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发挥扬州评话在方言保护中的独特作用

来源 :曲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0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扬州评话又叫“维扬评话”或“扬州评词”,是艺人以折扇、手帕、醒木为道具,用扬州方言说表的曲艺表演,在江苏扬州、泰州、盐城、南通、淮安、南京、镇江以及上海、安徽等地广泛流行。扬州评话始于明朝末年,发展于清朝初年,鼎盛于清代中叶。2006年5月20日,扬州评话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扬州评话具有高度的历史、文学和艺术价值,是中国传统说书艺术的活化石,是民间口头文学的优秀典范,是从日常生活语言中提炼加工而成的语言结晶。俄罗斯、丹麦、日本等国家都不乏研究扬州评话的专家学者,比如丹麦学者易德波,曾多次来到扬州,拜访扬州评话演员,观看扬州评话表演,出版扬州评话专著。
  扬州评话的繁荣发展是建立在扬州方言的基础上,扬州话被认为是江淮官话的代表方言,在全国方言版图上具有重要地位,不属于南北方言的任何一方,同时又兼具南北方言的特点。扬州话无论是词汇量、表现形式,还是语言内涵、审美趣味都具有鲜明的扬州地域特色,让人一听就知道这是扬州话,独此一家,别无分号。扬州话深厚的语言背景,为评话中人物刻画、情节设计、事件描写烙上了深深的扬州印迹,具有特殊性。比如,普通话中感叹词“啊”“哎”“呜呼”等一般1到2个字组成,而扬州话中的感叹词“乖乖隆地咚”是5个字,从声韵上讲,这5个字偏偏是“平平平平平”,既不抑扬,也不顿挫,但却平淡中见神奇,将扬州人特有的惊叹、赞叹、感叹表现得淋漓尽致。这个词在扬州评话《皮五辣子》中所见颇多,也广为人知。扬州话被称之为博大精深,一点也不夸张,仅仅一部《皮五辣子》里面就有俗语、俚语、谚语、歇后语近千条,扬州地方成语、土词更是数不胜数,还有许多字、词的发声找不到最佳的汉字来表现。
  随着时代的发展,城市格局的变化,对外交流日益增多,外来人口落户扬州,广播电视网络广泛流行,普通话普及应用,作为拥有2500多年历史的扬州城,会讲扬州方言的人,特别是年轻人越来越少。许多家庭的父母即使是扬州土生土长的人,在培养孩子、日常语言环境中也是讲普通话。扬州某学校曾调查小学一年级后发现,仅有23%的学生会说扬州方言,扬州方言这种地方文化的活化石亟需保护。方言需要一代代人的传承和保护,特别是在实际生活中交流应用,方言能够引发地区认同感和归属感,是一种乡愁。笔者作为从事扬州评话学习、表演20年的一线曲艺演员,通过日常表演和实践,以及自己对孩子的语言培养发现,可以充分发挥扬州评话在保护扬州方言中的重要作用。

