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研究

来源 :教育周报·教育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laniez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诵读教学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发展需求和学习需要,在全面培养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同时,注重提升学生利用语文解决问题、处理问题和获取信息的能力,其关键就在于培养学生的诵读能力,并通过大量的诵读教学拓展学生的阅读面,全面提升语文教学质量。但是由于小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导致诵读教学难以顺利开展,需要教师及时转变教学策略,另辟蹊径。
  关键词: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策略
  引言
  阅读是小学语文的核心内容,《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语文教学应注重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并借助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听、读、写、说能力。然而,在实际教学中,由于教学环境和教学方法的问题,语文阅读教学水平并不理想。因此,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应转变教学策略,创新教学体系,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全面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基于此,本文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出发,有针对性地提出提高教学质量的对策,以供参考。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意义
  学生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形成与核心素养的培养密切相关。这就是所谓的“读百遍,其意不言而喻”。背诵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言应用能力,而语言运用的培养离不开学生的阅读量。因此,阅读教学在很大程度上是对学生阅读能力和阅读素养的培养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背诵”通常是指大声朗读,通过动情、大声的朗读,让学生深刻理解作者在文章中的感受。比如,在学习现代诗歌《七律长征》时,老师带领学生大声朗读,通过铿锵有力的节奏让学生体会红军长征中的艰难险阻。在《生命与生命》这篇课文中,老师组织全班师生一起大声朗读,让学生感受到作者对生命的赞美,体会到生命的坚韧。通过对这类抒情文章的朗诵,让他们在充满情感或跌宕起伏的文字中充分感受作者的情感,让学生进入文章,走进作者的內心,全面提高自己的语言能力、表达能力,阅读能力和感受文章内涵的能力。
  二、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的现状
  1.学生诵读时间有限,难以实现知识的内化。我国当下部分小学生的课余时间都被繁重的课后作业所淹没,诵读仅停留在早自习阶段,导致学生诵读时间十分有限,其所学的知识自然难以内化,学生的诵读水平仍然停留在一个较低的水平。
  2.教师诵读教学方式存在偏差。经典诵读深受广大语文教师的青睐,但在实际教学中,许多语文教师能够做到游刃有余进行文章和知识点教学,但是对于诵读材料的认知和诵读教学目标上还存在一定的偏差,使其在教学中出现一系列不正确做法,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是教师在诵读前没有指导学生预习文章的生词,没有传授学生有效的诵读方法,导致学生在诵读过程中存在一定障碍,其次是在诵读教学中,用朗读代替默读,用朗读的形式完成相应的诵读教学任务,最后是诵读教学活动缺乏合理的设计,仍是将知识点的学习作为诵读教学的终极目标。
  三、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的策略
  1.诵读过程中适当的进行一些想象。教师在进行诵读教学时也可以适当的添加一些假设和想象,比如给故事假设一个结局,给故事中的人物进行假设出另一个选择,通过这种对故事情节的想象,多元化的填上文章的留白。这种教学策略在诵读教学中的应用较为广泛,在诗歌、小说当中都可以加以应用。比如在学习“林冲棒打洪教头”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诵读片段的方式,让学生感受文章,就几处动作语言描写,让学生进行充分的想象,给故事进行一系列的想象,比如想象林冲在打洪教头之后的结局会怎么样等等。再比如在“望庐山瀑布”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在诵读中感受诗中的每一处事物,感受到作者站在壮阔的庐山瀑布前,那种“疑是银河落九天”的瑰丽宏伟的景象,然后让学生进行充分的想象,让他们也能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想象是语文诵读教学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语文课程的重点教学内容,同时也是提升学生人文素质和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所以,在诵读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意识到了进行想象对于提升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大意义。
  2.开展丰富多样的诵读活动。小学语文的经典诵读教学应该要以多样化的教学活动作为基础,这会使学生化解之前对诵读产生的误解,大部分学生的潜意识中都会觉得诵读是一件相当枯燥且无趣的事情,对其的印象也比较陈旧。所以老师可以鼓励学生多接触一些情感丰富的作品,然后尽可能多的开展一些和诵读有关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到来自文章的熏陶,然后慢慢感受到这些作品的趣味,培养出他们的诵读兴趣,提升他们的诵读素养。比如班级可以组织开展一次课外诵读大赛,让同学们挑一些课外作品中喜欢的片段,在全班同学面前大声朗读、诵读,并让他们能够在朗诵练习中感受到阅读的乐趣,初步树立自己的人生目标。小学课外诵读材料众多,开展活动的形式也多,很大程度上能够帮助学生培养他们的阅读素养,而且多开展这类活动,还能够极大的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诵读欲望。
  四、总结
  经教学实践发现,诵读教学确实有着较强的生命力,对于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有着重大意义,而要想提升小学语文诵读教学的质量,就需要教师充分发挥教学的引领作用,通过采用高效的诵读手段,引导学生大声的、有感情的诵读,让学生在朗诵过程中领略文章的内涵,加深学生的知识记忆和阅读记忆,拓展学生的阅读面,进而全面提升语文诵读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 孙淑菊.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研究[J].学周刊,2020(27):55-56.
