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固耦合作用下岩体渗流演化规律与突水灾变机理研究

来源 :中国矿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ojiangtao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深大交通、水利水电隧道(洞)的大量建设和地下矿产的不断延深开采,隧(巷)围岩变形破坏、水害及各类动力地质灾害问题愈加严重,其中突水灾害多发且突出,往往成为影响安全、制约工程进度和费用的关键因素。流固耦合作用下围岩的损伤破坏和渗流突变是导致隧道突水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综合运用理论分析、现场试验、室内试验及数值模拟等手段,围绕流固耦合作用下围岩的渗流演化规律和突水机理这一科学问题进行了系统、深入地研究,主要取得了如下成果:(1)基于岩石细观损伤统计理论和Weibull分布理论,提出了岩石损伤统计模型及其参数确定方法,建立了岩石细观单元损伤引起的渗透性演化模型。通过伺服渗透试验探究了不同岩性、不同结构岩石损伤过程中的渗透性演化特征,构建了描述岩石损伤破坏对渗透性影响的数学模型,给出了临界抗渗强度及其对应变形值的数学表达式,总结提出了软、硬两类岩石的渗透性-应力关系模式,并构建了岩石受力屈服之前变形阶段的渗透性-应力的关联模型。系统研究了岩石损伤过程中岩石内部裂隙演化与渗透性变化的关联特征,总结分析了岩石渗流突变的裂隙扩展起始点并提出了判定方法。(2)通过现场原位压水试验实测了不同岩性组合、不同结构状态岩体的高压渗透特性,对试验取得的高渗压条件下完整岩体、断层破碎带和扰动破坏带三种不同类型岩体的渗透特征数据进行了系统分析,建立了反映高渗压作用下岩体渗透水压(P)-流量(Q)关系的概化模式,揭示了高渗压作用下岩体由Darcy流向非Darcy流转变的流态转换规律;基于非Darcy流定律,推导出了高渗压条件下岩体渗透系数计算公式,定量解析了岩体渗透性演化与渗流压力的关联特征;基于岩体压渗过程的渗透性演化特征,构建了高渗压作用下岩体的分段渗流模型,将岩体的渗流过程分为初始阻渗阶段、起始导渗阶段、非稳定渗流阶段和稳态渗流阶段。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低阻裂隙导渗、高压致裂导渗和裂隙网路贯通导渗三种渗透类型;研究了高渗压条件下岩体内部裂隙扩展演化规律,揭示了突水灾变演化过程及围岩渗透失稳的灾变机理。针对岩体的非稳定渗流过程,建立了一维岩体非稳定渗流渗透破坏解析模型,并通过数值建模分析对此模型的实用性进行了验证。该模型将渗流压力、水力梯度条件作为影响岩体渗流稳定性的主控因素,能够合理反映非稳定渗流条件下岩体渗透破坏的致灾机制。(3)研制了能够同时实现高水压加载和隧道开挖的渗流突水模型试验系统,基于流固耦合理论和正交试验设计,配制了满足力学性质和水理性质的流固耦合相似材料。在此基础上,开展了围岩渗透破坏灾变演化规律的物理模型试验,研究了开挖扰动和防突层厚度对围岩渗流特征的影响,结合多场信息监测和声发射技术,研究了开挖扰动和渗流耦合作用下岩体内部裂隙扩展的时空演化规律,进一步深入揭示了突水通道的形成过程及其微观作用机制。(4)通过试验和理论分析研究了岩体渗透性和渗流突变演化的结构控制效应,结果表明工程扰动是引起岩体渗透性改变及造成岩体阻水性弱化的根本原因。扰动损伤区实质上为围岩结构破坏区,采用理论解析法推导了考虑开挖损伤区的隧道涌水量和孔隙水压力分布的解析公式,揭示了围岩结构对隧道突涌水的影响机制及控制作用。
其他文献
40例初始急性白血病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经单纯化疗达到完全缓解者免疫功能部分恢复(P〈0.05),而化疗+黄芪注射液治疗达完全缓解者免疫功能完全恢复正常(P〉0.05),提示黄芪注射液
形体舞蹈课是我国现行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的专业必修课程,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塑造良好的形体线条、艺术气质、审美意识、舞蹈美感的有力手段,能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提高学
目的 探讨外伤性后颅窝血肿的临床特征和手术疗效。方法 回顾总结1995~1998年手术治疗的15例后颅窝血肿。结果 患者有枕骨骨折13例;后颅窝硬膜外血肿11例,其中骑跨性7例;小脑半球脑挫伤伴血肿
E—Learning信息化教育模式在企业培训与高校教学中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应用。本文通过对E—Leaming体系在我国的使用情况和存在问题的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解决建议,以期提
用自拟的补肾活血开窍方对血管性痴呆模型大鼠进行治疗,并采用目前经典的大鼠行为学检测方法Morris水迷宫对大鼠的行为学进行考察.
省政府日前在广州召开全省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贯彻落实全国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及省委十届八次全会和省"两会"精神,谋划部署新一年的住房城乡建设工作。林木声副省长出席
20例残胃贲门癌中,碱性返流性残胃炎是此病发生的主要原因。提出预防和治疗碱性返流性残胃炎的措施。治疗原则应按贲门癌处理。切口以胸腔联合切口为宜。消化道重建采用空肠双腔
提出一种新型面接触式摩擦传动结构的无级变速器——离散式变径带轮无级变速器。分析了离散式变径带轮传动结构的尺寸参数与传动比的关系,推导出离散式变径带轮传动临界摩擦
楼面裂缝是较难克服的质量通病之一,本文从材料、设计、施工三大方面进行剖析,重点介绍以施工为主、兼顾设计和材料原因综合防治楼面裂缝的具体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