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钧奇:体育事业的推动者

来源 :杰出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qing1234567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庆六十周年之际,以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曾荫权为团长的代表团,在北京参观了祖国盛大的阅兵仪式,常年奉献于体育、文化界的贝钧奇先生是其中成员之一。
  站在天安门城楼一个显眼的位置上,看完建国六十周年盛大阅兵仪式的贝钧奇先生,心里充满着感慨,充满着振奋,也充满着对祖国的骄傲和自豪。
  他感慨,因为60年沧桑巨变,新中国走过了可喜的六十年;他振奋,因为60年来,在我们的身边,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每天都发生着令人惊喜的变化;他骄傲,他自豪,因为世界在因中国而改变。
  时代的巨轮永远在不停地向前,各行各业都是推动巨轮前进的力量。而长年服务于体育界,致力经济建设,关注文化事业的实业家、文化人贝钧奇先生,注定是其中一个有力推动者。
  
  体育事业的推动者
  
  如同贝钧奇先生去年经历的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一样,国庆庆典堪称完美,充分显示了中国的强盛国力和中华民族的强大凝聚力,也向世界宣告,中国已经成为国际舞台上一支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
  刚刚经历完北京振奋人心的阅兵仪式,贝钧奇先生还没有完全从那庞大、壮观的场面中回过神来,就又接到邀请,作为香港观摩团的30人中的一员,前往山东济南,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体育运动会。
  全运会上,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出席开幕式并宣布运动会开幕。顿时,济南奥体中心体育场,灯火璀璨,群情振奋,长勺鼓乐、鲁西南鼓吹乐、鼓子秧歌等带有浓郁山东风情的文艺表演,使容纳6万人的体育场成为一片欢乐的海洋。
  亲临现场,多年从事体育工作的贝钧奇先生,难掩心中的喜悦。国家的体育事业一直在飞速发展,并不断取得进步,成绩骄人,更让他们觉得这么多年在香港体育界倾注的大量心血,孜孜不倦的付出是完全值得的。
  贝钧奇先生从小就喜爱体育运动,由热爱而至推广体育、献身体育,贝钧奇先生的体育情结由此得到升华。早在上世纪六十年代,他就积极参与香港公民体育会的活动,并担任了近二十年主席之职。
  公民体育会创办于1947年,是香港著名的体育组织。多年来,公民体育会坚持爱国爱港传统,默默耕耘于基层,为香港体育界培养了诸多优秀运动员,对香港体育运动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多年来,在贝钧奇先生的带领下,“公民”在逆境中克服了许多困难,再攀高峰,体育队伍日益壮大。
  多年来,在贝钧奇先生的带领下,“公民”培养的足球队从丙组跃升到甲组,秉承勤俭团结精神,几届比赛表现不俗;女子篮球队、田径队、乒乓球队依次夺冠,成绩令人满意。
  多年来,在贝钧奇先生的带领下,“公民”高举爱国旗帜,联繋体育界朋友,为香港为祖国培养运动健儿,积极推动群众体育活动,取得显着成果,获得祖国和香港社会人士及体育界的肯定和推崇。
  这其中,公民足球队更是凝聚了贝钧奇先生大量心血。作为忠实球迷的他,在推广足球运动上不遗余力。最初几年,因经费有限,球队发展缓慢。1991年起,由于贝钧奇先生的关心和重视,经常到球场观看比赛,使队员组织纪律性及精神面貌都起了变化,他还在经济上给予大力支持;球季开始前,他亲自带队到内地访问,与当地球队进行二、三场比赛,使队员技术及体力得到改善。2004年,“公民”升入甲组,在甲组联赛中,季初凭着一鸣惊人的表现,获得球迷好评。在2007-2008年度香港甲组足球联赛,与南华战至最后一场,夺得联赛亚军,最后还夺得了2007-2008年度香港足总杯冠军,为球会创造了历史佳绩。当然不得不提的是香港奥运队,公民会是其中一支最多球员入选的球队。因此,“公民”被传媒界誉为“神奇球队”,在经费有限的情况下,能取得如此骄人战绩,实在令人惊奇。
  对此,贝钧奇先生只是说:“我自己就很喜欢足球,投身体育事业,我只希望球队能向前发展,打出好成绩,这样我们付出的就很开心。”
  在体育道路上,贝钧奇先生从来都是乐于奉献,不求回报,一心推动香港体育事业发展,提倡全民健身理念,为营造一个健康社会而全心付出。因此,他还担任愉园体育会主席、香港健美总会会长、香港柔道总会会长、香港体操总会会长、香港泰拳理事会会长、香港体育专业人员协会会长、香港体育记者协会副会长、香港足球总会副主席、香港篮球总会副会长等职务,在奉献道路上全面出击,为团结体育界、培养更多优秀人才作出更多贡献。
  贝钧奇先生就像是一个推动者,不仅推动了香港体育事业的发展,也推动了更多人心中的体育梦想。
  
