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华外国专家“红二代”

来源 :国际人才交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gang343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老一辈援华外国专家渐渐逝去,他们的子女也都人到中年知天命。鉴于他们援华的高度国际共产主义精神、为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事业及新中国的社会经济建设作出了贡献,他们的子女被称为援华外国专家“红二代”。
  曾经有很多西方人来到中国,寻求财富,盘剥贫苦、善良的中国人民。然而,也确实有不少人来到中国以后与人民患难与共。例如,在上世纪的三四十年代,有资料可查的援华外国专家就有40多位。他们中有——
  国人家喻户晓的加拿大人白求恩;曾经是毛泽东的保健大夫、筹建八路军总医院、中国卫生部顾问的美国人马海德大夫;先后任长春第三军医大学附属医院院长、沈阳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院长、北京医学院副院长、在中国战场上结婚的德国人米勒大夫和日本人中村京子护士;曾在延安中国医科大学担任内科教学工作的傅莱;印度援华医疗队的爱德、柯棣、卓克、木克和巴苏,后来为表示他们对援华抗日到底的决心,每个人名字的后面都加上一个“华”字——爱德华、柯棣华、卓克华、木克华和巴苏华大夫……
  为中国争取到大量国际援助的新西兰人路易-艾黎;194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的美国人李敦白;撰写《人民战争》、《中国未完成的革命》等书出版后赢得了国际社会对中国人民的同情和支持的波兰出生犹太人爱泼斯坦;介绍中共土改运动后成为北京外国语大学“元老”的英国人柯鲁克和加拿大籍人伊莎白教授夫妇;为中国奶牛事业作出贡献的美国人阳早、寒春夫妇;投人中国的抗日救亡运动、后在中国福利会、宋庆龄基金会工作的美国人耿丽淑;在《人民画报》社工作的美国人沙博理;参加我国革命后在《北京周报》社工作的日本人士肥驹次郎和土肥种子夫妇;到广东采访共产党领导的东江纵队、几次试图冲过封锁线到延安采访八路军抗战事迹、长期工作在国际台的日本人高野广海和谷内百合子夫妇……他们把支援中国的抗战和解放事业当做自己的神圣义务和重要使命。新中国成立后,他们中的许多人留了下来。
  
  金发碧眼的北京“洋毛子”、“红二代”
  
  上世纪50年代初,在北京的外国人十分稀少,蓝眼睛黄头发的柯鲁,是中国人眼中难得一见的洋娃娃:“我听大人们说,在我特别小的时候,阿姨带着我出去,好多人就会围着看我,‘哎哟!你们看啊,是个外国孩子,真好玩’。”柯鲁还说,—直到读中学,他都有着与其他孩子不同的经历——出去的时候,后边总会有一群小孩追着他们,说要看看洋人、洋毛子。
  柯鲁只是这些“洋娃娃”中的一个。他们是留下来的援华外国专家的第二代,被称为北京的“洋毛子”、援华外国专家“红二代”。
  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在北京,曾经生活有这样一群为数不多的特殊成员——“洋毛子”:马海德的儿子周幼马,爱泼斯坦(又名艾培)的养女艾颂雅和养子艾颂平;柯鲁克和伊莎白夫妇的3个孩子柯鲁、柯马凯和柯鸿岗;汉斯·米勒和中村京子夫妇的女儿米蜜、儿子米德华;阳早、寒春夫妇的3个子女;李敦白和他的4个子女;陈必弟和她的5个子女;魏璐诗和她的2个儿子;史克和她的女儿,叶伦和她的儿子……他们和父母一起过着一家一户的日子。
  与前辈们的人生相比,他们是标准的“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
  随着时间的推移,“洋毛子”们纷纷走出家门,过起更为国际化的家庭生活,例如:柯鲁克和伊莎白夫妇的3个儿子,大儿子柯鲁和二儿子柯马凯在中国,小儿子柯鸿岗在英国;米勒和中村京子夫妇的女儿米蜜在瑞士,儿子米德华在中国;阳早和寒春夫妇的3个子女,儿子阳和平和阳建平在美国,女儿阳及平在法国;李敦白的3个女儿李晓勤、李晓东、李晓翔在美国,李晓明近10年在中国;陈必弟的5个子女在美国;爱泼斯坦的女儿艾颂雅在美国;魏璐诗的2个儿子在奥地利;史克的女儿在美国……
  留在中国的“红二代”,则大多数人在身份上、思想上倾向于中国。马海德的儿子周幼马就认为,除了加入共产党,自己在思想上没有第二条路。而阳和平,则在经历了长期美国生活并度过“信仰危机深渊”后,选择回到中国,到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书。
  如今,援华外国专家渐渐逝去,他们的子女也都人到中年知天命。鉴于他们援华的高度国际共产主义精神、为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事业及新中国的社会经济建设作出了贡献,他们的子女被称为援华外国专家“红二代”。
  
