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高职院校田径体育教学改革的探究分析

来源 :体育风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yu1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体育运动本是人类生活中的重要内容,通过体育运动锻炼肢体的各项能力和综合体质,但是由于现代人们生产生活方式发生的巨大改变,导致民众对于体育运动的参与兴趣也逐渐衰减,高职院校体育教学面临巨大的教学压力。大学生由于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加之自身存在的畏难心理,因而也对于体育教育产生一定的排斥心理,特别对于田径运动而言,更鲜少有学生愿意主动进行项目训练和学习。本文针对加强高职院校田径体育教学改革的问题进行探究,分析当前高职院校的田径体育教学现状,并提出有效的教学改革完善策略,以促进高职院校田径教学的发展。
  关键词:高职院校;田径体育教学;教学改革
  高职院校的田径体育教学一直难以取得明显的进展,很多高职院校的田径教学甚至处于停滞状态,学生的参与程度较低成为制约其教学发展的主要因素。通过大量的实际调研活动,能够总结出现代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心理受到外界社会环境的影响,已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而高职院校的田径运动教学还在沿用传统的竞技式教育理念和训练方法,已经无法适应现代社会对于体育教育的发展要求。高職院校开展体育教育的本质目的不是使学生都能够参与竞技比赛、取得名次,而是需要通过教学过程,对学生进行运动兴趣的培养,使学生能够热爱田径项目、热爱体育运动,树立终身运动的发展理念,进而实现高等教育对于体育教育的教学要求。
  一、高职院校的田径体育教学现状
  (一)高职院校的田径教学基础设施薄弱
  从目前的高职院校教学情况来看,很多学校都存在教学基础设施薄弱的问题,教学师资力量、项目训练条件都十分有效,给田径项目教学产生严重阻碍影响,一些学校开展田径项目教育只能够采用跑、跳的训练模式,教师开展田径教学也只是选择自己擅长的项目进行教学,滞后的教学模式难以满足现代田径教育的发展要求。同时滞后的教学发展现状,也导致田径项目对于学生缺乏吸引力,很多学生无法理解进行田径项目训练的实际意义,导致高职院校的田径教育发展受到局限。
  (二)缺乏对于学生田径项目参与兴趣的培养
  很多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师开展田径项目教学活动都将其视作为一种教学任务,而却没有重视田径项目训练对于学生的身心发展所能够体现的重要促进作用,因而导致其在教学过程中的教学内容设置过于程式化,缺乏对于学生田径项目参与兴趣的培养。由于学生存在的个体差异以及体育运动能力基础差异,对于教学内容的接受程度也会存在不同,教师采用统一的教学内容以及教学评价方式,容易导致一些学生对于田径项目学习和训练存在畏难情绪,学生对于田径项目缺乏参与和学习兴趣,田径体育教学的教学目标难以实现。
  二、加强高职院校田径体育教学改革的有效措施
  (一)消除对于田径体育的偏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田径体育
  很多学生都会在潜意识中认为田径体育的训练和学习过于枯燥,因而不愿意参与学习过程,主要源于国人对于田径项目都存在一定的误解和偏见。教师进行田径体育教学首先需要引导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田径体育观念,改变其对于田径项目的错误认知,使其能够体会到田径项目所具备的竞技性、健身性和趣味性特点。当然不同的学生对于同一事物会存在不同的主观感受,但是田径项目也具有多重的选择空间,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多种项目的尝试,进而使学生能够感受到田径项目本身的乐趣,使其能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开展田径项目学习。
  (二)重视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要引导者,高职院校应当重视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使其能够具备更多的项目专业教学方法,并能够与现代教育技术相结合,实现教学模式的创新。在教师专业教学基础、多变教学内容以及灵活教学方式的引导之下,能够使田径教学发生本质性改变,提升田径项目教学的吸引力。
  (三)加大对于高职田径教学的基础设施投入力度
  高职院校需要增强对于田径教学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虽然伴随高等教育的发展,很多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条件已经得到明显改善,但是很多学校依然存在田径教学基础设施薄弱的问题。高校应当提升对于田径教学的重视程度,针对不同项目的学习和训练需求,尽可能进行教学设施的添置,给学生的田径项目训练奠定基础。
  (四)结合田径项目的多样性优势,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学生自身的运动基础会体现差异性特征,进行田径项目训练和学习也可以有更多的选择,教师应当增强对于学生的全面了解,能够捕捉到学生在跑、跳或者投等方面存在的运动优势,进而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引导,使学生能够借助自身的优势条件提升其田径项目学习和训练效率,有助于促进学生对于田径体育的兴趣培养,给学生创作更多的个性化发展空间,学生可以在项目训练中得到身心的全面发展和提升。
  三、结束语
  高职院校开展田径教学需要正视自身在教学活动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并通过除对于田径体育的偏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田径体育、重视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加大对于高职田径教学的基础设施投入力度、结合田径项目的多样性优势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等途径,提升高职院校田径体育教学的有效性,在实现田径课程教学目标的同时,促进高等教育体育教育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庞标琛.从素质教育审视高校体育教育的改革与发展[J].高教论坛,2005(01).
