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出血热肾病综合征病毒HFRS25-1McAb检测血、尿中抗原的研究

来源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trewq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用HFRS 25-1 McAb检测HFRS病人血和尿细胞中的抗原,共检查138例病人,血细胞阳性率为82.6%(114/138);尿细胞为71%(98/138);同时用HFRS抗原片检查血清抗体,阳性率为81.2%(112/138)。而健康及其它病人的同样标本50例全部阴性。血、尿查抗原的阳性率主要集中在10天以前,在疾病的发热期和少尿期,这在疾病的早期诊断上有重要的意义。特别是检测抗原对基层应用比较方便,可以免去检测抗体所需的HFRS抗原片,实验同时发现如同时检测HFRS病人的血细胞抗原和抗体可把阳性率提高到99%。实验对利用检测血、尿抗原抗体的方法进行发病机理研究的可能性进行了讨论。

其他文献
用兔抗小鼠淋巴细胞血清处理BALB/c-nu裸鼠,腹腔接种分泌人McAb的人-人杂交瘤和人-鼠杂交瘤均获得成功。接种人-人杂交瘤后收获腹水0.6~2.8ml/鼠,腹水中Ig为0.5~3.3mg/ml;接种人-鼠杂交瘤后收获腹水14ml/鼠,人Ig含量为19mg/ml。人-人、人-鼠杂交瘤体外培养人Ig分泌量仅为2~5µg/ml水平。染色体分析及病理切片证实腹水细胞与原接种的杂交瘤细胞组织学类型相同
本文在蛋白质定量和间接血凝试验、ELISA等鉴定抗体生物活性的基础上,研究了6株小鼠抗人IgE单克隆抗体(McAb:E1A6、E3A4、E3B2、E3B3、E3B5、E1C4)触发人白细胞释放组胺的能力,并与羊抗人IgE多克隆抗体(PcAb;SAHE-IgG)的触发活性做了比较。用ELISA测定IgE骨髓瘤蛋白(PS;免疫原)时,所有McAbs的亲和力和敏感性都高于PcAb;而测定混合正常人血清I
人类T淋巴细胞表面存在与羊红细胞结合形成自然玫瑰花的受体,亦称E受体。在一定条件下E受体能可逆地从细胞表面脱落。我们利用抗E受体的单克隆抗体OKT11A,通过免疫沉淀法证明45℃加热的人淋巴细胞上清液中存在E受体。
本文介绍一种可用于ELISA中的辣根过氧化物酶(HRP)的产色底物—3,3′,5,5′-四甲基联苯胺(TMB)。此底物具有无致癌性,高敏感性,价廉,用量少,反应产色鲜明,终止后稳定,检测方便等优点。通过实验确定了TMB在ELISA中的最佳反应条件。经试用于检测森林脑炎病人血清IgG抗体,所得结果的敏感性比目前常用的底物-邻苯二胺(OPD)要高15倍左右,阳性检出率增加8.5%。
期刊
本文报道用异硫氰酸荧光素标记的花生凝集素(FITC-PNA)测定已经小牛胸腺激肽、小牛胸腺肽和猪胸腺素分别诱导的CFW小鼠胸腺细胞PNA受体的变化。实验结果显示,经胸腺激肽和胸腺肽温育后的胸腺细胞,其表面FITC-PNA的结合量比对照组分别降低约15%和12%。当胸腺激肽的剂量为10µg时,结合量则显著降低,而剂量增到100µg时曲线则趋向平坡,胸腺肽剂量从10µg逐增,其对胸腺细胞PNA受体的降
应用间接ELISA法测定了102例哮喘患者血清的螨特异性IgG,发现其阳性率同皮试反应强度呈平行增加的关系,其中42例哮喘发作期的浓度显著增高。70例非过敏性疾患的对照组虽也有部分特异性IgG阳性,但其浓度都非常低。初步观察提示,特异性IgG同哮喘发病可能有一定的联系。
本文介绍一种简便易行的单克隆抗体筛选方法——细胞涂片微点法。此法仅需数µl McAb上清,可同时检测多种细胞系和多个McAb样本,适用于多种检测系统,能同时检测针对细胞膜抗原和细胞内抗原的反应性,且所需各种试剂量甚少。
本文报导用抗L929细胞i-RNA(L-i-RNA)和抗S180腹水瘤细胞i-RNA(S-i-RNA)致敏大颗粒淋巴细胞(LGL)后,增强了NK活性。但若用这些i-RNA致敏T淋巴细胞(TL),只有L-i-RNA才能传递对L929细胞的特异性细胞毒性反应。i-RNA增强NK功能的活性可被RNase阻断,但对DN ase,Pronase不敏感。这些结果提示i-RNA可用于肿瘤、病毒感染性疾病的治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