  三十年创业建家园
  
  前不久,贝钧奇先生受香港树仁大学社会科学系教授之邀,为学生开了一场别具风格的座谈会。座谈会上,贝钧奇先生就自己三十年来奋斗创业的感受,与国家的发展、变化联繋在一起,讲述了一部国家与个人发展的奋斗史。
  贝钧奇先生是亚联工程公司总经理,是一个实业家。祖籍浙江宁波的他,在五岁那年,就随家人移居香港,并在爱国学校汉华中学接受教育。
  在香港汉华中学毕业后,贝钧奇先生即步入社会,曾任教于树人小学,对电子通讯兴趣甚浓,课余时间用心钻研,后到船王董浩云旗下的远洋轮任无线电生之职,以船为家,业余还为报馆写航海游记及海员生活等文章,并出版了《航海散记》一书。
  结束了四海漂流的航海生涯后,贝钧奇先生开始销售船用机器,并任航海无线电专科学校校长。随着改革开放,内地的经济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贝钧奇先生心中也萌生了创业的想法。当时,香港建筑装饰行业蓬勃发展,贝钧奇先生认为装饰行业有发展前途,于是毅然走上了建筑装饰实业的道路,于1987年成立亚联工程公司。
  刚进入这行,贝钧奇先生也遇到了许多困难。毕竟在创业的时候,他的年龄就已经相对较大,对装修设计这行又了解甚少,一切都是从零开始。他只有勤力进取,努力掌握各项专业知识。
  凭着这种拚搏精神,他在短时内即掌握了相关技术;而凭藉自己的智慧和才能,诚实与厚道,他带领的亚联博得了社会的高度赞誉和信任,建造工程在香港发展迅速,在改革开放时,成为香港第一批进入内地的工程公司,在山东、海南、广东汕头和深圳等内地许多省、市都有工程。
  二十多年来,贝钧奇先生可谓是亲眼见证了内地装饰行业的发展。他言:“刚开放时,内地装修行业相对落后,随着香港企业的进驻,我们将技术传输到内地,并且帮国内培训了很多技术人员,现在他们都是这个行业的佼佼者。能看到现在内地装修行业发展得如此繁荣,我也感到很开心。”
  特别是在参加完第十一届全运会后,贝钧奇先生的心中更增添了无数感慨。在山东济南,他看到的,不是三十年前,那些破破烂烂的街道,不是没有档次的宾馆,更加不是人们贫困的生活。他看到的,是繁华的商业,是充满现代气息的高楼大厦,是五星级的宾馆和服务,是人们脸上绽放的笑脸。
  个人在发展,在进步,而国家,更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当此时,作为一名实业家,贝钧奇先生却衷心希望内地的装潢工程发展越来越好,自己曾经培养出来的人才,能够有更大、更有作为的天地。
  
