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宝:牛老师。马哈鱼是在海水和河水间洄游的吗?
牛老师:是啊。马哈鱼属于溯河洄游型鱼类。它们在海里长大成熟后会从海洋进入河口溯流而上,到河流的上游寻找水流平缓的浅滩交配下卵,卵孵化成的小鱼会顺流而下到达河口游进海洋。长大成熟后又会游向河流……如此循环往复,生生不息。另一些鱼类与此相反,叫降海洄游型鱼类,成鱼会从淡水经河口游进海洋,抵达海洋深处交配下卵,卵孵化成的小鱼会长途跋涉回到河流里长大成鱼,例如鳗鲡。
小宝:奇怪啊。淡水鱼进入海里怎么不会像腌萝h那样脱水死掉呢?反过来,海水鱼怎么能生活在淡水里?
牛老师:科学家发现,原来这些鱼类从淡水进入海水或者相反从海水进入淡水,体内的渗透压会发生改变。适应水体的渗透压。
小宝:什么是渗透压?
牛老师:渗透压是一种膜现象。生物的细胞、细胞器都是用膜隔开的。为了保证细胞的生理活动,膜有一种奇特的功能——渗透。为了研究膜的渗透现象,科学家制造了各种人造膜,这些膜只能透过水,不能透过其他分子或者离子。叫做“半透膜”。半透膜两侧水溶液中溶质浓度不等时,水会自动地从浓度低的溶液透过半透膜向浓度高的溶液转移——“渗透”。为阻止水通过膜渗透,可以在高浓度一侧施加压力,当压力大到恰好使水不再渗透时,称为“渗透压”。总之,上面我说到三个词儿——半透膜、渗透、渗透压,以及它们间的关系。生物的细胞膜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半透膜。
小宝:哦,我明白了——马哈鱼长大后,体内渗透压会降低,于是它们就顺着盐分低的淡水游到河里去了。
牛老师:你真聪明,正是这样!有的鱼类跟马哈鱼相反,长大后体内渗透压会变高,于是会游向海洋,例如鳗鲡。
小宝:呵呵,原来河鳗和海鳗是同种的啊!
牛老师:是的。几百年前。人们不知道河鳗在哪里生育,以为河鳗是其他鱼类变成的呢。他们没有发现,其实鳗鲡幼仔很小很小的时候就会从海洋深处游向河口适应淡水的渗透压,随后进入大河,例如长江。
小宝:我爸爸说过,每到早春季节,许许多多渔民到长江口捕捞鳗鲡仔,如果再不采取措施。鳗鲡就要绝种了。
牛老师:爱护动物就是爱护我们人类自己。
小宝:我有时候会口渴,也和渗透压有关吗?
牛老师:对啊!你太会联想了。联想是创造思维的导火索。口渴,说明你血液的渗透压太高了,你身体里的细胞要受不了了,要萎缩了,于是大脑就发出降低你的血液渗透压的指令,你就感到口渴了。喝水后渗透压降低了,你才会感到舒服。
小宝:渗透压怎么这么神奇啊!
牛老师:渗透压的神奇之处还多着呢。例如。给病人向静脉点滴抗菌素时,为什么要用生理食盐水或一定浓度的葡萄糖水溶液而不用纯水?植物是靠什么力量把水从土壤输送到几十米高的枝端上去的?用盐腌制白菜、萝卜、鱼、肉……为什么水分会从这些食品里流出来?利用渗透压还能发电呢!今天就先谈到这里,下次我再告诉你。
小宝:老师,再见!
责任编辑 侯秀姣
牛老师:是啊。马哈鱼属于溯河洄游型鱼类。它们在海里长大成熟后会从海洋进入河口溯流而上,到河流的上游寻找水流平缓的浅滩交配下卵,卵孵化成的小鱼会顺流而下到达河口游进海洋。长大成熟后又会游向河流……如此循环往复,生生不息。另一些鱼类与此相反,叫降海洄游型鱼类,成鱼会从淡水经河口游进海洋,抵达海洋深处交配下卵,卵孵化成的小鱼会长途跋涉回到河流里长大成鱼,例如鳗鲡。
小宝:奇怪啊。淡水鱼进入海里怎么不会像腌萝h那样脱水死掉呢?反过来,海水鱼怎么能生活在淡水里?
牛老师:科学家发现,原来这些鱼类从淡水进入海水或者相反从海水进入淡水,体内的渗透压会发生改变。适应水体的渗透压。
小宝:什么是渗透压?
牛老师:渗透压是一种膜现象。生物的细胞、细胞器都是用膜隔开的。为了保证细胞的生理活动,膜有一种奇特的功能——渗透。为了研究膜的渗透现象,科学家制造了各种人造膜,这些膜只能透过水,不能透过其他分子或者离子。叫做“半透膜”。半透膜两侧水溶液中溶质浓度不等时,水会自动地从浓度低的溶液透过半透膜向浓度高的溶液转移——“渗透”。为阻止水通过膜渗透,可以在高浓度一侧施加压力,当压力大到恰好使水不再渗透时,称为“渗透压”。总之,上面我说到三个词儿——半透膜、渗透、渗透压,以及它们间的关系。生物的细胞膜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半透膜。
小宝:哦,我明白了——马哈鱼长大后,体内渗透压会降低,于是它们就顺着盐分低的淡水游到河里去了。
牛老师:你真聪明,正是这样!有的鱼类跟马哈鱼相反,长大后体内渗透压会变高,于是会游向海洋,例如鳗鲡。
小宝:呵呵,原来河鳗和海鳗是同种的啊!
牛老师:是的。几百年前。人们不知道河鳗在哪里生育,以为河鳗是其他鱼类变成的呢。他们没有发现,其实鳗鲡幼仔很小很小的时候就会从海洋深处游向河口适应淡水的渗透压,随后进入大河,例如长江。
小宝:我爸爸说过,每到早春季节,许许多多渔民到长江口捕捞鳗鲡仔,如果再不采取措施。鳗鲡就要绝种了。
牛老师:爱护动物就是爱护我们人类自己。
小宝:我有时候会口渴,也和渗透压有关吗?
牛老师:对啊!你太会联想了。联想是创造思维的导火索。口渴,说明你血液的渗透压太高了,你身体里的细胞要受不了了,要萎缩了,于是大脑就发出降低你的血液渗透压的指令,你就感到口渴了。喝水后渗透压降低了,你才会感到舒服。
小宝:渗透压怎么这么神奇啊!
牛老师:渗透压的神奇之处还多着呢。例如。给病人向静脉点滴抗菌素时,为什么要用生理食盐水或一定浓度的葡萄糖水溶液而不用纯水?植物是靠什么力量把水从土壤输送到几十米高的枝端上去的?用盐腌制白菜、萝卜、鱼、肉……为什么水分会从这些食品里流出来?利用渗透压还能发电呢!今天就先谈到这里,下次我再告诉你。
小宝:老师,再见!
责任编辑 侯秀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