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道河子百年时光不言老

来源 :旅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gnaiz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风格独特的机车库。
横道河子火车站。

花园城镇火车隆隆


  “横道河子是个特别的地方”这是我初见它时的感受。东北大地上原本开阔的、一望无际的平原到了这里忽然有了停顿和层次感:山峦起伏,丛林错落,与掩映其中的一幢幢俄罗斯风情小黄房子共同勾勒了一幅幅宁静、悠远而美丽的图画。漫天飞舞的黄叶,扮美了斑驳的街道,一幢幢老建筑活了,难怪它曾被誉为“花园城镇”。
  这个名字听起来很土,景色却非常洋气的小镇被铁路一分为二,火车站成为了理所当然的中心,它的模样看起来好似西洋画里的俄罗斯城堡,淡黄的墙面和绿色的遮雨棚,最显眼的还属屋顶的两座红色尖塔。虽已铅华尽褪,但仍掩饰不住当年的优雅与华美。不巧的是正遇小镇修路还下着毛毛细雨,站前广场有些泥泞,我们只好停下车来,进入附近一家小店打算稍作休息。一家叫“金顺”的老式房子改造而成的店铺吸引了我们,经营小店的夫妻俩很是热情。他们都是土生土长的小镇人,老板张海林看上去有些木讷,唠起磕来却是滔滔不绝;老板娘初洪梅爽朗大方却分外贴心,给我们端上自酿的蓝莓汁,初见横道河子人,就感受到了浓浓的温暖气息。引起我注意的是:小店墙上贴满了横道河子的老照片,更惊喜的是张大哥能把每个老照片都讲出一段故事。进到张大哥的里间小屋里,惊叹自己淘到了“宝”。局促的货架上,摆满了他收藏的各色老物件,标有“横道河子”字样的各种旧物,有铁路相关的老式信号灯、巡道电石灯等用品。因着对家乡的热爱,张大哥多年來十分留意老物件,可以说,他的收藏品也反映了横道河子的历史变迁。
站前小店。

  张大哥口中讲的横道河子历史,让我仿佛看到了历史中摇曳的小镇,充满了传奇色彩。他的小店以及周边的房子原来都是当年铁路职工的住所,对面的火车站是中东铁路上的百年老站,横道河子的兴衰史,几乎与穿镇而过的中东铁路历史同步。横道河子始建于1897年绥满铁路(中东铁路主干线)修建之时,因有一条南北道路横穿河流而得名。1903年中东铁路开通后,横道河子由于紧靠张广才岭被定为二等站,级别比长春、沈阳、牡丹江等车站级别还要高。而听起来像是人名的“张广才”,其实是满语“遮根猜”的音译,意为“幸头好”,也就是吉祥如意的意思。
张运海收藏的商标。
俄罗斯小木屋。
俄罗斯老街。

  张广才岭是从哈尔滨到牡丹江的必经之路,同时也是平原进入山区的地理要道,山脊坡度大,曾是中东铁路修筑时最大的难关。在当时的条件下,机车必须在张广才岭加挂一个车头,依靠双车头的牵引力才能把机车送过山岭。于是大批的俄国工程技术人员和专家便云集于此,在这里修建机车库、检修中心、火车站等铁路设施,并建起俄式住宅和教堂,横道河子就成了铁路施工的指挥和技术中心。随后又带动了商业发展,有了酒厂和商铺,由此,掀开了横道河子镇的百年历史,茫茫林海中的山村,渐渐变成了一座人烟辐辏、商贾云集的繁华小镇。

