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连山海北高寒草甸地区紫外辐射特征及其对植物生理作用的探讨

来源 :高原气象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ghly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祁连山海北高寒草甸地区2000年植物生长期内的太阳辐射观测资料, 分析了该地区太阳紫外辐射(UV)在植物生长期内的日、季节变化特征, 以及在太阳总辐射(Eg)中所占的比例(η).结果表明: 海北站地区UV较强, 瞬时极大值可达77 W*m-2, 日总量最大达1.8 MJ*m-2以上; 实际天气状况下月总量最大可达41.620 MJ*m-2(5月), 植物生长期内的4月到10月总量达218.651 MJ*m-2.UV有明显的日、季节变化规律.日间UV所表现的单峰式曲线变化过程, 与总辐射变化有关.在晴天状况下, η的变化下午高于上午, 日平均约为0.048; 阴天状况下在13:00~14:00较高, 早晚低, 且随云层厚薄而发生显著的变化.同时表明, 阴天状况下的η值(0.053)高于晴天.就生长期实际情况来看, η值在植物生长的前期较高, 植物生长后期较低, 植物生长期内平均约为0.052.受强UV的影响, 高寒草甸几种主要植物, 其植物根、茎、叶的可溶性糖含量、淀粉含量、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均较高, 且表现出日出后迅速增加, 植物根茎粗壮等, 植物的生理适应性及其植物体的结构发生改变, 致使高寒草甸植物具有明显的抗寒性功能机制和形态结构.
其他文献
从信号滤波角度,对基于STFT的振动信号解调方法的原理和影响其解调性能的各种因素进行了严格的理论分析,指出该解调方法实质是基于复解析带通滤波的Hilbert变换解调法.严格证
The behavior of rolling contact fatigue (RCF) of medium carbon bainitic back-up roll steel was investigated under its actual work conditions. A kind of asperity
在灰色微分方程中采用了差商代替导数的一系列方法,并结合估计参数的一系列极小化准则,系统地研究了将不同差商或不同差商的线性组合与不同的极小化准则相结合,就可得到估计G
结合具体的模型试验,对长引水隧洞引水系统的变态模型设计进行了研究,特别对阻力相似条件进行了分析,指出在变态模型设计中,也可以同时满足沿程阻力相似和局部阻力相似.并给
通过实际资料分析,初步摸清了海河流域中部地区的暴雨径流参数、产流方式以及单位线型变化规律和确定方法.经过5年的实践验证,该地区洪水预报计算精度大大提高.实践证明,变动
20℃,0.1~800MPa下液态水的红外光谱测量结果,表明水分子红外吸收的组合频率与压力的关系是连续的,并随压力的增加而降低,但吸收峰的面积在压力约为200,370和700MPa时存在着不
本文提供了作者研制的三维内波及分层流水槽系统的背景技术资料.经源致三维内波的实验证实,利用该水槽系统中的双缸制取分层水系统可快速制取所需的分层水,不必利用分子扩散
作者在 1 999年夏季的航次中 ,获得了南黄海表层海水 p CO2 的实测数据。本文结合水文、化学和生物等要素的同步观测资料 ,对影响 p CO2 分布和变化的某些重要现象进行了初步
通过对小折射信息的二次开发 ,提出了小折射标定地震地质层位的方法 ,即根据高速层速度反映基岩物性 ,不同物性的前第四系基岩折射波速度存在差异的特点 ,利用折射波速度的差
1 简介在过去的30年中,绿色革命把数以百万计的人们从饥饿的死亡线上拯救过来,并改善了数以亿计的人们的生活水平.灌溉和排水以及种子新品种和化肥在绿色革命中发挥了重要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