一、进一步打响扬州评话品牌


  在扬州评话的历史上,“康派三国”和“王派水浒”堪称两座高峰。在“王派水浒”一代宗师王少堂刚刚走入书场,在教场说书时,遇到的“对手”恰恰就是“康派三国”的创始人康国华。这一代老少对垒,结果不言而喻。年轻的王少堂从失败中醒悟到,什么叫作“扬州评话”。无论是康国华的“满台风雷吼,全凭一张口”,还是王少堂的“书到知羞处,才知艺不高”,两位前辈艺术家之间的惺惺相惜,更是打动人心。
  王少堂作为扬州曲艺的代表性人物,在扬州曲艺界乃至中国曲艺界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通过进一步宣传、纪念王少堂,唤起扬州人、新扬州人对扬州评话的关注和兴趣。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王少堂所代表的是几百年来祖祖辈辈所喜闻乐见的文化艺术形态。2019年,扬州出版了《扬州评话:王少堂(口述本)》一书和音像制品。同年,扬州举办了《百年华章——纪念康重华诞辰一百周年专场演出》。康重华是“康派三国”第三代传人,15岁从父学艺,17岁登台演出《三国》,以说《火烧新野》《火烧博望坡》《火烧赤壁》“三把火”闻名,说表字正腔圆,细腻流畅,表演潇洒脱俗,引人入胜。这样浓墨重彩的宣传,表面上看只是宣传了王少堂、康重华的个人生平事迹,更重要的是借此宣传了他们所代表的扬州评话,扩大了扬州评话的辐射范围,让更多的人知道扬州评话的艺术魅力。
  同时也可以利用各种获奖的机会,大力宣传扬州评话。比如,2018年,中篇扬州评话《玉山子传奇》荣获第十届中国曲艺牡丹奖节目奖。2020年,扬州市邗江区创建成功“中国曲艺之乡”,这是扬州地区的首家,值得做好宣传。通过新闻媒体、自媒体等广泛宣传,让更多的扬州人、新扬州人知道扬州曲艺、知道扬州评话,进一步提升了扬州评话的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

二、横向跨部门合作


  扬州市曲艺研究所通过与电视台、网络媒体等部门、单位合作,让扬州评话演员主持节目,用扬州话主持地地道道的扬州地方节目,勾起老扬州人的回忆和新扬州人的兴趣。扬州市广播电视台与扬州市曲艺研究所合作,由笔者与扬州市曲艺研究所的几位扬州评话演员分别担纲新闻等栏目主持人,用扬州话播扬州新闻,用扬州话讲扬州故事,用扬州话宣传扬州。这些栏目生动有趣、深入生活、接地气,深受广大群众的欢迎和好评,在不知不觉中宣传了扬州话。

三、走进学校走进社区


  通过走进学校、走进社区等活动让青少年近距离感受扬州评话的魅力。现代扬州评话名家杨明坤、姜庆玲在扬州双桥实验学校、美琪小学、泰安小学、蒋王小学等办兴趣班,办工作室,在扬州锦苑社区等办书场。通过普及扬州评话,发现培养扬州评话苗子。笔者在扬州市育才小学、扬州市邗江实验小学、扬州市邗江区运西小学、扬州树人中学等地,带领学生体验扬州评话艺术,学习“说好扬州話”。笔者以一段扬州话版古诗朗诵开始,通过浅显易懂的介绍,惟妙惟肖的表演,向孩子们介绍扬州评话中的“三件宝”,即扇子、手帕、醒木,让孩子们听了以后直呼过瘾,争先恐后想与老师“比试”一番。一下子就打开了孩子们认识、了解和学习扬州评话的窗口,反过来又勾起孩子们学扬州话的兴致。孩子们想学扬州评话,自然首先要讲好扬州话。