  有人对援华外国专家留在中国
  表示不理解,但却不能不为之感动
  
  新中国成立后,大部分援华外国专家留了下来,后来马海德、爱泼斯坦、傅莱、米勒等还放弃了原国籍,成为了中国公民,并且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诚然,今天有人对这些矢志不移的外国人留在中国和生活上的淡定表示不理解,但是,人们却不能不为之感动。
  李敦白生长于美国南方,出身名门而“离经叛道”,美国共产党员,17岁就参加工会和学生运动,支持黑人解放运动。1946年,他在为联合国救济总署驻华办事处工作时认识了周恩来,在周恩来的鼓励下,他到了延安,很快加入中国共产党。尽管他在1949年初曾因被苏联当局诬蔑为所谓的“斯特朗国际间谍网”成员而被中共有关部门逮捕,1966年又背上了“美国间谍”的罪名,两度被关押长达16年之久,但出狱后他仍然一如既往地献身于中国的事业。
  当年,我军撤出延安时,美国专家阳早、寒春夫妇护着七八头牛冒着敌机轰炸的危险,往内蒙古方向跑,因为牛就是他们的全部。
  柯鲁克、伊莎白夫妇本来计划在中国待上1年半、完成他们的调查报告后就回国,可是,他们接到“中国革命斗争取得胜利之后,外语仍然是一种斗争工具,你们留下来教授英语也是革命斗争的需要”的留下要求后,二话没说就留了下来。“文革”期间,柯鲁克夫妇也遭到迫害,柯鲁克被诬为“国际间谍”关押T5年多,3个孩子也受到了株连。柯鲁克出狱后,有人猜测,他们会愤然离开中国,可是人们又错了。
  是的,在那段特殊时期,外国专家们和我们一起,同甘共苦,他们在各条战线上也轰轰烈烈地学大寨,战天斗地,送子女上山下乡,改革开放后,他们还给中央领导多次反映“三农”问题。他们无论是前辈还是晚辈基本上都一样,仰慕毛泽东的伟大,而对改革开放后出现的腐败、分配不公现象表示不满。
  如今,援华外国专家的儿女们,生活淡定,与父辈们一样,默默工作。他们中许多人从事着中外友好或是经贸合作往来工作,别样时代一样奉献。
  
