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刺双侧桡动脉行对侧血管造影指引定位导丝治疗慢性冠状脉闭塞病变31例报告

来源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984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索介入治疗仅由对侧冠状动脉向闭塞远端形成侧支循环的慢性冠状动脉闭塞病变时,穿刺双侧桡动脉行对侧血管造影指引定位导丝方法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31例仅由对侧冠状动脉向闭塞远端形成侧支循环的慢性冠状动脉闭塞病变患者,穿刺双侧桡动脉,一侧送入6F Guiding和相应器材行介入治疗,另一侧送入5F共用型造影导管行对侧血管造影,术中根据侧支循环所致的远端血管显影来指引定位导丝前进方向、判断定位导丝是否在真腔内.结果 29例患者成功完成了经桡动脉途径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及冠状动脉内支架术,2例失败.无冠状动脉穿孔及心包填塞发生.结论 穿刺双侧桡动脉行对侧血管造影,通过侧支循环使闭塞远端血管显影,术中指引定位导丝走行方向、判断定位导丝是否在真腔内的方法治疗仅由对侧冠状动脉向闭塞远端形成侧支循环的慢性冠状动脉闭塞病变是安全可行的.手术成功率有所提高,同时降低了穿刺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不影响手术前后抗凝、抗血小板强度,避免患者术后因强制体位导致的诸多不适、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也相应减少。

其他文献
开展白内障复明手术是现阶段防盲工作的重点任务之一[1]。白内障的复明治疗是白内障摘出并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为求手术后视力恢复的更快更好,重要的是对术后散光的控制。造成术后散光的原因主要是手术切口的大小和位置[2 -3]。我院自2008年5月至2009年10月参加了“河南省创建白内障无障碍省”活动,施行白内障复明手术480例(541眼),均为“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囊外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取得
期刊
期刊
目的:探讨白驳方辨证论治与他克莫司联合用药治疗白癜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医院门诊接诊的84例白癜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42例,对照组行0.1%他克莫司软膏外用,
期刊
目的:分析心肌梗死急救患者通过使用心理护理进行护理对负性情绪以及希望水平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心肌梗死急救患者70例作为分析对象,按照随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PD)患者的血脂、胱抑素C(CysC)及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变化及其在PD不同分型之间的差异及临床相关性。方法选取165例PD患者为PD组,103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
目的探讨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方案治疗≥75岁高龄晚期结直肠癌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8年6月北部战区总医院干部病房二科肿瘤病区收治的年龄≥75岁的晚期结直肠癌患者70例,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替吉奥联合组与卡培他滨联合组,每组35例。替吉奥联合组男31例,女4例,年龄(80.4±3.2)岁,年龄范围为75~86岁。卡培他滨联合组男29例,女6例,年龄(80.3±2.9)岁,
目的:了解持续质量改进在门诊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将我院2016年1月~2018年4月的100例门诊患者,随机分组,常规护理组给予常规干预,持续质量改进护理组开展持续质量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