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审题能力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rx1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审题是对题目进行分析、综合、寻求解题思路和方法的过程,细致审题是正确解题的关键。审题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见效的,必须贯穿整个数学教学的始终,教师在教学中要有计划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
  关键词: 审题能力 审题习惯 审题方法
  1.问题的提出
  在数学课堂上完成练习的时候,大多数学生都能较好地掌握教学的各知识点,也能将作业不错,但在课后让学生自己独立完成的作业或考试中,往往不尽如人意。考卷发下来以后,学生后悔地说:“我都会做,怎么就做错了?”“这么简单的题,怎么就做错了?”对这种情况,家长、学生和部分老师常常归结为不马虎。深入分析,在不认真的背后暴露的是学生审题能力的薄弱。而审题能力直接影响学生的解题能力,也直接影响学生的考试成绩。对于此种情况,教师应该反思,是什么原因造成这样的状况?有学生的因素,当然也与教师的教学是分不开的,如何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呢?
  2.分析学生审题能力薄弱的原因
  2.1对学生审题习惯培养不够重视。
  2.1.1从教学过程看。
  教师总担心完不成教学任务,急匆匆地把备课时准备的内容讲完,教师把课堂教学看成完成教学任务,而不是考虑学生应该学会什么?学生学会多少?教师这样的做法,只是注重对知识的教与学,忽视对学生习惯的培养;从学生终身发展的角度,要重视学生这一习惯的培养。
  2.1.2教师教学中忽略以学生为主体。
  课后练习有审题能力、分析能力等多种能力培养的功能,教师课堂上忽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失去审题分析的机会,学生一味等待教师的分析和讲解,有依赖性。长此以往,学生失去思考的积极性和习惯。到了考试暴露问题时,教师往往觉得是学生能力不行,其实这都是老师急于求成的后果。
  2.2学生方面的原因。
  2.2.1不良的审题习惯。
  很多学生做题时缺乏耐心、细心,经常只用眼睛扫一遍,就急于动笔。读题时不能对题目进行正确、全面的观察。对于一些图文并茂的题,有些学生只看图不看题面。另一些学生又正好相反;遇到长的题目更不能完整地把它读完;遇到不认识的字时,随便猜测,而不认真地阅读思考……
  2.2.2思维定势的影响。
  由于受多次重复练习某一类型习题的影响,使学生在计算中,常常用老印象解答性质完全不同的问题,从而出错。
  2.2.3学生自身的惰性。
  有的学生由于平时的依赖性较强,一遇到需要动脑思考的题目,便主动放弃,希望依赖别人。遇到题目比较长,比较难读通,难理解的,就不去思考,甚至不认真读,内心主动把它归为不会做的题目。
  3.教给学生有效的审题方法
  3.1多说,培养学生良好的审题习惯。
  教师应让学生大胆地去说、去猜测、去尝试。要想方设法地让学生从不同角度,用不同的语言表达、理解同一道题的意思。在教学解决问题时,主要是让学生多说条件和问题,多让学生创造性地“重复”某一题意,如仅“增加”的意思,学生可以有“送给”、“获得”、“提高”等表达词语。学生自己“创造”出来的东西是印象最深刻的,用学生自己的思维理解题意定会事半功倍。
  3.2反复读题,培养学生审题习惯。
  3.2.1不同形式地读
  读题是解题的起步,是培养审题能力的开始。教师要求学生读题时要根据他们的年龄特点,对形式和要求做出明确的规定,如大声读、轻声读、默读、读通句子、不漏字、不添字,弄清题目情节,分离条件与问题,理清题目结构。多读既可集中学生注意力,又可加深学生对结构的印象和题意的理解。
  3.2.2找关键词
  为了促使学生在读的同时加强感知,可指导学生在关键的、重要的字词下面做标记,养成认真阅读的习惯。如:“多”、“又”、“除”与“除以”等比较容易忽视或容易混淆的字词可加标记,另外让学生把关于比较的内容画下来读一读,进一步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如应用题中出现的“一共”、“增加”、“减少”、“比……多……”等关键词,这些词语在应用题里起着重要的纽带作用,它能使题目的条件与条件之间、条件与问题之间发生密切的联系,同时也制约着解题方法的选择。
  3.3教师遵循规律,培养良好的审题习惯。
  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建构者是学生本人,教师的作用是引导学生更好地建构。教师在教学中要着力培养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认真读题、审题的良好习惯。要避免一出示题目后,让学生齐读,即问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式计算等。要留给学生审题的时间,让学生有“读”与“说”的训练。
  教师除了训练学生对文字的理解外,还应重视画图、列表等解决问题的策略的应用训练。教学中,还要引导学生,根据问题加以分析,或进行作图分析,或应用列表的方法整理数据,从而更清晰地分析题目的条件和问题,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4对比训练,培养学生审题的习惯。
  根据学生审题中经常出现的错误,特别是容易混淆的概念,应用题组练习的形式,对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专项对比训练。如:
  甲乙两镇之间的公路长300千米,小孙驾车从甲镇到乙镇,已经行驶了100千米,用去2小时。照这样计算行完全程要多少小时?
