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指纹图谱结合化学模式识别评价甘草汁炮制前后栀子仁质量

来源 :中药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tyygydsk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建立甘草汁炮制前后栀子仁的HPLC指纹图谱,并比较其差异.方法:采集炮制前后栀子仁的HPLC色谱图,利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12版)”对所建立的指纹图谱进行相似度评价,并采用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法对进行差异性分析.结果:建立的HPLC指纹图谱共标定18个共有峰,甘草汁炮制前后栀子仁样品相似度较高,甘草汁炮制后栀子仁样品新增1个色谱峰.聚类分析可将甘草汁炮制前后栀子仁样品分别聚为1类,与主成分分析结果一致.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筛选出产生差异的主要标志性成分为栀子苷、西红花苷Ⅰ.结论:甘草汁炮制前后栀子仁的HPLC指纹图谱有一定差异,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可将其区分.该研究可为进一步完善栀子质量标准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目的:建立白芍中7种成分含量的一测多评法.方法:以芍药苷为内标,计算没食子酸、儿茶素、没食子酸甲酯、芍药内酯苷、1,2,3,4,6?五没食子酰基葡萄糖和苯甲酰芍药苷的相对校正因子,并利用一测多评法计算7种成分的含量,同时与外标法测定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一测多评法的可行性和适用性.结果:一测多评法的相对校正因子重现性良好,采用相对校正因子计算得到的10批白芍样品中7种成分的含量与外标法测得值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该研究建立的方法可靠准确,一测多评法可用于白芍药材的质量评价.
目的:利用稳定同位素比率及微量元素含量差异,结合化学计量学模型,探讨当归产地溯源应用的可行性,以期为当归产地识别提供理论支撑.方法:采用稳定同位素质谱仪(EA-IRMS)测定来自甘肃(岷归)、云南(云归)、四川(川归)3个主产区,共计27批次的当归样品中δ13 C、δ15 N稳定同位素比例以及碳、氮元素百分含量,通过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测定样品中7种微量元素(锰、锌、铬、镁、铁、镍、钼)的含量.采用逐步线性判别分析法(FLDA)进行多变量判别分析.结果:不同产区当归中的δ13 C、δ15
目的:研究西藏猫乳Rhamnella gilgitica Mansf.et Melch.心材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正反相硅胶柱层析、Sephadex LH?20柱层析、制备型高效液相等色谱分离方法对西藏猫乳的乙酸乙酯部位进行分离纯化,并结合核磁共振、质谱等波谱学方法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西藏猫乳中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南烛木树脂酚(1)、儿茶素(2)、(-)?表儿茶素(3)、柚皮素(4)、山柰酚(5)、鼠李柠檬素(6)、芹菜素(7)、(+)?丁香脂素(8)、(+)?皮树脂醇(9).结论:
目的:HPLC指纹图谱结合化学计量学评价不同产地山苦荬药材的质量.方法:采用Waters Atlantis T3(250 mm×4.6 mm,5μm)色谱柱,以甲醇?0.2%磷酸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柱温为25℃;检测波长为330 nm;流速为1.0 mL/min,进样量为10μL.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04 A版)”对10批山苦荬样品的HPLC指纹图谱进行相似度评价;采用SPSS 19.0和SIMCA?P 14.1软件进行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结果:建立的10批
目的:研究地果Ficus tikoua Bur.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葡聚糖凝胶柱色谱以及MCI柱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运用现代光谱技术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地果地上部分中分离得到14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5,7?二羟基色原酮(1)、去甲丁香色原酮(2)、alloptaeroxylin(3)、染料木素(4)、芹菜素(5)、neoechinulin A(6)、吲哚?3?羧酸(7)、3,4?二羟基苯甲醛(8)、原儿茶酸甲酯(9)、对羟基苯甲酸(10)、3,4?二羟基苯
目的:建立生地黄的HPLC指纹图谱,并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对其进行质量评价研究.方法:色谱柱:Agilent Eclipse XDB?C18(250 mm×4.6 mm 5μm)柱;流动相:0.1%磷酸溶液?乙腈,梯度洗脱;检测波长:334 nm;流速:1.0 mL/min;柱温:30℃;进样量:10μL,建立20批生地黄样品的指纹图谱,通过相似度评价、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和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法进行质量评价.结果:建立的生地黄指纹图谱确定16个色谱峰,20批生地黄样品与对照图谱的相似度均≥0.957,聚类分
目的:研究北柴胡Bupleurum chinense DC.地上部分的黄酮类化学成分.方法:综合运用硅胶柱色谱、ODS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以及半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等现代色谱分离技术对北柴胡地上部分的黄酮类化学成分进行系统研究.利用NMR和HR-MS等波谱学技术并结合参考文献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北柴胡地上部分的7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了12个黄酮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木犀草素(1)、异鼠李素(2)、异鼠李素-7-O-α-L-鼠李糖苷(3)、苜蓿素-7-O-β-
目的:获得多花黄精和长梗黄精根茎转录组信息特征,解析2种黄精属植物活性成分生物合成通路的异同点.方法:以多花黄精和长梗黄精根茎为研究对象,采用Illumina HiSeq测序平台进行高通量转录组测序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获得154778个Unigenes,其中注释差异表达Unigenes 14135个,GO功能可分类为51个,功能富集2076条,而多糖和薯蓣皂苷代谢显著性较差;KEGG富集到114条代谢通路,前20条通路中未见多糖和薯蓣皂苷相关代谢通路;782个Unigenes参与果糖和甘露糖、半乳糖、淀
目的:探讨人参多糖对D?半乳糖(D?Gal)诱导的大鼠嗜铬细胞瘤(PC12)细胞衰老损伤后自噬和相关信号途径的影响.方法:将PC12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人参多糖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用含20 mg/mL D?Gal的培养基损伤24 h;人参多糖组加入终浓度分别为65、75μg/mL人参多糖作用24 h.CCK?8法检测人参多糖对细胞活力的影响;β?半乳糖苷酶染色法检测细胞衰老;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活性氧(ROS)及线粒体膜电位(MMP);Seahorse代谢分析系统结合ATP生成量评估线
目的:研究紫花杜鹃叶的化学成分.方法:紫花杜鹃叶95%乙醇提取物通过硅胶、ODS、HPLC等色谱方法分离,根据波谱学手段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紫花杜鹃中分离得到13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grayanotoxin-Ⅰ(1)、grayanotoxin-Ⅲ(2)、campanulin(3)、木栓烷(4)、熊果醇(5)、熊果酸(6)、杜鹃素(7)、methylmatteucinol(8)、槲皮素(9)、matteucinol(10)、表儿茶素(11)、辛可耐因Ⅰa(12)、2R,3R-3,5,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