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行业企业文化建设的问题与对策

来源 :企业文化·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haoy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企业文化建设直接关系到电力行业的改革与发展。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电力行业应将企业文化建设作为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通过转变观念、营造电力行业特色企业文化、将企业文化融入生产经营管理、构建学习型组织、多渠道宣传,使企业文化建设落到实处,促进员工与企业的协同发展。
  关键词:电力行业 企业文化 建设 问题 对策
  前言: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经营中所形成的具有自身特点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企业精神以及发展战略。电力行业作为公共服务行业,在我国新时期建设中肩负着重要使命,企业文化建设直接关系到电力行业的改革与发展。因此,电力行业需要深刻认识企业文化的内涵,通过对企业文化的挖掘、凝练、创新,塑造崭新的时代风貌,更好地践行服务社会的责任使命。
  一、电力行业企业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新时期我国正在积极推进电力体制及企业发展方式的改革。电力行业属于社会公共服务行业,承担着服务全社会的职责使命。其改革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提高服务质量。在此过程中,企业文化建设不仅是必要的,也是非常迫切的。企业文化直接影响到电力职工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以及职业道德。电力行业的改革与发展必须始终将用户利益放在首位,即将社会效益作为经营的首要目标,实现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这一目标最终要落实到职工身上,职工是改革与发展的核心力量。这就需要企业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站在讲政治、顾大局、保民生、促和谐的高度,将企业文化融入到改革进程当中,并深入渗透到经营管理的各个方面,使电力职工凝聚服务社会、无私奉献的精神,积极投身改革浪潮,促进电力行业树立崭新的形象和风貌,从而为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助力。
  二、电力行业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当前,电力行业企业文化建设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对企业文化建设重视不足。长期以来电力行业处于垄断地位,电力企业本身充满优越感和安逸感,对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视不足,认识不够科学。企业领导往往认为企业文化建设比较虚化,不能直接创造产值,与电力生产实际没有紧密的关联,只要党委、工会做好宣传即可,并不需要其他部门的参与。还有的企业领导认为组织一些文艺、体育活动就是企业文化建设。所以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缺乏目标和方向,很难突出电力行业的特色。
  第二,企业文化建设与市场经济脱节。电力行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国计民生。为立足长远发展,电力体制改革将更加突出行业竞争性,使企业能够按照市场经济要求,不断提升服务标准,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由于长期以来电力行业缺少竞争、市场、成本意识,管理观念落后,企业文化建设也因此受到影响,容易与市场经济脱节。例如,很多电力企业作为国有垄断企业,主要目标集中于生产和技术环节,对市场营销和服务管理缺乏主动性,竞争力不强。
  第三,企业文化建设流于形式。不少电力企业的网站虽然都展示出企业文化建设的目标和内容,但很大程度上这只是对外宣传的一种途径。其措辞精炼、内容振奋人心,颇具有时代和进取精神。而实际上这种口号宣传更多的是流于形式的企业文化建设,宣传的内容很难深入到职工的内心深处,更难以发挥对职工的激励和带动作用。企业常常在各种宣传资料、大会上提及企业文化建设,实际则缺少切实可行的建设举措。
  三、电力行业企业文化建设的对策
  电力行业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特别是在我国推进电力体制改革的今天,企业文化建设也应当服从和服务于改革发展的目标,采取有效对策,使企业文化深入到每一位电力职工的心中,促进员工与企业的协同发展,从而更好地服务社会,展现电力行业的时代风貌。
  第一,树立企业文化建设观念。电力行业企业文化建设首先需要的是观念上的转变,企业领导应当带领职工,深入认识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摆脱垄断地位带来的优越感。随着厂网分离的实施以及行业竞争加剧,电力企业必须充分认识到企业文化建设对电力职工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念、统一思想和行动的作用,进而由领导层号召职工积极配合企业文化建设工作。
  第二,营造电力行业特色企业文化。在深化改革的进程中,电力行业应当积极营造具有行业特色的企业文化。电力企业首先要立足服务社会的根本使命,以安全生产为目标,努力保障社会用电需求,切实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同时,电力企业应当创新营销和服务理念,注重提升市场竞争力,整合服务流程,提高服务质量,积极融入国际竞争潮流,展现电力行业新时期发展的生机和活力。
  第三,将企业文化融入生产经营管理。电力企业应当将企业文化建设和生产经营管理实践有机结合,从而使职工在岗位工作中有效推动企业文化建设。为此,电力企业应当尽快建立质量认证体制,强化安全管理,积极做好电力风险的防范工作。而且企业应当通过制度创新,对生产、营销、服务工作实行绩效考评,鼓励职工在企业文化的指导下转变思想,更新观念,促进岗位工作的创新。
  第四,构建学习型组织。在深化改革的进程中,电力职工需要学习的内容很多,从党的方针政策、服务社会的精神理念,到业务上的先进技术、生产方法,以及管理中的信息化技术,这些学习任务刻不容缓。厂网分开以后,电力企业要更好地适应市场竞争,就必须努力提高职工的综合素质。因此,企业应当积极构建学习型组织,将电力行业的专业知识、技术、经验等在企业内部广泛传播,使企业内部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彰显文化气息。
  第五,多渠道宣传企业文化。为避免企业文化宣传流于形式,电力行业应当开辟多种宣传渠道,着重对企业文化的内涵以及建设成果进行宣传。例如,集中塑造企业文化环境,统一办公用品,制作具有企业特色的宣传墙面,在生产、办公的各个区域展示企业形象;从职工中选拔先进人物,传播先进事迹,鼓励职工向模范学习;组织丰富的文化及社会活动,在活动中诠释企业文化等等,都可以使职工从中受到感染。
  参考文献:
  [1] 杜小芳.浅议建设企业文化对电力企业的重要性[J].电源技术应用,2012(11).
