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一生一特长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

来源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txiaok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一生一特长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以及实践是现代社会发展过程中一个专题性的项目,在其具体的实践过程中需要按照具体的人才培养要求来构建能力培养基础,使整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得到丰富,且通过实践来强化相应的综合能力,使学生的专业性特长得到充分地体现。一生一特长人才培养模式能够培养出更加专业化的学生,可使学生在未来毕业之后能够更加快速地融入职业生涯。
  关键词:高职;学前教育;一生一特长;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1-4;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052(2021)11-0-02
  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过程中需要培养出更高素质的专业技能型人才,使其在幼儿园教学中发挥出重要价值。但是当前在学前教育阶段体现出了重视理论而忽视技能,没有重视实践的问题,导致学生的职业技能无法充分符合学前教育方面的客观需求。在学前教育专业的培养过程中,怎样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专业能力极强的幼儿园教师是需要思考和摸索的重要问题。
  一、明确一生一特长人才培养的目标
  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过程中,需要对其具体的目标进行明确,使培养对象本身能够有专业性的精神及观念,同时具有教学的专业技能,掌握良好的教学能力,使其在教育工作中更加专业。并且能够了解到学生存在的问题,针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的教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根据幼儿园教师的岗位情况对教师需要具备的弹、唱、画、作等多项基本技能进行定位和明确,通过教学以及实践作为一体化的课程基础,按照教学的实际情况完成具体的教学目标,使其能够满足幼儿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职业基础要求,使专业特长培养方案能够得到相应的落实,更好地满足学前教育阶段幼儿教师全面性发展的高层次要求[1]。
  相关专业人才的培养过程中,专长是指教师在专业领域对独特性思想、任职能力还有教师的专业管理,同时还包括一些特殊的才能。在学前教育的管理过程中,需要对专业的弹、唱、画、作等基本技能的构成要素进行分解,并按照学前教育阶段教师岗位的工作任务作出全面性融合,使其能够在学前教育阶段形成专业性的特点。具体来说,儿童歌曲弹唱主要指的是键盘、乐理以及视唱练耳三门课程的有机融合,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歌曲弹唱能力以及乐理知识和演唱技巧等。而儿歌编创与表演课程中,需要对课程的相关信息内容进行专业性地分析,结合实际情况制订相应的特长培养方案,提高学前教育教师的综合能力,使其在教学的过程中按照能力培养、课程教学、实践训练以及考核评价等多方面内容结合的具体原则,使整体的方案更加可操作、可评价,在最后的组织以及实施的过程中对其进行进一步的丰富和完善,从而体现出良好的实践性效果[2]。
  二、高职院校专业特长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路径
  (一)创新学前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对于一生一特长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以及實践过程中,可将其分为培养时间以及培养形式两个方面的内容。首先,在时间方面需要在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第二学年,让每一个学生按照自身的爱好和特长自主地选择一个专业性的特长,通过两个学期的学习及研究来达成特长的培养目标和效果,从而能够有效地解决能力培养方面的时间问题。应了解到,在这种专业性特长的培养过程中,并不是短时期内能够完成的,而是需要通过长期的训练,使学生能够在具体的内容方面产生初步的认知[3]。其次,在培养形式上需要对学生进行贯通性的培养。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加强课堂教学以及校内实训和幼儿园实践评价等多个环节共同配合,使整体的教学功能更加完善,安排足够的校内实训室,使高职院校能够和幼儿园之间实现紧密的联系,从而能够有效解决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拓展教室的空间,对幼儿园学生进行有效的教学,做好学生的引导者以及组织者和欣赏者,通过教学工作使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积极转变学习的思想,从学习中不断地思考问题、感悟问题、实践问题、研究问题,通过多种形式的学习来实现长期发展,了解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乐趣以及自身未来要从事的专业具有的重要价值和存在的一些问题,使教学过程充满创造力,促进学生专业特长的培养以及形成。