  文化事业的助推手
  
  贝钧奇先生生意做得很成功,但和人交流、交往,总是表现出谦逊的本色。他常说:“我只是做点小生意而已。”然而这一句话,拉近了他与别人之间的距离,让人产生一种亲切感。
  他是一个实业家,也是一位受人尊敬的文化人。大家尊敬他,不是因为他金钱上的富有,而是因为他精神世界的富足,因为他的慷慨大度和侠义报国之心。
  贝钧奇先生对文化事业十分热心,他认为弘扬中华文化是作为炎黄子孙应有的责任,因此积极参与文化界工作,现担任世界华文文学联会永远名誉会长、香港作家联会永远名誉会长、香港红荔书画会名誉会长等职务。
  自担任红荔书画会名誉会长以来,贝钧奇先生对红荔馆不仅精神上大力支持,经济上也鼎力相助,关怀之情,无微不至。“红荔”要出报纸,他赞助;要出《红荔撷英》画册,他也全力支持,不仅解决了 “红荔”许多力所不逮的问题,也推动了精神文明的繁荣。
  当年香港作联要购置会所时,他一个人便捐赠了几十万元;世界华文文学联会在香港成立,广邀海外华人作家聚集香江,他又出钱出力,助其举办。贝钧奇先生对文化事业的付出是有目共睹的,因此文学界的朋友都对他赞誉有加。
  贝钧奇先生自己还出钱出力,为学校组织音乐会筹款建校,邀请著名钢琴家、歌星等前来献艺。正因为他的精心筹备,音乐会办得非常成功,观众反响热烈,甚至连素未谋面的观众前都来致谢。
  贝钧奇先生就是这样,每做一件事,都投入自己的热情和诚意,在支持祖国建设方面,也是积极行动。在担任四川省政协委员时,他积极参与参政议政工作,为四川旅游业的改善与推广献策献力,为推动香港与四川两地的文化交流贡献力量。
  在个人的发展与国家的发展中,贝钧奇先生无疑是走在前面的人。追踪时代的足迹,从一个侧面感受时代与历史的脉动,我们看到了一个真正的实业家,一个真正关心国家发展,并矢志不渝地为之奉献的实业家!
  