  中国是第一故乡
  
  “中国是我的第一故乡!”李敦白的儿子李晓明接受笔者采访时明确地回答说。
  柯马凯则说:“这个问题挺复杂的,我们属于国际流动人口,我姥姥姥爷从加拿大来到中国,孩子都生在中国了。我母亲她们姐妹3个人,我母亲留在了中国。我们哥仨也是这样,我弟弟很早回到英国,在BBC做事。我就属于留下来的。我知道自己为什么留下来,我留下来是因为我觉得在中国的生活很有趣。我去美国教过七八年的书,那是我一生中物质条件最优越 的时候,社会、环境也特别好。但是我觉得没有什么事情可做,社会没有发展,跟冬眠似的。教着教着我就回中国了。”大哥柯鲁也说:“我自己也觉得奇怪,不知道为什么,一出了国后就开始想念中国。我的母亲出生在中国,我也出生在中国,如果说哪个国家是我的故乡嘛,我说,中国是我的第二故乡,也是我的第一故乡。”
  1966年7月,柯鲁17岁时又一次随家人前往英国。这是他第二次去英国。柯鲁发现,自己与英国年轻人相比,是那么地格格不入。柯鲁说,在英国期间,他总是怕被人们识破自己并不是英国人,可是又深感自己在英国生活的种种不适应。
  “中国是我的第一故乡!”米勒和中村夫妇的儿子米德华回答笔者提问时最为坚定。他说他生在中国、长在中国,整个儿就是一个中国人。德国他至今就去了1次,待了没有多少天。日本去了2次,第一次是1974年去的,虽然是首次,但对那里印象不是很好。第二次是10年前去的,印象还不是很好。自己既不会德语也不会日语,所以,尽管德国是他父亲的出生国,日本是他母亲的出生国,但无论是哪一个,感觉都不是自己的国家,不是自己的故乡。
  “我父亲25岁来到中国,母亲20岁左右来到中国。其实,我父亲在国外多好啊,又有一手好医术,是个博士。我就特别佩服我老爸,他家里就这么一个独生子,可是他却留在了中国。你说那时候有什么好看的、有什么好吃的?没有,可他们就是一门心思放在中国,放在了事业上。”
  米德华说他的父母留在中国无怨无悔。他本人虽然上世纪80年代初在美国求学、工作了几年,也申请加入了美国国籍,但他的心思在中国,他的事业在中国,在中国也无怨无悔。他原是英国伦敦进出口有限公司驻北京办事处首席代表。
  至于阳和平对选择国籍和故乡一事,他说:“我就是加入了中国籍还是老外,所以加入也没有用。叫我中国人也行,叫我老外也行,随便叫什么,这无所谓。”那么,他为何如此地“无所谓”?一次他做报告,有人递上去条子,问:“美国好还是中国好?”阳和平坦言相告:“我喜欢美国的物质生活,喜欢中国的精神文明。”
  
