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语言教学和语言测试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vv_vvv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本文主要分析语言教学和语言测试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对语言测试发展过程、测试类型、作用、测试目的和反拨效应的分析,得出以下结论:语言教学和语言测试是密切相关的。语言测试是一门囊括多方面知识的综合性学科。没有语言测试,语言教学就会停滞不前,语言测试的发展促进语言教学的发展。由于语言教学的发展,语言测试将更重视以测试过程为中心,并进一步科学化、人性化。
  关键词: 语言教学语言测试反拨效应
  
  一、语言测试发展过程概述
  
  语言测试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后已具备坚实的理论基础。语言测试是衡量学习者语言能力和学习态度的主要依据。它包含语言学和语言教学方法、心理测试研究方法等多门学科的知识。随着语言教学的发展,语言测试经历了以下三个发展阶段。
  
  (一)科学前语言测试
  科学前语言测试源于机械语言学—翻译法。机械语言学家认为一切语言起源于一种语言,语言和思维是统一的。由于人类有共有的思维规律,因而各种语言的语法也是共同的,各种语言的词汇所表达的概念、意义和词的搭配也是一样的,各种语言词汇的差别只是词的发音和书写形式不同而已。根据这些理论,翻译法把逐词直译作为外语教学法的基本原则和讲解、巩固语言材料的基本手段。科学前语言测试形成于20世纪40年代,在这一时期,测试者缺乏科学的理论基础,将语言视为仅包含语法、词汇和语音知识的综合体,并且大部分测试题目是书面的,主观性很强,不涉及口头和听力测试。
  
  (二)心理测量学—结构主义语言测试
  心理测量学—结构主义语言测试源于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听说法。结构主义语言学家认为:语言是说的话,而不是文字;语言是习惯,而这种习惯的形成需要多次的刺激和反应。语言教学应该教语言本身,而不是语言知识。在这些理论指导下,产生了听说法的基本方法。第一,听说为主,读写为辅。第二,反复操练,形成习惯。第三,教学过程以句型为中心。第四,用英语进行教学。第五,及时纠正错误,避免形成习惯。心理测量学—结构主义语言测试在20世纪40年代到70年代之间非常受欢迎。在这一时期,测试者将语言视为一套符号系统。语言被分成两部分:语言技能(主要包括听、说、读、写的能力)和语言成分(主要包括语言、语法和词汇)。语言学习的主要目的是获取这些技能。语言测试受语言教学方法的影响,产生了巨大变化,测试者将测试具体化,分别按听、说、读、写四方面对学习者进行测试。
  
  (三)交际语言测试
  交际语言测试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在70年代到80年代之间得到发展。它以Chomsky为首的生成学派理论为基础。20世纪60年代,著名语言学家Chomsky提出了语言能力和语言行为两个不同的概念。Chomsky认为学习者的语言能力是一个抽象概念,人们的交流不仅反映语言能力而且和语言环境密切相关。到90年代,美国著名应用语言学家Backman提出了一种新的语言交际模式[1]。他认为交际能力是把语言知识和语言使用的场景特征结合起来,创造并解释意义的能力。它主要由语言能力、策略能力和心理—生理机制三部分组成。Backman交际语言模式的提出对语言测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它对交际能力的认识更加客观、全面、深刻[3]。这就意味着语言测试要把涉及交际能力的各种因素结合成一个整体加以测试,从而出现语言综合能力测试。交际语言测试是一种行为测试,是在真实或接近真实的情景中通过完成实际的交际任务来测量学习者运用语言知识的能力。
  综上所述,我们可知:语言教学是一个逐渐成熟的过程,语言测试要和语言教学的发展相适应,其测试重点应从语言知识点转向学习者的语言能力,这一转变将是语言测试的一个重大变革。
  二、语言测试的分类和功能
  语言测试是一门综合学科,它包含诸如语言、语法、句法结构、应用语言学、语用学、测试语言学、社会语言学、心理语言学等多方面的知识。我们对语言测试的研究不仅应注重对学习者语言能力的衡量,而且应注重对语言教学和语言学习的作用。在语言使用中,这些因素是相互关联的,语言使用者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具备思考、理解、阅读、书写、判断并组织语料的能力。因而语言测试应强调学习者对语言能力的判断。根据语言教学的特点,我们将语言测试分为两种类型:纵向测试和横向测试。
  纵向测试包括分级测试、随堂测试和终结性成绩测试。分级测试是根据学生的不同能力将学生分为不同的等级或不同的班级。分级考试的试卷设计应当量体裁衣,即在分级测试前要弄清对不同级别学生的主要教学特点,然后根据这些教学特点设计具体的测试内容,其目的是为了了解学生的基本知识和语言技能,以便测试者更好地进行语言教学。随堂测试包含对学生的个人测试和评价。测试者可观察、检查、监督学生的学习过程并有助于他们取得进一步的发展。终结性成绩测试在学科结束时进行,它用来测量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与所学课程直接相关,目的在于评价学生个体、小组或班级实现学习目标的成功度。终结性成绩测试就其测试内容而言,应涉及以下两方面:1.以教学大纲和书本为基础。2.与教学目标和测试任务密切相关。这种测试一般能反映学生的实际语言水平。
  横向测试也称诊断性测试,按其目的可分为语言技能测试和语言知识测试。语言技能测试的主要目的是测试学生听、说、读、写等各方面的实践技能。语言知识测试的主要目的是测试学生在语言、词汇、语法及篇章结构等多方面的知识运用能力。
  