  【人物简介】
  贝钧奇先生,亚联工程公司总经理。现任公民体育会主席、愉园体育会主席、香港健美总会会长、香港柔道总会会长、香港体操总会荣誉会长、香港泰拳理事会会长、香港体育专业人员协会会长、香港体育记者协会副会长、香港足球总会副主席、香港篮球总会副会长、香港作家联会永远名誉会长、世界华文文学联会名誉会长、香港中华出入口商会前副会长、香港中华总商会会董、四川省政协委员、中华海外联谊会理事、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三届选举委员会委员等社会职务,并获颁铜紫荆星章。
其他文献
中华武术历史悠久,名扬四海,誉满全球。武术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是传统体育中至今仍广泛流行、不断发展的东方体育代表性项目之一。武术成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表演赛项目,更是向世界证明中华民族这一国粹的博大精深,武术更好地造福于世界人民成为一大趋势。  澳门特别行政区体育委员会委员、澳门精武体育会创会会长、总教练梁忠灵先生,把传承武术,使之发扬光大作为己任,并为此做出了诸多贡献。作为一名踏足
期刊
时间转回到2005年的8月,新城财经台主办的第三届食神争霸战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人称“三姐”的萧秀香女士以一道“莲绮飘香”,在百余位参赛者中脱颖而出,勇夺食神争霸战金奖,荣升为将军澳“金牌女厨神”。这道金牌菜式“莲绮飘香”以莲藕为主角,将莲藕切成薄片,酿入虾肉、花枝、芝士、蛋黄、苹果蓉打成的海鲜胶、再沾上薄薄的脆浆酥炸而成,这道菜既香又甜,而且爽口。一直以来,“三姐”研究的菜式不断推陈出新。200
期刊
【本刊讯】香港友好协进会2010年新春团拜酒会暨午餐演讲会于2010年2月26日在中环四季酒店大礼堂隆重举行。香港行政长官曾荫权,中联办副主任黎桂康,外交部驻港副特派员詹永新,民政事务局局长曾德成,中联办主任助理王如登、台湾事务部部长唐怡源、社团联络部部长郭铁生,新华社香港分社社长俱孟军,入境处处长白韫六,审计署署长邓国斌,香港中国企业协会总裁冯洪章,中国贸促会驻港首席代表董嘉扬担任主礼嘉宾。特首
期刊
有人称他为“民间能源大使”,因为他纵横多国开发能源,以民间能源发展合作促进国家关系融洽默契;有人称他领导的顺兴集团为电力能源行业的领头羊,旗下工厂开遍国家电力能源丰饶之地;古语说:“谦谦君子,温润如玉”,正是对他最好的总结和形容。  作为香港顺兴电力及输变电设备有限公司的总裁,冼纬中先生心怀丘壑,高人一等的智慧和胆略于温厚的谈吐之中展露无疑,令人钦叹。  21世纪,和谐和发展是主题,而只有整个世界
期刊
十八,本是一个极其普通的数字,但是在一些香港舞蹈爱好者眼中,这个数字却十分特别,它代表健康,代表开心,代表舞者们心灵的狂欢——就是在三年前,“十八舞会”的名字不胫而走,香港旺角弥敦道创兴广场的18楼,因为一个不分白天黑夜的欢乐舞会,而具有了不同的意义。  然而,这样一个特别的欢乐舞会,却是源于一个普通舞蹈爱好者对舞蹈执着的兴趣和梦想。三年前,从加拿大归来的林志强先生,以独特的构思创办了“十八舞会”
期刊
在听泉馆画廊,琳琅满目的各类收藏品,让人赏心悦目,主人黄北金先生谈起艺术品来滔滔不绝,其喜悦陶醉之情溢于言表。随着他的一一介绍,笔者也随同他一起欣赏,徜徉在书画的艺海里,视觉上享受着一场艺术盛宴。  黄北金先生与书画家、艺术品的结缘其实是机缘巧合,他从一个自主创业的商人到一个艺术品的收藏家,纯属是因为对艺术的热衷喜爱,艺术给他带来的不仅仅是种种享受和品味,更是因为他从艺术中领悟的人生哲理和经营之道
期刊
山路崎崎岖岖,此时正当深秋时节,两旁的山花树果依旧苍翠欲滴,鲜绿如林,似乎寓意着此地虽系山区,却一片绿意,生机盎然,群山阻挡的是交通,遮掩不住希望,割断不了同胞互助的热情。经过九曲回肠的迂回穿梭,终于来到此次“星火—彩虹”活动的目的地——江西省宁都县湛田乡李村小学。  汽车还未驶入校园,欢迎声、掌声先飞了出来,一片欢庆的气氛开始弥漫开来,笑颜逐开的孩子们列着整齐的队伍,欢快地拍着手掌,热情洋溢地迎
期刊
人生因艺术而丰富,艺术因人生而发光。早在几十年前,艺术家向家华教授便选择了艺术这条路,避开尘世的喧嚣与繁杂,向家华教授开始沉醉于文化艺术之中,沉醉于山水画、书法及微雕等艺术创作之中。  他是书画界的“全才”,楷书、隶书、行书、草书、甲骨文,各种字体信手拈来,颇有造诣;微雕艺术,这项被称为“绝技”的艺术,在向家华教授的手中,更是一次次地被演绎出来,神奇,一次次被向家华教授创造。  很多时候,为了完成
期刊
每当听到《狮子山下》这首歌时,人们都会被港人奋斗和互助的精神所感染。成长于狮子山下,深受狮子山精神熏染的林裕添先生自小禀受此种精神,作为狮子山扶轮社的创办者,他无愧于养育自己的土地,无愧于亘古不变的狮子山精神。  事业中,奋斗升华人生境界,服务中,助人点缀人生精彩,林裕添先生奋斗拚搏,积极进取,事业渐有所成;事业之外,他热心服务工作,关心弱势群体,心繋青年发展。正是:狮子山在,狮子山精神就在,香港
期刊
在大学时,她就倡导开展“认中关社”运动,积极参与推广普通话、组织同学阅读“毛选”,让更多人了解内地、从而热爱祖国;在大学时她还积极帮助穷苦人群,热心参与社会服务。基于大学时就在心中播下一颗爱国、服务社会的种子,进入立法会之后,她更是铭记居民的心声、努力为居民排忧解难——她就是全国人大港区代表蔡素玉女士。  采访中,蔡素玉女士给人的感觉是干练、随和、直爽,作为香港立法会少数女议员之一,压力自然很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