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术式治疗嵌顿性环状混合痔的临床分析

来源 :浙江创伤外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ql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改良式痔上粘膜切除术(PPH)联合血栓剥除治疗嵌顿性环状混合痔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20年1月本院收治的嵌顿性环状混合痔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式分为对照组(外剥内扎手术)及观察组(PPH联合血栓剥除手术),每组35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所用时间、住院时间、创面愈合时间、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2个月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的肛门功能。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创面愈合时间显著缩短(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后VAS评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二氢欧山芹(columbianetin,CBT)对高糖诱导的足细胞损伤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方法体外培养永生化小鼠足细胞系MPC-5,给予高浓度的葡萄糖刺激,观察CBT对高糖诱导的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并发真菌感染的菌群分布特点、药敏特点以及发生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为积极预防,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选取
双特异性磷酸酶(dual-specificity phosphatases,DUSPs)是酪氨酸磷酸酶(protein tyrosine phosphatases,PTPs)家族中的一员,具有使磷酸化的底物蛋白丝/苏氨酸以及酪氨酸脱磷
糖尿病肾脏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是慢性肾脏病和终末期肾病的首要病因,发病机制尚不明确。足细胞损伤在DKD发生和发展过程中有关键性作用。本文从的代谢紊乱、
新中国成立70周年,我国学术期刊经历了新中国成立之初的起步发展、1956~1965年的艰难曲折发展、“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停滞、改革开放后迎来繁荣发展、进入21世纪后发展机遇与
肾脏是结构和功能高度复杂的器官,由多种细胞类型组成,明确各种类型及其亚型细胞在生理和病理状态下基因转录图谱及其变化对阐明肾脏结构、功能以及疾病的发病机制极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