  三、语言测试对语言教学的影响
  
  语言测试的目的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语言研究、教学研究及人才选拔。其中语言测试最常用于语言教学,它是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同时也是衡量语言教学效果和对学生语言能力综合评定的重要手段。教学和测试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没有语言教学就无所谓进行语言测试,语言教学是前提、是第一性的,语言测试是必要的、是第二性的,二者相互联系,不可分割。考试是课堂教学的自然延伸,它为教师反馈有用的信息。根据学生所表现出来的知识水平和能力状况,一方面教师可认真分析教学方法,并及时调整和改进教学方法,另一方面学生也可以总结经验教训,发现没有掌握的知识,便于今后的学习。这样一来就能使师生之间的教和学有阶段感、动力感、程序感,做到教与学相互促进。
  任何测试都会对教学产生反拨效应。语言测试能对语言教学产生积极和消极作用。任何试卷的编写都要考虑其信度、效度和区分度等问题[2]。信度就是一套试题测试结果的可靠性——学生分数是否稳定,是否真实反映学生水平。如果分数忽高忽低就说明不了信度,不能正确评价学生真实的水平和能力。效度指一套试题要测量、考查的内容或能力是否达到了测试的目的和要求。测试什么就要包括什么,不涉及无关内容。测试和教学都受教学大纲的限制,因此,一套试卷的编写一定要注意内容效度和表面效度。效度和信度有密切的关系,只有信度高的测试才有较高的效度。区分度是指测试要有比较性,没有比较就看不出区分度。如果一套试卷评出的分数全体学生相近,那说明它没有区分度,难易程度分得不细,不能有效区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因此我们在出题时要和教学方法及教学大纲相适应,注意试题高质量,要不断完善考试手段,以注重测试过程为中心,做到测试形式多样化。测试要能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同时促进教师教学改进。
  
  四、语言测试及语言教学的发展方向
  
  语言测试涉及测试内容及测试方法的研究。随着科技的进步,语言测试将和科技相结合,做到测试科学化、人性化。测试反馈和语言教学是共同发展的一个动态过程。语言教育最终要实现对学习者人性化的教导。我们要注意因材施教,改变过去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实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课堂内实行如:讨论、辩论、演讲、简短回答、快速阅读等多种教学方式,创造语言学习环境,让学生充分参与课堂教学,鼓励学生多讲、多练,培养课堂交际氛围,使课堂成为师生不断交流信息、共同耕耘的园地。我们要将语言测试和语言教学相结合,恰当运用语言测试,促进语言教学。
  
  参考文献:
  [1]郭磊.论交际英语测试的理论模式[J].兰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3):80-82.
  [2]彭艳虹.外语语言测试与语言教学略探[J].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7):52-54.
  [3]Backman Lyle,F.Fundamental Consideration in Language Testing[M].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0.
其他文献
信息素质教育在信息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通过比较分析400名大中专学生在使用检索语言、检索文献、课题系统设计、系统分析能力等方面的差异,说明信息素质教育是培养创新
过敏性紫癜肾炎是儿科常见病、疑难症,目前西医对本病无特异治疗,而中医在治疗本病上有自身独特的优势、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缺少严谨的临床对比观察与实验研究.该课题对中医
背景: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临床一种高发病率的疾病,目前西医治疗效果并不显著,中医药治疗则有一定的优势。国内几个较大规模的IBS流行病学调查均显
摘要: 在欧洲戏剧的发展史上,塞缪尔·贝克特几乎是荒诞派戏剧的代名词。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在欧洲的戏剧舞台上,以贝克特为代表的荒诞派戏剧家掀起了一场浪潮汹涌的革命,而贝克特的成名作《等待戈多》则是这场革命的最好诠释。在这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剧目里,贝克特用近乎荒诞的内容和形式深刻地揭示了现代西方人本真的生活状态,即内在的精神困惑和无可奈何的悲剧命运。这种崭新的艺术形式彻底颠覆和解构了传统的戏剧元素。
摘要: 通俗文学是相对于高雅文学或者纯粹文学而言的,通俗文学在韩国历来受到歧视,基本被排除在研究者们的视线之外。但韩国通俗文学具有旺盛蓬勃的生命力,广受大众读者的欢迎。本文主要就韩国通俗文学,特别是通俗小说的有关论述进行了梳理,阐明了通俗小说在韩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和所发挥的作用。  关键词: 韩国通俗文学起源发展过程    韩国通俗文学在语言使用上比较混乱,即通俗文学与大众文学,通俗小说与大众小说、
交际的需要使说一种语言的人和说邻近语言或文化上占优势的语言的人发生直接或间接的接触.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珠江三角洲一带经济的不断发展,粤语的地位也随之而提高,粤语词语
受德国民间传说《浮士德》所启发,拜伦写成不朽的哥特式悲剧《曼弗雷德》。本文解析了这部诗剧中蕴涵的悲剧意义,主人公心理特征,以及此剧中表现手法的运用。 Inspired by t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时代对教育提出的新要求,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教师只有转变教学观念,认真研究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过程,才能将素质教育落到实处。创新教育已成为教学中值得探究的一个重大课题。那么,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呢?    一、转变教学观念,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能力    创新教育要求教师树立新的教育观。叶圣陶指出:“师当然须教,尤宜致力于导,多方
期刊
讲效率是社会主义“四化”建设的必然要求,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原则。为了提高工作效率,搞好服务,我认为高校机关掌握吃透“两头”的工作方法,是十分必要的,有着重要的现实意
中共中央宣传部在1989年2号文件中指出:要加强各级党委宣传部门和宣传文化单位的领导班子建设。省、市、县党委宣传部长一般应由同级党委常委担任,地委宣传部长应由地委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