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思考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hinter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我国教育领域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已经成为十分重要的研究课题。对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发展趋势具有重要意义,小学阶段,学生的学习能力相对薄弱,需要通过创新意识的辅助,找到有效的学习思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创造能力,有利于加强学生的综合能力。本文主要对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展开思考。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数学教学;创新意识;思考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34-0014-01
  小学数学知识虽然相对简单,但具有较强的逻辑性与抽象性。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有利于强化自身的推理能力与逻辑思维能力。随着素质教育的大力推行,创新已经成为小学教学中一项重要的学习品质,为学生的日后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教师在教学数学知识时,可以通过具体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一、依据生活中的数学知识,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
  小学数学是学生进一步学习数学知识的基础,也是解决问题的生活工具。教师可以从生活的角度,引导学生展开课堂实践,使学生通过实践获取学习经验,并通过实践过程明确自身的社会责任,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人生价值观。数学涵盖着空间形式与数量关系,在日常生活中,也隐藏着很多数学知识。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渠道不仅来源于教材,也来自日常生活。教师在数学课堂中应将数学教材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的数学,建立创新意识,更加自然的学习数学知识。例如,在教学“圆的认识”这一课程知识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列举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圆形物体,使学生初步了解课程内容,之后借助多媒体设备播放几只小猴骑不同形状轮子自行车赛跑的情境,使学生猜测哪只小猴跑的最快,在学生初步讨论之后,用多媒体播放赛跑过程,使学生了解到跑的最快是骑圆形轮子的小猴,并使学生明确轮子做成圆形的道理,学生在数学课堂不仅学到了数学知识,更提升了自身的创新意识,对探索数学知识产生学习兴趣,更好的学习数学知识。
  二、通过问题引导的方式开展数学课堂,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使学生愿意自主探究新的数学知识。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意识到自身的课堂角色,做到不暗示,使学生通过自學掌握教材内容,在独立思考中,锻炼自身的数学思维。例如,在教学“圆的周长”这一课程知识时,教师可以通过问题引导的方式开展数学课堂,先进行课堂提问“在学习正方形与长方形周长时,可以用直尺直接测量,但圆的周长属于封闭曲线,应如何测量?”在学生无法得出问题答案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测量工具,使学生用直尺和白布条对圆的周长进行测量,找出测量方法。通过课堂实践,活跃了课堂氛围,使学生们都主动地参与进来,最终得出多种实验结果。教师在了解学生的思维方式之后,进行合理引导,告知学生在测量圆的周长时用绳测、滚动的测量方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应找到测量规律。可以通过多媒体设备播放两个不同大小的圆在相同点旋转后所留下的痕迹,使学生探讨圆周长长短与哪些因素有关,之后学生通过具体实验明确圆周长是直径的π倍。学生在自主学习与思考中,通过创新、探索,不仅可以牢固掌握数学知识,更能增强自身的创新思维。
  三、激励学生敢于创新与质疑,保持积极活跃的思维状态
  在教育领域中,很多教师都认同提出问题的重要性要远远高于解决问题,传统教学模式的长时间应用,导致学生在面对数学知识时,十分被动,不利于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更使学生失去了很多的表现机会,更无法有效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因此,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应激励学生敢于创新,对于不认同的数学问题,敢于质疑,找到属于自己的学习思路。例如,在教学“年、月、日”这一课程知识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如“为什么一年中只有2月是28天或者29天?”又如“为什么四年为一闰”,教师应通过问题引导,培养学生敢于质疑的学习态度,就算学生提出的问题并不符合课程内容,教师也不能对学生展开嘲讽,应通过评比的形式,缓解学生的课堂压力,使学生敢于在课堂中表达自己的想法,保持积极活跃的思维状态。
  四、增强学生的想象创造力
  小学阶段,学生的想象力十分丰富,对于外界的新鲜事物具有较强的兴趣,也有着自己的理解与思考。学生的想象力是增强自身创新意识的主要依据,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时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因为抽象是小学数学的一部分,学生在模拟抽象能力时可以更快的掌握数学知识。在日常的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应拓展学生的想象力,不能轻视学生的想象创造力,通过良好的方式进行正确引导。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是对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展开思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通过问题引导的方式开展数学课堂,并依据生活中的数学知识,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激励学生敢于创新与质疑,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增强学生的想象创造力,为学生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张雄雁,马小奇,钟潇湘.浅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J].神州,2017(28):104.
  [2]汤艳玲.基于核心素养,培养创新思维——浅析小学数学教学策略[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2):77-79.
其他文献
摘 要 结合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情况,从自身的小学语文教学经验出发,多角度论述了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课堂应用存在的问题,并据此提出了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课堂应用策略,希望对于今后深化小学语文教学改革有所帮助。  关键词 小学语文;信息技术;语文教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8)34-0007-01  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中,新课标的要求下,小学语文教
摘 要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以往教学模式需要进行彻底的改变,特别是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教学手段更加需要进行改变,朝着信息化的方向不断发展。微课作为互联网与教育的结合产物,本身具有时代的特点。  关键词 微课教学;小学数学;意义;策略  中图分类号:R363.2 5,D0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8)34-0010-01  将微课教学融入小学数学之中,不仅能有效提高教师的备
摘 要 结合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的开展情况,从自身的教学经验出发,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还存在很多应用信息技术的误区和不足之处。这里主要提出了借助于信息技术优势,能有效合理化安排教学内容,加强教学情境创设并能积极构建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等,希望对于今后深化小学语文教学改革有所帮助。  关键词 小学语文;信息化教学;教学方法;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
摘 要 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首先是从教师教育理念的转变开始,老师要将创新能力培养渗透到教学设计与组织的每一个环节之中, 教学内容与时俱进是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载体,教学方式方法优化是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抓手教学空间资源整合是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保障。  关键词 创新能力;与时俱进;资源整合  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8)34-0011-01  小学信息技术
摘 要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是科学学科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中教师必须以平等的态度,以朋友的身份与同学生们相处,一起畅游科学知识的海洋,一起学习科学专业知识,从而去唤醒学生头脑中的科学创新意识。创新思维是思维活动的高级水平,即是指人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从问题中找出新关系,寻求新答案的过程,这种思维具有新疑性、独创性、发散性。  关键词 小学科学;创新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A,C961文献标
摘 要 在小学数学教育系统中,数学是最重要的学科。数学教育的目标在于培养学生数学素养、数学思维、数学创新能力。其中的素养又包括许多的定义与含义,比如数感、空间感、分析能力、运算能力与推理能力。受限于小学生自身条件限制,大多数小学生在面对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共都会遇到很多难题。为此本文将结合笔者经验,分析信息技术在数学教育中的运用方式,希望能够更好的提升数学教育效果。  关键词 信息技术;小学数学;创新
摘 要 英语语法对于初中英语来说极为关键又是难点,有时一个语法知识需要进行多次重复讲述,但收效甚微。但教师借助微课实施教学,在摆脱重复讲解重担的同时,可引导学生实现自学,从而强化其语法能力。  关键词 初中英语;语法课堂;微课;应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8)34-0015-01  微课因科技推动而逐步融于教学当中,相较于以往课堂模式,微课可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