百年老街梦回横道


  横道河子除了火车站,镇上还遗存具有浓厚俄罗斯风情的二百余处俄式建筑,错落有致的栗色木刻楞和一座座有着鲜绿门廊的黄色房子,散落在街的两旁。屋檐和雨搭上精心雕饰的花纹,似乎还保留着初始建造者的乡情,而悬挂的玉米、辣椒和大葱,以及几乎消失了的拌子垛、晾衣绳,却满满都是现在居住者的生活气息。最为珍贵的是,100多年的风霜,竟然没有让这个小镇有太大的改变。
  顺着“俄罗斯老街”石碑走进去,一栋栋的俄式老房子沿路排开。这些俄罗斯老屋主体结构保持尚好,高约2米的房门、宽宽的门边、突出的门廊,无一不体现着俄式建筑的独特魅力。阳光正斜斜地打在房屋的墙壁之上,错落有致的房屋反射着温暖的光线,仿佛是一个温婉的西域少女在细语呢喃,微笑着静静地看你。时光也缓慢而安静,这个藏身山野的东北小镇,有着一段繁华的过去,然而随着岁月流逝,这里又恢复了从前的宁静。它因铁路的修建而繁荣,也因铁路的发展而沉寂,只留下了这些老建筑在诉说着过去的事情,演绎着繁华过后的从容不迫。此情此景,忽地想起“百年横道曾记否,梦回老街遇故人”的意境。
油画村。

  百年以来,这里一直是远近闻名的油画村,世界各地的画家慕名前来,用画笔描摹下他们陶醉在横道河子的岁月,直至如今。一条中俄文化创意小巷穿过横道河子镇中央,带着文艺的气息自1897年款款走来。小镇的精致之美,也激发起艺术家的灵感,街道上似乎还可以听到思想与创意激烈碰撞的声音。“只有一个人在旅行时,才会听得到自己的声音。它会告诉你,这世界比你想象的宽阔。”最让人遐想憧憬的是那些刻在栅栏边椅背上的木质文字牌,清新唯美而脱俗。“我明白你会来,所以我等”“是你还是风景,看湿了我的眼睛”“陌上花开为君顾,浓情小镇缓缓归”“生命不是你活了多少日子,而是你记住了多少日子” …… 古老的人文、厚重的历史、浓郁的风情,200多米的街道不长,回味着优美的词句也是精神的陶冶。
文艺小镇的创意雕塑
旅行之美。

木质教堂面貌如初


  横道河子是历史与现代的交织点,走在寂静的小镇上,时光也自然而然慢了下来。岁月留下的斑驳印记不仅没给这个小镇增加颓废感,反倒增添了小镇的成熟与稳重。每一栋老房子都在讲述一段悠然过往,那些见证铁路百年风雨的高窗与木门,一经触碰,便有如烟般的往事跳了出来。
  老街上有座只作为文物保护、不作为教堂使用的老房子,便是俄式木结构建筑——约金斯克教堂,又名圣母进堂教堂。这座教堂的修建起于俄国人的习惯:铁路修到哪里,教堂就会如影随形跟到哪里。1903年他们在“老街”的尽头,镇东的台地上修建了约金斯克教堂,这也是中国境内现存唯一的木质东正教教堂了。色调有着木质建筑特有的温暖与柔和,仿佛尘世的喧嚣都被隔在了窗外。整座教堂建筑平面为十字形,主体面积600多平方米,室内可容纳几百人,曾一度成为西起石头砬子、亚布力乃至哈尔滨,东到海林、铁岭河一带东正教的活动中心。建筑材料全都采用横道河子镇七里地村的上等红松,利用卡、嵌、镶、雕等工艺进行建造。由于红松耐腐蚀,不变形,使得约金斯克教堂虽历百年风雨的剥蚀,面貌仍依然如初。
木质教堂
木质教堂

  与其他俄式老宅相比,约金斯克教堂的工匠之美让我眼前一亮。它不仅榫卯间架结构严密,美观大方,具有冬暖夏凉的特性,而且雕刻工艺也极为少见,黄绿相间的外观,醒目突出的十字架,丝毫没有褪色的痕迹。绿色的墙面与蓝色的木窗营造了宁静的氛围,即使隔着院门远远地望过去,我依然惊叹于它的沉静之美。
  百年风雨百年沧桑,这栋古老的木构建筑,镶嵌着时光也见证了变换。“九一八”事变打破了横道河子的平静,日本的铁蹄使布道的钟声成为绝响,俄国人的铁路治安所也变成了日本人的警备队,小镇虽默默无声,却一一记录下了他们的恶行。直到上世纪50年代俄侨离去,教堂先后被改造成酒厂、办公机构等场所,有幸逃过了损毁的劫难。
工业时代的记忆
机车库里的展览

