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磨灭的抗战记忆

来源 :今日中国·中文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ttleMeteo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5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也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从1937年全面抗战开始到1945年日本签署投降书,中国用3500万军民的死伤、6000亿美元的经济损失换来了百年抗击外来入侵的第一次彻底胜利。
  回首这一人类的空前浩劫,回望正义力量终得伸张,太多的血泪回忆与历史警示,值得全世界永久珍藏。伟大的胜利,饱含巨大的牺牲,更铸就不屈的信念。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20亿人被拖入战火。作为东方主战场,先于欧洲8年遭受侵略的中国,迟于欧洲110多天迎来胜利,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名副其实的起点与终点。14年间,无论在西方大国“绥靖”政策下孤军作战,还是以贫弱之国力迎战武装到牙齿的侵略者,中国的抗争从未间断;在中国共产党倡导并积极推动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12.5万次敌后战斗和22次正面大会战,牵制和抗击了日军主要兵力,阻止了侵略者“北上”“南进”的铁蹄,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丰碑上刻下不可磨灭的卓越功勋。
  隆重纪念这一重要历史事件,回顾这场正义与邪恶、光明与黑暗、进步与反动殊死搏斗的历史,不忘法西斯给人类造成的空前劫难,永远铭记为祖(籍)国、为人类和平事业英勇献身的仁人志士,对于维护世界和平,推动人类的文明进步与发展,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其他文献
日前在北京召开的全国继续教育工作会议,被认为是“继续教育春天来了”的标志。不过,会议对于继续教育的发展及远程教育的战略转型,到底有多大现实和潜在的影响,看来还需要时间验证,更取决于各方破解“瓶颈”问题的实际努力。别的不说,要想超越从制度到操作层面对于继续教育及远程教育的偏见,就注定是个不轻松的过程——各种偏见似乎无所不在,包括许多通常被认为站在教育改革前沿的教育界人士,要想真正超越偏见往往也是很困
从前有个张善报,人品善良心更好。  父母早年因病逝,家境贫寒恶不搞。  多少穷哥找他偷,伤天害理从不招。  宁可穷死去要饭,坑人利己他不要。  人穷志坚如钢铁,宁愿饿死不偷盗。  十岁就把工来打,跟着富人放羊娃。  白天山坡把羊放,天到快黑才回家。  回去就把活来干,担水劈柴累不怕。  起早贪黑把活干,不论秋冬和春夏。  勤奋劳动多忠厚,老板喜欢信任他。  善报心好遇恶报,恶报纠缠无办法。  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