  [2] 刘媛.电力企业企业文化建设思路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2(15).
  [3] 杨辉.在新形势下积极推进电力企业文化创新[J].广西电业,2012(09).
其他文献
【摘要】通过职业教育培训进行精准扶贫,是解决我国因技术致贫问题的重要措施。但是由于我国传统的职业教育培训存在某些局限性,严重制约了农村人力资源的有效开发。针对当前我国精准扶贫职业培训面临的困境,主张利用互联网思维,探索出更为高效的培训手段,即在各个贫困地区设立虚拟空间站,购买虚拟现实技术的相关设备,实现对贫困地区人民的培训,达到从根本上致富的目的。  【关键词】精准扶贫 虚拟技术 职业培训  精准
摘 要:在现代企业管理中,评价一个企业的文明程度主要体现在企业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能够顺利进行。企业文化是企业精神面貌的体现,对于企业的经济效益以及社会信誉度都具有一定的影响。企业文化主要强调的是文化性,可以推动企业管理的良性发展,而精神文明建设中涵盖着企业文化的重要内容。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企业的整体素质才会有所提高。本文针对加强企业文化与精神文明建设的策略进行探讨。  关键词:企业文化 精神文明 科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英语教学目标发生了转变,从传统的以成绩为主逐渐转向知识和能力并重,从片面地追求知识的全面性到更为注重学生人格的完整性,高中英语教学充分体现了生本教
随着现代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各种设计软件出现在人们面前,平面设计是当前比较新的一种设计技术,有十分广泛的应用.手绘是比较传统的一种平面设计方式,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使
在我国国民经济实现快速发展的现阶段,城市化建设进程的加快使得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提升,建筑工程领域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从城市建筑发展的当下来看,高层建
企业文化是管理文化,一流的企业必须拥有优秀的企业文化,不重视企业文化的企业是没有核心竞争力的,不重视企业文化建设的企业经营者是缺乏远见的。可是纵观目前国有企业文化建设情况,虽已经初具雏形,并开始日益发挥着企业文化的强大功能,但仍然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  本文就从国有企业的实际出发,对如何加强国有企业的文化建设提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当前国有企业文化建设认识上的误区  应该说,国有企业历来十分重
目的:观察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对老年支气管哮喘的治疗作用研究.方法:集合我院收治 100 例患者,分为联治组(50 例,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混悬液)传统组(50例,传统治疗),
【摘要】文中對ZH房地产公司资本结构的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描述,利用最优资本结构定量模型确定当ZH公司的资产负债率达62.42%时属于该公司的最优资本结构点,并对资本结构优化的实施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房地产 资本结构 优化  一、引言  从2011年开始,我国开始对房地产行业重点实施宏观调控,限控、限贷等严厉的调控政策的执行,对于大部分房地产企业的影响是深远的。房地产企业对银行贷款融资的依
摘 要:为发挥统一的企业文化引导、激励、凝聚作用,把企业文化建设和管理的软指标转变成操作性强的硬指标,变成一种日常管理目标,科学地进行量化评价,国网信阳公司紧密结合国家电网公司统一行为规范的内涵,建立了涵盖公司属各单位、全体在职干部员工的企业文化量化评价系统,以分值量化的方式每月进行综合评价,并以企业文化简报的形式予以公布,使国家电网公司基本价值理念融合到员工思想和行动中,形成了讲诚信、讲责任、讲
【摘要】为了遏制耕地非农化非粮化以及撂荒现象的持续发展,本文主张应用经济激励方式对农业经营主体进行补贴。本文通过对于各地相关试点的回顾以及相关政策系的关系梳理,得出了应协调相关政策重点关注欠发达地区治理的结果。在具体的治理思路上应当充分整合相关资金,由农业补贴资金做引导,耕地保护资金做激励,重塑农户增产增收与耕地保护的一致性逻辑,建立长效可持续的激励性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政策。  【关键词】耕地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