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角膜病患者全身的合理药物治疗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chaoli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角膜病的药物治疗主要集中在局部用药,剂型以滴眼液与眼膏为主.但很多角膜病的发生与全身因素密切相关,仅靠局部药物治疗难以达到良好的效果,有时临床上往往忽略角膜病的全身用药治疗的重要性,以致这些与全身因素有关的角膜病迁延不愈,甚至恶化.而另一方面,也存在无论角膜病的病情如何,一概给予全身药物治疗,造成全身滥用药物的情况.因此,正确把握角膜病全身合理用药的时机是十分重要的.本文针对一些角膜病治疗中缺乏对全身用药的关注和全身药物滥用等方面的问题进行阐述.(中华眼科杂志,2009,45:100-103)

其他文献
患者男性,23岁.因双眼视力突然急剧下降伴双眼疼痛4 d,于2008年1月5日来我院就诊.患者曾因工作压力大,1个月前出现感冒、头痛、恶心等症状,用药后稍缓解。
期刊
眼眶血管性疾病是最常见的一类眼眶病变,主要包括血管瘤和血管畸形,临床表现复杂、治疗方法多样.规范分类是选择合理治疗方案的重要前提,美国和加拿大的眼眶学界已根据病理类型和血液动力学特点,对眼眶血管性疾病提出了确切的分类,并日益被欧美眼眶外科医师广泛采用.但目前我国眼眶血管性疾病研究仍沿用传统的形态学分类,该分类未能明确眼眶血管瘤和血管畸形之间的细胞病理学差异,且忽略了眼眶血管畸形的血液动力学特征,给
我国眼科学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基地(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将于11月举办继续医学教育基地项目学习班,眼科新进展学习班编号是J9-09-01。
目的 观察A型肉毒毒素(BTXA)治疗儿童间歇性外斜视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前瞻性非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将60例年龄于4~12岁的间歇性外斜视患儿分为2组,分别接受常规手术治疗(双外直肌后退或外直肌后退联合内直肌缩短术)和BTXA双外直肌注射治疗.治疗6个月后比较两组患儿的眼位矫正情况及双眼视觉功能改善情况.两组之间年龄分布及治疗前斜视度数分布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和秩合检验.两组之间正位率比较采
近20年来,组织工程学在眼科领域中的研究和应用,如角膜、结膜、泪腺及视网膜等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也存在一些重大科学问题尚待解决.组织工程角膜上皮和结膜在临床眼表重建治疗中已取得较好的效果;但伞角膜组织工程研究一直未进入临床阶段,其中角膜内皮细胞永生化可能是组织工程全角膜的构建工作中最关键的难题.由于视网膜组织结构和功能的复杂性,其组织工程学研究成果有限,前景也可能不如人工视网膜.在此,对近
青光眼房水引流装置(GDD)植入术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有效方法之一.但滤过泡的纤维化一直是导致GDD植入术失败的主要原因,近年来有多数学者致力于从病理组织学角度解释纤维化形成的原因及纤维化对GDD植入术临床疗效的影响.抗代谢药物曾被认为可以抑制滤过泡的纤维化,但近年来的临床试验却对此观点提出了挑战.尽管GDD植入术能够有效地降低难治性青光眼的高眼压,但这种手术也存在较多严重的并发症,如眼内炎、角膜
始建于1989年的天津医科大学眼科中心在2009年迎来了她的20周岁生日。为了庆祝其成立20周年以及眼科中心创始人袁佳琴教授从教66周年,2009年9月24至28日将在天津赛象大酒店举办由天津医科大学眼科中心、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中华眼底病杂志及国际视网膜基金会联合主办的天津医科大学眼科中心第八届国际会议暨中国眼底病论坛——神经眼科研讨会。
病历摘要  患儿男性,3岁.因左眼间断红痛、视力下降伴头痛、呕吐1年余,于2005年12月6日到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北京同仁眼科中心就诊.曾于当地医院就诊,诊断为青光眼,给予噻吗酰胺眼液治疗,症状未见明显好转.患儿足月顺产,既往体健。
期刊
目的 探讨糖皮质激素性高眼压(GIOH)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糖皮质激素受体(GR)亚型GRα和GRβ的表达及其与GIOH发病的关系.方法 病例对照研究.共有32例GIOH患者接受PBMCs检测,原发疾病为过敏性结膜炎.根据GIOH患者局部使用糖皮质激素滴眼液(0.1%地塞米松)后眼压变化水平,分为GIOH组[眼压升高8 mm Hg(1 mln Hg=0.133 kPa)以上]和对照
2008年11月8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山东省眼科研究所所长、中华眼科杂志编辑委员会副总编辑谢立信教授荣获美国眼科学会成就奖。该奖用来表彰积极参与年会学术活动并为学会及眼科学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