  [2]姜银兴,田国祥.高师田径教学存在的问题与改革对策[J].甘肃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03).
  [3]张晓陆.普通高校体育课必须重视田径教学[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3(04).
  [4]郭萍英,刘林艇.对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思考[J].解放军体育学院学报,2000(02).
  [5]初永和.高校田径教学面临的困境和对策[J].辽宁体育科技,2002(02).
  (作者单位: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通过查阅文献了解协同学理论并采用逻辑分析法对教师系统在高校健美操教学系统的演进进行研究。研究认为,在高校健美操教学中,应当摒弃以前教师单纯的灌输学生以知识技能忽视学生其他能力的教学理念,给教师以更大的空间,充分发挥它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结合自己的教学特点和学生的个性特点再配以先进的教学设备和良好的教学环境和其他系统的各个要素,形成一个以教师系统引导各个系统组合的序参量的自组织的自组织
摘要:人才培养由知识性向应用型转变,是新一轮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高校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教学也概莫能外,亟需顺应其发展趋势。高校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教学中存在诸多问题,缺少就业导向教育和规章制度约束,表面化现象尤为严重。本文旨在阐明应用型人才培养和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教学改革的现实意义前提下,探讨近阶段少数民族体育教学现状,以及应用型人才培养和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教学改革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
北京大学妇女儿童体育研究中心主任、教授董进霞说:'幼儿体育是幼儿教育的一个方面,是促进幼儿身体、大脑、认知、社会适应力等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3-6岁的孩子,正
“人来疯”这个词多指孩子在家里来了客人后,会表现得特别活泼撒欢,甚至发起“疯”。这样的行为着实让不少父母哭笑不得,有的父母常常为此纳闷,不明白自己的孩子为何会如此“反常”。令父母哭笑不得的“人来疯”  一天晚上,我和母亲到一位阿姨家做客,阿姨家的孩子名叫久久,是个可爱的五岁小男孩。久久虽然不是一个非常活泼外向的孩子,但也不会害羞。平时在外面聚会吃饭时,我看到的久久都是比较乖巧的样子,但这次到久久家
期刊
'逸品'论始于唐代,在中国写意画的品评标准中一直处于重要的地位,影响着中国传统绘画的风貌,也是中国传统绘画与西方传统绘画最主要的区别。本文意在梳理'逸品&#
摘要:新课标下,要求体育教学在促进学生体育素质提高的同时注重对学生个性的培养。论述了体育教学中学生个性培养的必要性,对体育教学中学生个性培养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从丰富体育教学内容,展现学生个性;培养学生自我意识与自主能力;营造和谐课堂氛围,发展个性;引导学生发现自我价值等四个方面提出了体育教学中学生个性培养和发展的途径与方法。  关键词:体育教学;个性培养;方法  随着我国教育水平的不断提升,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