  甲乙两镇之间的公路长300千米,小孙驾车从甲镇到乙镇,已经行驶了100千米,用去2小时。照这样计算行完全程还要多少小时?
  实践表明,应用这样的题组训练,可使学生的审题错误率明显下降,解题正确率大大提高。
  在小学数学学习过程中,数学审题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学好数学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审题能力的培养必须贯穿整个数学教学的始终。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数学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马云鹏,张新贵,孙晓天,著.《基础教育新课程师资培训指导(小学数学)》.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3]王章雄,著.数学的思维与智慧.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2011.
其他文献
摘 要: 数学学科具有很强的思维性,素有思维的体操之称,积极思维是学好数学的关键,也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为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要重视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让学生以浓厚的兴趣主动探究,在探究中学到知识,学会思考。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教学 独立思考能力 学习兴趣 设计问题 现实生活  新课改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这与传统教学有着本质区别。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只是在消极地配合教师
外国文学之于中国近现代以来的社会而言,意义不可谓不大,郭沫若先生在《再谈中苏文化交流》中说到:“无论哪个民族的文化,在变革时每有外采的潮流参加进来.外国的文化成为触
摘 要:本文砼衬砌采取“先底板,后边顶拱”方法,底板超前边、顶拱4~5个循环。这样有利于混凝土及砌体工程施工质量。  关键词:混凝土;砌体;质量  1 混凝土及砌体工程  本工程所在地多年平均气温18.6℃,极端最低气温-4.5℃,极端最高气温42.0℃;多年平均降雨量1404.9mm。土建地下工程导流洞全长702.119m,其中进口段34.094m,洞身段652.180m,出口段长16.206m
摘 要: 知识源于生活,为有效实现新课改的教学目标,涌现出越来越多的情境创设、情景化教学等贴近生活的新模式,但由于没有统一大纲指导、教学水平参差不齐等原因,导致效果不好。因此,本文立足于小学数学的教学现状进行分析,结合情境创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与必要性,进行情境创设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策略探索,以期为情境创设实现小学数学高效教学寻找理论基础。  关键词: 小学数学 情境创设 教学应用  随着新
期刊
在近年的学科实践活动中,艺术工作室以新兴的教学科研载体的姿态得到学术界的重视和研究,其建筑空间及其室内外环境氛围的整体营造常被作为试验性或研究性方案来探讨.各艺术
事件营销集新闻效应、广告效应、公共关系、形象传播、客户关系于一体,就像一块企业进入消费者视野的敲门砖,又像一个高倍扩音器,帮助企业用更低廉的费用赢得消费者的注意。
期刊
目前,我国各行各企业间的市场竞争比较激烈.许多企业为了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获得发展地位,必须不断改革和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和企业管理能力,提高企业行政管理人员的综合水
企业内控是管理企业的重要内容和制度.金融行业中,人寿保险公司的地位特别重要,保险公司有效实施内部控制,与公司本身和担保人的利益有直接关系.而现在人寿保险公司内控环节
《拉德斯基进行曲》是每年一度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压轴曲,是老约翰·施特劳斯的经典之作;以它脍炙人口的旋律,铿锵有力的节奏,独特的音乐感染力和较强的剧场效果,征服了广大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