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9(c)-0113-02  英语作为一种国际语言,为国际间的交往和贸易提供了便利,为世界的共同发展与进
期刊
摘 要: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的全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运用多种学习策略,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关键词:学习兴趣的激发与维持 启发联想 学生主体 各种形式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9(c)-0167-01  学习质量是学校教育的生命线。在当今素质教育的关键时期,如何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
期刊
摘 要:运用文献资料调研、数理统计与比较分析方法,对中国男篮在第30届伦敦奥运会的5场比赛技术数据和男篮四强的8场比赛技术数据进行了统计和比较分析,找出当前中国男篮与世界优秀男篮在进攻能力和防守能力上的差距和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提升中国男篮竞技能力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中国男篮 第30届伦敦奥运会 优秀男篮 差距  中图分类号:G8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
期刊
摘 要:攀枝花机场独特的地理、地形环境造就了其季节性多低云、多风切变的气象特点。机场现有的导航设备和气象观测设施较为简易,使得航班运行的正常率极低。该文结合国航攀枝花航线非正常性统计数据与机场气候资料,首先总结了攀枝花机场运行的方式和特点,然后分析了造成攀枝花机场低正常性的原因和解决该问题的方式,最后总结了机场的运行特点并对航班运行提出建议和探讨。  关键词:签派放行 低云 风切变 非精密进近  
期刊
摘 要:在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通过创新“送教下企”服务模式,为企业开展继续教育,发挥现代大学服务社会的基本功能,这其实也是一种校企深度融合的表现。该文以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为例,介绍了学校通过在企业内部建立培训学院,打造一支企业化背景的金牌讲师团队,改变企业内部培训教育模式等措施来创新“送教下企”服务模式的经验和做法。  关键词:送教下企 企业培训学院 培训教育 金牌讲师  中图分类号:G64
期刊
摘 要:建立了用硝酸加氢氟酸溶样,CL–TBP(磷酸三丁酯)树脂为固定相,以3 mol/L的硝酸溶液为流动相,测定铀化合物中微量硅的ICP-AES法。通过对溶样条件、元素分离、元素干扰测定条件的选择,确定了分析方法。方法取样量0.2g,测定体积为6 mL。方法回收率在85%~115%范围内,相对标准偏差优于10%,该方法与与国家标准GB11846-89的方法间比对的结果无显著性差异。  关键词:铀
期刊
摘 要:该文以陕西省商洛市为例,从自然系统、社会系统、居住系统和支撑系统四个方面构建了城市人居环境质量评价体系并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上对商洛市人居环境的优化对策进行探讨。  关键词:商洛市 人居环境 评价 对策  中图分类号:022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9(c)-0093-02  人居环境是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主要场所,包括自然、人类、社会、居住、支撑5大系
期刊
摘 要:地方学院是覆盖面最广和最能深入基层的电大办学实体,是国家开放大学在各地建立的底层组织机构,它的建设和发展,在开放大学创建乃至今后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战略地位。该文通过探讨基层电大向国家开放大学转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进而探索基层电大向国家开放大学战略转型的新思路 新方法。  关键词:基层电大 地方学院 转型发展  中图分类号:G728.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
期刊
摘 要:中等职业教育是目前我国现代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当中,中职生将成为一支重要的建设队伍,因此,中职生不仅要学好专业基础知识、掌握专业技能,同时,也要不断地提高自身思想道德修养,这样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现代化建设者。长期以来我国职业院校承载着培养具有远大的理想、坚定的政治信念、过硬的专业技能以及较高的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的重任。这就要求职业院校对学生应进行全方位综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