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

来源 :聪明泉·少儿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aiwodeq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夏汉艳/指导老师
  
  如果你独自一人在家,没有别人,你会干什么?是一个人静静的坐在小区的花园里看书,还是坐在家里看电视,或出去找同学玩?似乎很难做出选择。如果你问到我,我会回答:我会选择看书。
  因为我很小的时候,也就是四、五岁的时候,奶奶爷爷第一次教我背古诗,那就是《悯农》:“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虽然我那时背的不是很通顺,也不大理解诗中的含义,但是我想:农民伯伯是很辛苦的,粮食也是来之不易的。因此我从小也不剩饭。在幼儿园还受到老师的表扬呢!我读了这首古诗后,第一次尝到了读书的乐趣。后来就养成了珍惜粮食,不浪费的习惯。因此从那时起,我的饭碗总是吃得干干净净的。我从幼儿园回到家,就看课外读物,从中获取快乐和知识。虽然我对书中有些知识还不求甚解,但我相信,只要我能照着书中所写的去做,就一定能成为一个好孩子。“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我记得还有一次,我看见爷爷出了门,就想看一会儿课外书,看着看着就着了迷,连爷爷进家里关门的声音都没听到。忽然,我听到脚步声,爷爷走进来,看见我在看课外书,爷爷的脸色顿时从晴天变成阴天。爷爷训斥了我一顿,教育我,看课外书一定要先完成作业,有针对性的看一些课外书,才对学习有益。从此我便结合课文看一些课外书,如老师要我们写导游解说词,我开始感到无从下手,于是我想到了看书,我找来一些写得比较好的解说词,读了后,心中豁然开朗,于是就按老师的要求,仿照着写,终于写出了一篇自己比较满意的解说词。
  长大以后我才明白,原来读书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只有读书才能让我明白书上的含义。这样我才能学得更快。书渐渐成为我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书是我的所有。我喜欢书中的知识,也喜欢书给我带来的快乐。
  (千子/编辑)
其他文献
古时有三兄弟,都略通文墨,听说县城来了一位学识渊博的先生,便一起前往求教。  先生说:“我要考考你们,谁聪明就收谁。”说着,他拿出三张纸分给他们。每张纸上都写着“一女牵牛独过桥,夕阳落在方井上”两行字。三兄弟不知道先生要考什么,老大灵机一动,以这两行字为上联,对出下联;老二动了脑筋,以这两行字为题作起文章来;老三却不动笔墨,待先生收卷子时,才匆忙在纸上写出自己的名字“王文”。先生看了三兄弟的卷子后
期刊
人物简介:伍美珍,国内青春文学“花衣裳”主创人之一,出版的读物有《许愿树》、《同桌冤家》、《阿呆与阿瓜的故事》等七十余部;曾获得过上海“少年文艺”好作品奖,上海市中小学生优秀课外读物奖,文化部“蒲公英”少儿读物奖,新闻出版总署全国优秀少儿图书奖等,被青少年朋友称为“阳光姐姐”,现为安徽大学中文系副教授。    §成立“十指印刷所”§    伍美珍出生在安徽黄山市屯溪老街,在那里她度过了快乐的童年。
期刊
柴苏解毒:人们只知道柴苏全草可解鱼蟹之毒,却不知道这乃是水獭给予华佗的“密传”。相传名医华佗曾目睹一只水獭因生吞了大鱼后腹胀难忍,凄惨欲绝,被一只“见义勇为”的老水獭采来了一种紫色野草“令”它吃下,没有多久,在死亡线上苦苦挣扎的病水獭便大病初愈。华佗见状,认定这紫色野草必是一味好药,遂大量采集研究,用来治疗因吃鱼蟹面中毒的病人,无不见效。华佗将这种草取名为“紫舒”即“紫苏”而流传了下来。如今我国南
期刊
伤感数学书  爸爸一不小心倒翻的茶水把小女儿的数学书给泡湿了。小女儿回家后问:“爸爸,我的数学书怎么湿漉漉的?”爸爸:“因为它伤心的哭了。”女儿:“它为什么伤心呀?”爸:“因为它里面有好多问题。”    当“饭”吃  妈妈:“孩子,电视不可以当‘饭’吃!”  孩子:“可不可以当‘面’吃?”  妈妈:“不可以!”  孩子:“那‘背’着吃行不?”    上网  嘟嘟整天沉迷于上网。一天,妈妈说:“宝贝
期刊
  
期刊
小魔怪卡卡嘟不喜欢自己的名字,听见这个名字好像自己吃东西被卡住了一样。  瞧!别人的名字—米米亚、嘟嘟卡、索索里……都是多么好听啊!所以,今天他准备什么也不干,想给自己也起个好听的名字。  他躺在树上自己的秘密藤萝屋里,手里撵着一根狗尾草,眼睛望着天上的白云,想着:给自己起个什么名字好呢?  索索卡?不行!索索里是个整天挂着一筒鼻涕的小魔怪,我可不要和他听起来像兄弟。  米米嘉?也不行!米米亚是个
期刊
  
期刊
老师手里拿着试卷,阴森地对我说:“你不是学习很好吗?怎么数学刚刚及格?”虽然语气平平,但我的脸马上火辣辣的,泪水都快挤了出来,老师冷冷地笑了起来。接着老师的脸渐渐逼近我,那样庞大的一张脸,夸张的大,我很想躲开,可我惊奇地发现,周围的同学也是同样的脸庞,大大的,夸张的大,我好害怕,大叫起来:  “啊!”  “你喊什么喊!”正在做早饭的妈妈生气地骂我。  我没有作答,只感觉到头上湿湿的,心跳得很厉害,
期刊
  
期刊
迷迷糊糊的童年    我上小学了。因为生病,我比其他孩子晚入学两个星期。  上午第三节课是语文,老师让学生到黑板上默写“天安门”三个字。我看见好多同学举起了手,有的举得还挺高。  默写?什么叫默写?我不知道。看着别的同学,我想起了母亲的话:“不懂时要多看看……”  老师叫了一个没举手的同学,这个同学怯生生地走到黑板前,歪歪扭扭地写了个“天”字,半天也没下文。老师优美地挥了一下她的教鞭(至少当时我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