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8年1-6月份,卡车市场继续延续了去年的良好发展势头。同样,各家企业的竞争也都异常激烈。一汽和东风之间的争夺被认为“不亚于在B级车市场中的雅阁和凯美瑞之争”。看着一汽、东风杀得不相上下并最终都“满载而归”,另一大汽车集团——上汽集团在一边也坐不住了,开始跃跃欲试加入到这场战争中。
一汽解放:“重拳”出击
2007年,一汽解放仅以7000多辆的劣势排在东风的后面。有人认为,“对于月均销量超过1万辆的企业而言,这一差距并非不可追回。”果然,今年第一季度,一汽解放的市场份额就反超了东风两个百分点了,坐上了中重卡市场的头把交椅。
记者从一汽集团获得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6月份,解放公司每月销量均超过1万辆。截至6月末,共销售中重型卡车10.4万辆,同比增长44%,市场份额预计比去年年底增长2.5%,不仅突破了年初预计的上半年“保8争9”目标,而且创出解放品牌半年销售总量的历史最高纪录。
“东风的优势在于中卡,而一汽解放自J6投放后在重卡(载重量15吨以上)方面的优势更为明显。”一位行业专家分析认为,“从东风商用车的母公司东风有限所发布的‘23’和‘13’计划来看,东风把主要精力都放在了乘用车上了,而一汽解放则能集中精力经营。可以说,一汽解放是依靠重卡取得了目前中重卡市场的领先优势”。
另外,今年以来,一汽解放在培训、宣传推广等方面,明显加强了对经销商的支持。截至目前通过消费贷款实现销售9240辆,同比增长100%。这也为一汽解放争夺市场增添了一臂之力。
同时,一汽解放还始终不忘开拓国际市场。随着出口量的增加,一汽解放已新建3个口岸服务站,在边贸出口市场树立了良好的形象。而且,6月25日,俄罗斯质量检查部专家对一汽解放相关技术标准进行了为期2天的认证审核和检查,最终一汽解放顺利通过了俄罗斯专家的审核。可以预料,下半年一汽解放在海外市场中还将收获不小。
东风:最终还要看全年的表现
目前来看,一汽解放在中重卡市场中确实占有着一定的优势,这与去年有些类似。2007年初的时候,也是一汽领先东风,后来随着年底冲刺,东风最后反超了一汽。因此东风商用车公司党委书记、副总经理黄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最终还要看全年的表现。”
另外,黄刚还表示:“一汽的重心在北方,而东风在西南、西北以及南方等地拥有较强的优势,因而东风受南方雪灾和四川汶川地震的影响较大,而一汽解放则相对要小些,这也是上半年东风比一汽增长慢的原因之一。”
尽管如此,截至5月底,东风商用车实现销售10.75万辆,完成全年销售目标57.36%,同比增长44.19%。其中,重型车实现销售6.02辆,同比增长76.9%。中型车销售2.41辆,同比增长8.98%。由此可以估算,前半年东风在中重卡方面的销量与一汽解放不相上下,应该也在10万辆左右。
上汽集团:狠抓商用车板块
2007年,上汽共销售整车超过169万辆,位居国内第一。然而,比起乘用车方面113.7万辆的销量,以及微型商用车超过52万辆的不俗表现,上海汽车在重型车和客车方面的“短板”缺陷明显:新成立的上汽依维柯红岩全年销售重型商用车仅为2.4万辆,而全资拥有的上海汇众也只是区区几千辆的年销量。与此类似,另一个巨大反差也是在去年。2007年前10个月,一汽集团共销售了载货车11.02万辆,而上汽集团仅销售了528辆。
其实,上汽集团也意识到了自己在商用车上的不足,为此上汽集团在商用车行业动作频频。先是借机构改革的契机内部成立了商用车事业部,后通过增持上海汇众,使其成为全资子公司。今年,上汽又通过收购上柴股份,构建了自身的商用车自主动力体系。至此,上汽将拥有自主品牌的发动机,与现有产品形成互补,满足商用车业务全面发展的需要。此外,上汽还在去年设立了商用车技术中心。
经过一系列的布局后,上汽集团在年初召开了商用车业务大会。会上,上汽集团表示,“今年将狠抓商用车业务”。要求旗下各商用车企业都要实现快速增长,其中首先点了上汽依维柯红岩和上海汇众的名。
2008年6月15日,被上汽寄予厚望的上汽依维柯红岩公司迎来了周年华诞。但是,这里没有锣鼓喧天的庆典仪式,只有员工们紧张有序的工作。上汽依维柯红岩月销的最高纪录也快速提升到了4186辆。
一连串的行动和数字似乎正在向一汽和东风表明,面对中重卡市场这块诱人的大“蛋糕”,上汽不愿只做一个观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