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对外贸易对国内生产总值贡献的再测算

来源 :经济纵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gfengg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新发展阶段,再测算我国对外贸易对GDP的贡献关乎如何科学构建新发展格局.本文利用2016版国际投入产出表(WIOD),调整并表为中国与其他国家(地区)非竞争型投入—产出表,从需求面测算我国出口对GDP的贡献率,从供给面测算进口中间品投入对GDP的贡献率,将出口需求和进口中间品投入供给对GDP的贡献率综合起来测算我国对外贸易对GDP的贡献率.结果 表明,我国对外贸易对GDP贡献率较大,对外贸易对GDP贡献率呈“倒U型”曲线,进入新发展阶段我国对外贸易对GDP贡献率不断下降.在构建新发展格局过程中,我国应深化创新驱动发展,发挥自主技术创新在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经济发展格局中的关键作用.
其他文献
本文从经济提质增效和经济发展理念两个维度构建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纵横向拉开档次法测算2011-2017年中国30个省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及其分维度经济提质增效指数和经济发展理念指数,运用面板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数字普惠金融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显著促进我国的经济高质量发展,使用工具变量处理内生性问题以及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仍然成立;数字普惠金融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两大分维度指数均有促进作用.传导渠道分析表明数字普惠金融通过提高农村人力资本促进经济高质量及其分维度指数的发
基于新结构经济学视角,本文初步构建了一个金融结构与环境污染的发展、转型与运行的分析框架.研究认为,在发展层面,金融发展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对环境污染的影响不同,遵循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机制.在运行层面,金融结构与发展阶段所对应的要素禀赋结构和产业技术结构的匹配程度越高,越有利于减少环境污染;相反,若金融结构偏离发展阶段所决定的最优金融结构,则扭曲的金融结构将加剧环境污染.在转型层面,政府发展战略是影响金融结构的重要因素,若发展战略违背比较优势,则会导致金融结构扭曲,进而加剧污染.
在构建新发展格局背景下,梳理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经济循环理论,基于经济循环、周转、演化规律,以马克思经济学为基础,从核心观点、理论基础、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层面展开比较研究,对于提升相关理论认识和更好指导实践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马克思经济学在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基础上,在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典型分析中论述了商品经济运行的本质属性,对于双循环的内涵、循环不畅的根源、外循环的局限性及经济运行机制进行了系统阐述;西方经济学以效用理论等为研究基础,通过对价格机制作用下的个体行为研究,说明了"双循环"的一般均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