  当前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已经初步形成了多样化的专业特长教育模式,通过这些多样化的教育模式来培养学生的多样化技能,使学生能够了解一些具体的方式[4]。比如,当前在一些高职院校所开展的学前教育,形成了基于实践能力为引导的特长教育模式,将其作为学前教育培养的能力,使相关专业的学生对其产生具体了解,并在后续工作中渗透。譬如,儿歌编创以及表演能力的培养模式。在对儿歌进行编创以及表演的过程中,需要通过课堂教学实践形成一个更加完整的人才培养模式,首先需要完成儿歌编创以及表演能力培养的理论讲解,讲解环节主要是由教师作为主导,在课堂中进行集中的知识点讲授,并让学生了解儿歌的主要特点以及儿歌的分类情况,在完成理论的讲解工作之后,融入一些具体的案例指导学生,让学生进行学习。这些案例中需要包括理论方面的指导和具体儿歌编创作品的赏析,使其能对儿歌编创的内容以及具体的形式产生更加客观、全面地了解,视野得到开拓和丰富,并在学习过程中掌握儿歌的美学特质和精髓。其次,要引导学生完成小组讨论工作。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需要为学生分配并安排一些具体的任务,让他们对一些经典的儿歌作品进行相应的品味和解读。完成了小组讨论之后,进入方案的设计环节,也就是在学生对儿歌已经产生初步了解的基础上适当地完成儿歌的设计活动,引导学生在编创的过程中能够掌握儿歌教学方面的一些要点内容。再次,将学生编创的儿歌作品进行展示,可以通过竞赛的方式鼓励学生,使学生树立信心,将自己学习过程中的一些观点和思维,分享给其他同学,促使学生之间能够共同分析和探讨。完成作品展示环节后,进行课堂的模拟,要求教师安排并组织学生完成教学的模拟工作,一步步丰富学生的相关经验,可使学生将儿歌编创以表演能力充分渗透在课堂中,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最后,进行共同讨论,由教师与学生共同评价整个教学活动开展的实际情况及教学的实际效果,还有学生的掌握程度,从而能够对教学的模式产生更加全面的理解,为后续的教学工作开展奠定良好基础。完成幼儿园实践之后,还需要学生基于理论指导和实践进行相应的教学反思,从而对教学设计做出全面的理解,提高学前专业儿歌编创与表演能力的实际教学效果,使理论和实践相紧密的融合,促进项目的完成,实现最终的学前教育教学目标。   (二)创建新的学期那教育人才培养实践基础条件
  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一生一特长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实践目的是提高整体的教学质量,促进社会经济的稳步发展,使学生能够获得良好的成功,因此这种职场能力也是检验高职院校教学效果的一种客观的基础。教育过程中,职场能力是指职场人员对工作能力掌握的实际情况,而一生一特长人才培养模式中需要同时具备教室、实训室以及实践基地[5]。
  第一,需要基于改善实习的条件来构建校内实训基地。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学过程中,需要重视校内实训场所的建设,具备钢琴训练室、舞蹈室、手工展示室和多媒体技能教室、电子琴室、多功能室等。在这个教学过程中,使学生能够对自己所感兴趣的专业特长进行学习,对钢琴、电钢琴、手风琴、古筝、琵琶、扬琴以及吉他等教学设备产生相应的了解。除此之外,教学中除了对教育训练时间的统一安排,还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爱好为其提供一些更加自由的學习时间,使他们能够学习更多样化的内容[6]。
  第二,需要重视校外实践基地的建设。在这个过程中,主要是需要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组织机构能够联合当地的其他教育部门共同组建校企融合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推动学生的成长,使学生能够更加快速地了解到当前学前教育工作中需要承担的责任以及面对的一些具体问题,并且建立信息反馈制度体系,发布工作动态,实现经验交流,可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办学主体多元化的合作办学体系,促进高职学前教育专业教学工作的有序开展,充分符合一生一特长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实践要求,最终体现出共赢的实际效果。
  三、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对学前教育专业的人才已经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需要其在工作的过程中不但具有更高的专业能力,还要具有更高的职业道德素质。一生一特长人才培养模式的提出是针对我国实际国情及幼儿教育方面所提出的一项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策略,通过一生一特长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实践,能够充分体现出人才培养模式的实际效果,促进相关专业人才的就业,为我国幼儿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曲.新时代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建设路径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1(5):62-67+92.
  [2]罗斐悦.基于中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衔接的“学分银行”评价体系建设——以太原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例[J].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21,41(1):137-138.
  [3]孙雁.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学的融合途径分析[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1,4(3):91-93.
  [4]包兵兵.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核心素养培育课程体系构建[J].教育科学论坛,2021(3):27-32.
  [5]包丽芬.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应用[J].现代交际,2021(3):10-12.
  [6]曾新荣.新时代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研究[J].教育与职业,2021(6):94-97.