老机车库岁月留痕


  来到横道河子,一定要去看看中东铁路机车库。进入机库院内,犹如穿越时光隧道,闯入百年前的时空。眼前是一座由15个并列库房呈扇形组成的大型机车库,正面看起来外形状似波浪,造形奇妙,蔚为壮观;库房砖墙铁瓦,拱门圆顶,风格独特;每个机库前又都有一段铁轨,向前与不远处一个巨大钢铁轮盘交汇。空中俯瞰,机车库更像一把打开的折扇,并列的车库为扇面,每扇库门前的铁轨为扇骨,而调转机车头的大转盘就是扇轴。转盘学名“转车桥”,大转盘转动,调度着一辆辆蒸汽机车驶出库房。
记忆

  机车库完美地诠释了“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屋顶的山花构成的折线,轨道的直线和转盘的圆形,体现了独具匠心的设计与早期工业文明的奇思妙想。然而伴随着蒸气机被内燃机全面淘汰,1990年机车库停止了使用。进入新时代,人们为保护历史建筑的风貌,再次赋予了机车库新的历史使命。现在的机车库轨道上,停放有一台“前进型”蒸汽机车,是我国干线铁路上最后一台蒸汽机车,机车上“大干四化,立当先行”的字样,依旧可以唤醒人们对于20世纪60年代的共和国记忆。转车桥上的信號指示灯就如同时间的钟,在这转盘上闪烁了100年,它曾指引每一列机车回家的路,也曾目送它们去往远方。转车桥、机车、轨道,机车库昔日热闹的运行场景仿佛历历在目,令人感叹。
老式车厢内景
时光印痕
蒸汽机车。