四、恢复传统书场、打造现代书场


  网络时代,娱乐多样化,让年轻人坐下来安安静静地听一场扬州评话,的确不容易。但传统艺术并没有被市场抛弃,北京的相声剧场、苏州的评弹书场星罗棋布,在网络上也广受欢迎。扬州评话是老百姓的娱乐,不能离开剧场、书场,扬州书场虽然现在大不如从前,但是扬州评话演员特别是年轻评话演员要敢于“下海”、勇于“下海”,赢回观众,用票房来“吃饭”。扬州市曲艺研究所发起了“50元抢现代扬州评话专场演出门票一张,一人一票,儿童观看也需购买演出票”的扬州评话演出,坚持市场运作,坚决不赠票,所有门票一售而空。真正演出时座无虚席,掌声不断,吸引了许多年轻人观看。加之,扬州普及社区书场,以专业扬州评话演员为主定期表演,让更多的老百姓免费听书,虽然观众以中老年人为主,但很多人把孩子带进了书场,潜移默化之间灌输扬州评话和普及扬州话。
  语言是文化艺术的重要载体,如果没有扬州话,那么扬州评话就失去了母体,失去了表演的基础,根本无法用其它语言形式所代替,二者相辅相成。所以,笔者认为通过进一步弘扬、宣传扬州评话,以之保护扬州话,大有可为,也是曲艺人的责任。
其他文献
近年来,网络直播带货的迅猛发展为整个电商行业和社交媒体产业,带来基于创新的巨大增量空间。在此背景下,应鼓励专业机构和高校教师积极互聘交流,并逐渐形成产学研深度合作的机制,以强化学生技能实训、提升综合能力。
互联网技术带来的全新传播形态和话语方式,让传统广播媒体的转型压力与日俱增;短视频行业的全面崛起,促使众多广播媒体尝试内容“视频化”生产。佛山电台在从广播到视频的跨“介”融合中,通过内容深耕和资源整合,尝试以MCN模式为路径转型;而电商直播浪潮的冲击,则使广播MCN转型中的资源不适配等问题日益凸显。
算法技术与新闻生产的结合是新闻传播行业的一次颠覆性创新,建构适合算法新闻的版权保护模式是促进新闻传播业繁荣发展的重要保障。纵观算法新闻版权保护的各类学说,均有可取之处,但也存在缺点与不足,有必要在现有版权保护制度框架内建构起创作与收益分立、算法新闻作品与一般作品相区分的保护模式。
媒体人必须充分意识到科技手段的局限性,谨慎、守法地利用科技手段制作新闻报道。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暗中拍摄获得第一手资料,是新闻报道中常用的手法。可是,如果采用科技手段进行报道而没有加以证实,那就违反了新闻报道公开求证的原则。采用暗中拍摄方式进行报道,可能是事先精心排演,人为制造“陷阱”,也可能是选择特殊的角度,以达到媒体想达到的目的。所以,各国都对采用科技手段进行采访报道制定了明确的规范。
移动互联网和场景传播成为广告人才培养的新语境、新生态,同时也带来新挑战。在场景传播视角下建构和培育广告人才必备的技术、伦理和文化等核心素养,是人才培养和广告业发展之必需。三大素养在场景传播的语境中有其独特内涵,共同建构着广告人才的核心素养体系。
《红杜鹃》是"中国曲艺之乡"岳池县推出的为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献礼的大型方言剧,它以1948年春夏华蓥山武装起义为背景,以岳池雕版印刷为切入点,讲述"岳武起义"前夕,川东地下党成员组织岳池雕版传承人刻印革命宣传资料,并为此付出巨大牺牲终于让星星之火得以燎原的历史故事。作品成功地塑造了岳池雕版技艺传承人杜大娘、杜鹃,和以校长身份作掩护的川东地下党组织成员王天明的鲜活形象。
期刊
人们的记忆往往始于4到6岁,那时你还是孩子,发生的事情会在你的脑海里产生印记,但并无思考。思考往往是在你上学读书之后,产生了思维模式、是非观念、逻辑定理,便有了“事件为什么要这样,而不是那样”等自我提问。我的记忆,应该是在6岁左右,“辽沈战役”的时候。血战四平时,我在四平城内,常见变换入城的队伍,闹不清正反、对错。1948年,我到了天津南郊,又赶上了“平津战役”。那时我8岁,天津解放了,也有成年人的喜悦和高兴。
建党百年谱华章,曲艺声声唱盛世.今年5月底,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由中国曲协等单位主办的“向党报告”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优秀曲艺节目展演一连数日在北京喜
期刊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重视运用媒介开展群众动员活动。本文主要从延安时期“读报组”的实践出发,剖析共产党开展民众动员的意义与价值,以及对新时代舆论动员的借鉴意义。
或许,有不少苏州评弹听众会给上海评弹团著名弹词演员毛新琳送上“著名评弹艺术家”“[张调]第一人”等一顶顶美好的桂冠。而毛新琳对此的回应仍然还是那样一以贯之,朴实无华,他说:“我只是一个评弹演员,一个评弹老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