  (责任编辑:张咏梅)
其他文献
摘 要:新时代劳动教育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融合是创造性劳动者培养的迫切要求、是落实高校立德树人的重要途径,同时也为双创教育确立导向。当前,劳动教育与双创教育的深度融合仍存在思想意识薄弱、内容形式单一、载体有待创新的现实困境。本文着眼时代发展,探索新时代劳动教育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融合的价值意蕴和实践路径,有利于激发创新型劳动者的内生动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劳动教育;创新创业教育;高校  中
摘 要:新时期高职院校图书馆学生用户教育成为教师关注的重点内容,被认为是学生综合素养养成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详细分析高职院校图书馆用户教育的必要性,对现阶段学生用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阐述,最后介绍了未来图书馆学生用户的教育对策,提出了完善教育方式、重视批判性评价教育、开展针对性教育等解决对策,希望为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养成奠定基础。  关键词:高职院校;图书馆;学生用户;教育策略  中图分类号
在信息时代,传统的中职学校课堂教学面临着严峻挑战,如何将信息技术和教学进行深度融合、对教学模式进行优化是教学改革的关键。在信息技术条件下,通过信息化的教学手段,改变教学方法,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果是重中之重。本文以酒店礼仪花束的设计与制作课堂教学为实例,通过将课堂翻转,在课前准备、课中实施、课后拓展等环节合理利用互联网+教育技术,从教学分析、教学策略、教学过程、教学效果四个方面进行《饭店插花艺术》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以期提供参考与借鉴。
张国清讲话刘宁主持周波出席8月12日,辽宁省优化营商环境推进会在沈阳召开。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张国清出席会议并讲话,省委副书记、省长刘宁主持会议,省政协主席周波出席会议。去年9月28日,省委常委会召开(扩大)会议,重温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着重对以优化营商环境为基础、全面深化改革进行安排部署,着力打造办事方便、法治良好、成本竞争力强、生态宜居的营商环境。
摘 要:中国历经五千年的不断革新进步和洗礼,其中所蕴含的政治和思想文明是珍贵的宝藏,拥有着不可估量的教育价值。而现代社会重视对大学生开展思政教育,旨在强化学生的政治文化认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爱党主义以及无私奉献的精神大义。所以结合现代社会的发展現状和趋势,参考并借鉴中华五千年的历史文化是促进高校思政教育开展的有效途径。本文重点分析大学生思政教育与历史知识的创新融合方式。  关键词:大学生;思政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是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作为其内在的职业教育发展的基本理念,也是完善职业教育体系基本概念。新时代下,需要以新发展理念作为战略导向,以促进职业教育体系完善为重点。基于此,本文对基于现代职业教育的背景下的高职院校治理体系完善进行探究,以有效推动高校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摘 要:高职教育为创新型城市建设提供高素质技能人才,提供技术服务推动企业创新,营造创新文化氛围,推动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而徐州高职教育发展中存在政企校合作限制和政企校合作限制的问题,制约了高职院校在创新型城市建设中发展。高职院校应加强与地方政企合作,打造区域共生协同机制,建立“四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机制;与企业合作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提供技术培训服务,促进企业的科技创新发展。  关键词:徐州;高职院校
摘 要: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為中华民族谋复兴[1]。“幸福”是人类追求的终极目标,然而高职医学生对正确的幸福观认知存在问题以及幸福指数偏低。如何正确理解“幸福”和怎样提升幸福指数对于高职医学生意义重大,而深刻理解习近平奋斗幸福观理论内涵对高职医学生具有重要启示教育。一是加强高职医学生对习近平奋斗幸福观理论理解;二是引导高职医学生对习近平奋斗幸福观的实践
摘 要: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是中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兴”的重要着力点。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相对发达国家起步较晚,教育模式存在诸多问题,仍处在探索阶段。本文梳理总结了发达国家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可鉴经验,提出明确人才培养目标科学定位创新创业教育、树立个性化创新创业教育理念等促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建设的建议。  关键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创新型人才  中图分类号:G6
摘 要:传统的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借助泛娱乐主义碎片化、庸俗化、猎奇化的特点,以更具迷惑性和欺骗性的手段继续与主流意识形态争夺主导地位。两种社会思潮的合流对年轻受众的理想信念教育造成了严峻挑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正本清源,为理想信念教育扫除迷障。基于此,本文分析了泛娱乐与历史虚无主义融合对理想信念教育的消极影响,并提出重新建构泛娱乐主义、敢于向历史虚无主义亮剑的理想信念教育增强措施。  关键词: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