  进入机车库门,仿佛打开了历史的时光闸门,看着不同历史时期的遗存,列车前的一幕幕悲欢离合迎面袭来。蒸汽机已经退出了历史的舞台,机车库却保留了下来,由机车库改造而成的“中东铁路博物馆”,共有4个展厅,蒸汽机车实物展厅、微缩蒸汽机模型展厅、机车部件展厅和中东铁路历史图片展厅。中东铁路的命运是东三省百年历史的剪影,俄日在中国东北的政治舞台上轮番登场,此消彼长之间,首当其冲的便是路权易主。毕竟拥有了中东铁路,便是掌握了东三省的经济命脉,也使得铁路所到之处门户大开。中东铁路上往来的火车满载着粮食、木材与煤炭源源不断送出国门。直到1952年,中东铁路结束了中苏共管的时代,终于收归国有。作为连接整个东北的输血管道,中东铁路为新中国初期的建设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而机车库正是沙俄筑路、日据掠夺、中苏共管与新中国建设的历史见证者。
  踩着老铁轨与道板,寻访中东铁路,走进横道河子,墙面斑驳的机车库、失去光泽的铁轨尽显岁月留下的痕迹。在扇形轨道上,巨大的机车转盘就像表盘上的时针一样,记录着岁月的年轮。这座散落在时光深处的老机车库,像一部展开的老书,将历史的记忆向我们娓娓道来,又像一台拉开的手风琴,在这幽静的山间里,弹奏着如诉如泣的岁月歌谣。
其他文献
9月3日至4日,以“合作共赢,携手构建更加緊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为主题的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成功举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的讲话,再次向世界昭示中非“携手共命运、同心促发展”的坚定决心,宣示中国同国际社会一起走合作共赢道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主张。  在中国处于近代以来最好的发展时期、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历史性时刻,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作为2018年中国举办的规模最大、外国领导人出席最多
在名驰遐迩的泰山石刻中,以清代石刻最为丰富多彩,或诗、或文、或画,或皇帝的御笔,或书家的珍宝,或地方官吏的佳作。  康熙皇帝两次来岱,赋诗勒石数处;癖好游山玩水,舞文弄笔的乾隆皇帝,曾十一次到泰山,六次登上泰山极顶,游览所至,必题诗纪胜,御书刻石。据统计,他来泰山共写诗241首、133题,其数量之多,居题辞刻石泰山者之首。  本来登泰山封禅为历代帝王所向往,而乾隆皇帝十一次到泰山,却偏不事封禅。他
据美国海军学院网2017年1月10日报道,美国防部已经同意雷神公司对外出售“标准”-6导弹。“标准”-6是美海军当前分布式杀伤概念和“一体化防空火控”系统的核心武器装备,可用于防空、反舰和弹道导弹末端防御,但目前处于小批量生产阶段,产能有限。目前国际上共有5个国家使用“宙斯盾”作战系统,其中澳大利亚、日本和韩国提出了近期升级作戰系统并部署“标准”-6导弹的计划。
穿越时空的咖啡馆  初见入口处“朕请你来角楼喝咖啡”的引导牌,瞬间有种奇妙的穿越感。红色的墙面和晚霞下的深蓝色完美呼应,犹似走进宫廷剧中。  彰显着宫廷风格的咖啡馆,外观就是古代亭楼建筑。朱红大门、青绿梁枋,简单古朴的雕花窗扇修饰,给人以华丽庄重之感,高高的门头上悬挂着醒目的中英双语牌匾,令古色古香的故宫咖啡馆又多了几分摩登的味道。  室外的走廊区域,搭建了几个带有太阳伞的休闲座位,在故宫红墙外看
1挂式家谱。2马元驭的菊花鹌鹑。3林散之的书法。4佛八宝。5挂式家谱修复过程。6挂式家谱修复过程。7挂式家谱修复过程。8挂式家谱修复过程。9修复后的挂式家谱。  琉璃厂是北京著名的文化街,与文化相关的笔墨纸砚、古玩书画遍布整条街道,中间被新华街隔开,分成了琉璃厂东街和琉璃厂西街,西街45号院挂有“集古斋”的名号,是北京市西城区手工书画装裱修复技艺区级代表性传承人王铁环的工作室。一间斗室,使用面积仅
人民性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最突出的本质特征和最鲜明的理论品格。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人民性有很多维度,从“知、情、意、行”四要素维度入手,能让我们更全面地领会党的创新理论中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从而更深刻地把握这一重要思想的理论意蕴和实践指向。  从“知”的维度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人民性源于对人民的了解,体现为把人民立场作为根本立场。“知”,即认知
我国古代先民们曾摸索出很多土办法去除污垢,比如用草木灰或柴灰渗过的水——《礼记·内则篇》说:“冠带垢,和灰清漱。”汉代人们已经知道用天然石碱洗涤衣物了,南北朝时用猪胰子去垢(至今有的地方管香皂叫香胰子),到南宋,临安城街市上有用皂荚粉做的皂团,这些方法沿用了数千年。再后来,肥皂历经工业化的蜕变和发展,广为大众所用。在人们呼唤天然、呼唤美肤、呼唤个性的今天,无化学成分的手工皂热潮渐渐蔓延开来。一块块
辽河口的海滩海蚀地貌海边步道凝望,辽河老街的繁华  营口是辽东湾的一座海滨城市,一次偶然的机会我来到了这里。下火车入住酒店后,慕名前往当地著名的辽河老街游览。辽河可以说是营口人的母亲河,因为它见证了营口近代的风云变幻,且随着《天津条约》的签订成为当时增设的通商口岸之一。当时,一个叫作托马斯·泰勒的英国领事看好了这片九曲回环的河口滩涂,便开始在这里置办工厂。从此,西方的工业货物在辽河口上了岸,东北大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2017年12月18日至20日在北京举行。这是党的十九大后党中央召开的第一个全国性会议,会议认真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历程,明确了以新发展理念为主要内容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全面部署2018年经济工作,对于我们统一思想、深化认识,打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三大攻坚战,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2017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不仅着眼于201
时光荏苒,日月如梭。在2015年新年来临之际,我谨代表北京旅游业界同仁,祝中外来京游客新年快乐!万事如意!祝天下渴望旅游的朋友心想事成,迎来或继续自己美好的旅程!  作为本刊的编委会主任,我在此谨祝所有本刊的读者、关注《旅游》的人士收获旅游好心情!  在过去的一年,北京旅游业迈出了坚实的步伐,我们服务于APEC峰会,举办世界葡萄大会、北京国际旅游节、国际旅游博览会等重要活动,吸引了世人关注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