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某城区人群抑郁障碍流行病学调查

来源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twl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初步调查上海市虹口区社区人群抑郁障碍患病率及其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分别以流调用抑郁量表(CES-D)与DSM-Ⅲ-R定式临床检查(SCID-P)作为筛查与诊断工具.结果共调查5038例,有效问卷5032例.抑郁症状发生率为5.29%;抑郁障碍总患病率为4.31%,其中抑郁症为2.37%、恶劣心境及躯体疾病所致心境障碍分别为1.78%、0.16%.抑郁障碍患者LES总分、负性事件值、家庭有关问题分更高,PSSS更低,均差异有显著性(t=4.91,P<0.01;t=5.25,P<0.01;t=5.60,P<0.01;t=3.33,P<0.01).有抑郁症状者平均年龄高,丧偶、无业或退休、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月收入≤1500元、无业余爱好、性格内向、有抑郁发作史、有严重躯体疾病、有精神疾病家族史比例更高,均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抑郁症是一种患病率较高的精神障碍,与多项人口学因素及生活事件和社会支持相关。

其他文献
抑郁障碍是冠心病常见的心理障碍,有报告其发病率高达78.6% [1].心绞痛是冠心病一个常见类型,心绞痛常伴发焦虑,但其伴发抑郁的报道较少.本研究对244例心绞痛患者进行统计分析,以研究心绞痛伴发抑郁的社会心理诱发或相关因素,并探讨心绞痛伴抑郁的发生率,并分析可能与此相关的社会心理因素。
理论和实践研究认为,舒适护理是一种整体的、个性化的、具有创造性的、有效的护理模式.舒适护理研究强调的是在整个护理活动中,不断探索研究患者的舒适感受,给予最舒适的护理,使人在生理、心理、社会、灵性上达到最愉快的状态,或缩短、降低其不愉快的程度,促进健康及疾病的康复.随着舒适护理理论的产生,护理界开始了许多有目的、有意识的追求舒适护理的临床实践和科学研究 [1-5],笔者查阅相关文献,发现对颅脑损伤患
目的 探讨基层官兵情绪调节方式与人格特征的关系,为军人情绪调控训练有效开展与心理选拔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军人情绪调节方式量表(AERTQ)和艾森克人格问卷(EPQ)为工具,整群抽取1738名基层部队官兵进行同卷调查,使用相关、回归分析及方差分析对数据进行处理.结果 (1)军人情绪调节方式与人格诸因子存在显著相关性(P<0.01):认知重视与P、E、N相关系数分别为0.406,-0.159,0.50
一般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应付各种挑战或新事件的总体上的自信心 [1].一般自我效能通过自我监控学习间接影响学业成绩.一般自我效能感高的学生比一般自我效能感低的学生会运用更多的认知策略以及自我调控的学习策略,并且坚持性会更长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