  他们的父母享受着高规格礼遇
  
  在那些峥嵘岁月里,援华外国专家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与中国人民同舟共济。新中国成立后,他们中的许多人又留了下来,在各自岗位上为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建设奉献才智。
  半个多世纪过去了,这些当年风华正茂的热血青年,如今到了耄耋之年,有的已与世长辞,现还健在的有10来位。他们因此享受着高规格礼遇。上世纪50年代他们就被邀请参加国庆活动。1987年以来,国家有关部门每年请他们与中国领导人及各个领域的代表参加国庆庆典,共赴国宴;在最近lO年的中国新春佳节前夕,每年共和国总理都要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他们,举行“招待会”成了多年不变的惯例。
  除此之外,每年夏天,中国政府有关部门都要组织老专家到外地休假、参观、考察。其儿女们也受到了有关’部门的关心和重视,被邀陪伴父母前往,不但让父辈们在中国安度晚年,也让晚辈们过得愉快欢心。
其他文献
2011年4月8日,国家外国专家局下属中国国际人才市场(CSI)与(美国)国际营销和市场执行委员会(SMEI)就引进和推广“国际营销和市场职业资格认证”在北京签署协议。这标志着国际权威的顶尖“国际营销和市场”知识体系及职业资格认证考试登陆中国。  (美国)国际营销和市场执行委员会(SMEI)创建于1935年,是世界上首个致力于为世界范围内的营销和市场职业人士提供以增长知识、促进发展、培养领导者能力
期刊
2011年1月7日,在广西科技活动周的颁奖仪式上,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书记郭声琨、区政府主席马飚等领导亲自为2010年度获得广西“金绣球奖”的国(境)外专家颁奖,共有10名国(境)外专家获得了2010年度“金绣球奖”:  唐纳德(Donald George Naughton),加拿大专家,美国通用公司派驻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担任整车工厂运行总监。在他的监察下,上汽通用五菱安全问题2010年的
期刊
我的办公室里一直挂着一张2012年的挂历,上面只有3个月——5月到8月,那正是世博会召开的时间。可以说,我的心早已经“穿越”到了那里。  就像我们都知道的,人类之所以能在太阳系的第三个行星上生活,是因为海洋覆盖了地球表面面积的71%。它为我们制造75%的氧气,吸收50%的二氧化碳,90%的生命体在此栖息。永不停息的洋流循环保障着生命生存的最佳温度。  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的地球行星是“海球”。  
期刊
马克·哈拉特是一位医学科学上的大家。他将自己对帕金森病神经影像学的最新研究带入北京宣武医院,使中国在短时间内对帕金森病影像学研究,从几乎一片空白快速发展到国际领先水平。  “马克·哈拉特(Mark Hallett)教授是一位大家,是一位医学科学上的大家。”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北京功能神经外科研究所所长、被称为“中国细胞刀第一人”的李勇杰教授如是评价。  美国医生马克t哈拉特,是世界著名神经病学家和
期刊
我—直在认真思考:在我担任大使期间能为中欧关系的发展、促进欧盟成员国与中国人民的友谊做些什么?  在位于北京东直门外大街的欧洲联盟驻华代表团会议室,我见到了欧盟驻华代表团团长、大使艾德和先生。坐在我面前的他高高的个子,真诚的笑容,给人留下儒雅的学者印象。与他交谈感到轻松愉快。  艾德和大使介绍,欧盟是二次大战之后许多国家希望迅速恢复经济,使经过战争劫难之后的人们过上幸福平静的生活而搭建的一个经济共
期刊
如果说,深圳是中国改革开放的试验田,那么毫无疑问,杨凌就是中国种植农业现代化梦想的试验田,为中国农业现代化树起一个可以复制推广的样板。  1997年,国家19个部委与陕西省共同建设了国家级示范区一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目前,在这个不足4平方公里的区内,聚集了70个学科5000多名科教专门人才。示范区通过了IS014001国际国内双认证,被命名为国家级卫生城市、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国家级首批农业
期刊
PMI的项目管理标准体系已经应用在中国的多个行业及领域,如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首都国际机场T3航站楼建设、上海虹桥交通枢纽建设,以及帮助华为从本土公司快速成长为跨国企业等。  曾经的海军核潜艇军官、有着35年的业务发展和领导管理经验、进PMI(项目管理协会)3年便担任了这一全球领先的项目管理专业国际权威机构的组织业务副总裁。他就是柯雷格先生。    从美国核潜艇军官到  PMI组织业务副总裁,本
期刊
国家人才战略,在科、教、文、卫、体、保障、金融方面特别要注重以下四方面的工作:一是制度上的专业化、系统化、制度化、法制化,这样才更具有科学性、完整性、严肃性、可持续性;二是要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角色,必须明确市场的竞争机制是根本的,国家扶植鼓励是引导性的;三是过去招商引资,现在招才引智,资本追求的是安全性、回报性,而人更是追求安全性、回报性,但资本的回报主要是利润,人的回报除了生活的改善与回报外,还
期刊
山西聘请了许多外国专家来指导技术,排解疑难,用星星点点的智力光芒照亮了山西相关领域的探索发展之路。  山西,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历史悠久,人文荟萃,素有“中国古代文化博物馆”之美称。“精卫填海”、“女娲补天”、“禹凿孟门”的传说就发生在这里。为了更好更快发展,山西聘请了许多外国专家来指导技术,排解疑难,用星星点点的智力光芒照亮了山西相关领域的探索发展之路。    引进智力:山西要赚取“阳光下的
期刊
用皮革廠鞣制过的下脚料制作工业明胶,再制成药用胶囊,进入大小药廠。这种胶囊铬超标最高达90倍。长春海外、修正药业、青海格拉丹东、四川蜀中制药等知名药廠,竟然也使用工业明胶制作的胶囊。4月中旬,央视《每周质量报告》对此进行了曝光。  一石激起千层浪,公众对食品、药品质量安全的担忧再一次被热议。毒奶粉、染色馒头、瘦肉精、地沟油、校车安全,我们经历了太多的食品、药品、交通安全事件,只是这次工业明胶成了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