  [2] 郭军祥.关于经典诵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策略研究[J].新课程,2020(38):53.
  [3] 李燕青.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家长,2020(18):59-60.
  成都市新都香城小学 赵婷
其他文献
摘要:高中综合实践课程和心理教育的融合是具有可能性和必然性的,两门学科的融合是对课程资源整合具體积极意义,并且能够大大提高课程效率。所以,我们一直在探索两门学科融合的途径,文中从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社会实践和心理课等方面阐述了两者的融合途径,并以我校心理课上的职业探索活动这个案例展示了我们在两门课程相互渗透上的做法。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心理教育、融合、高中  一、两门课程的融合的可能性  
期刊
【摘要】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为学生的思考提供空间,鼓勵学生自主探索,主动思考。使人人都参与课堂,使人人都有话说,使每个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关键词】数学课堂教学  怎样让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更加有效,笔者根据教育教学的新课改实践,总结了以下几点。  一、有效的课堂需要精彩的导入  数学教师应结合数学学科的自身特点,充分利用小朋友好奇、好动、好问等心理
期刊
摘要:化学在中考中占据很大的分数比,因此,分析化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改进很有必要,这样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提高学生的化学考试成绩。文章以九年级的化学教学为例,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并从中做有必要的课外拓展,营造积极互动的学习氛围,积极开展实验课程,完善学校实验设备方面提出改进建议。  关键词:九年级化学;教学现状;改进策略  一、引言  从化学课程内容的特点来看,一方面要求学生对实验题型、计算
期刊
摘 要: 课堂提问作为一种教学手段已经被普遍应用于语文教学中。重视提问,掌握提问艺术,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然而,在当今语文教学中,课堂提问却存在着很多误区,教学中有许多无效或低效的提问。  关键词:语文教学;课堂提问;误区  “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提问是教师最主要的语言活动,与其他人群相比,我们教师是“职业提问家”。  一个好的问题犹如一条纽带,将师生间的认识和情感意向紧密联系在一
期刊
摘要:学生在高压的学习氛围之下,思维的速率就会受到一定的影响,有一部分学生在高压的学习状态下,可以保持比较高效的学习状态,这是因为他们的学习基础是比较扎实的,在面对学习难题的过程中,也可以保持理智和清晰的思维模式,但是绝大部分学生都不能做到如此,班主任在管理班级事务的过程中,就需要对于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一一的分析和解决,因此,本文就初中班级管理存在问题和对策探讨,进行有效分析和总结,并提出指导建议。
期刊
冰心老人曾经说过一句话:“爱是教育的基础,是老师教育的源泉,有爱便有了一切。”在教育过程中,我深深体会到这句话的含义,老师的爱会让学生变得更加优秀,也会让老师变得更温暖。老师付出的不仅仅是心血,更多的是爱,教育因爱开始,因爱延续……  爱是学生无助时的指路明灯  教二年级语文时,我给孩子们布置了一篇作文,题目是《我的心里话》,小琪在作文里写道:“爸爸妈妈有了妹妹之后就不爱我了,他们每天都陪着妹妹,
期刊
摘要:初中音乐课程一直以来得不到高度重视,被学生视作调节学习压力的学科,在學习音乐专业知识时缺少严谨的心态,造成初中音乐课堂教学效果十分不理想。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层次推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被越发重视,初中音乐作为初中生进行素质教育的关键组成部分,慢慢受到了教师和学生的高度重视。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学生通过学习音乐知识提升了自身的音乐素质、艺术水平及审美情趣,体会到了音乐的风采,同时构建了高效率的音
期刊
摘要:随着教育的不断改革,新的课程和新的教材要求教师在教育观念和学生的教学方式上寻求创新,打破传统教学模式中师生关系的模式,探究新的教学模式,本文结合实际教学经验,对初中数学新教材的教法上提出了自己的几点体会。  关键词:初中数学;新教材;教法  前言: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也在不断的改革,教材也在不断的革新。新的教材在知识结构上有了很大的改进,突出了数学教材中理论知识的形成过程,同时注重了
期刊
【摘要】我国有着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其对培养学生形成优良的道德品质发挥重要作用,还能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三观,使学生的爱国情怀得以增强,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还能达到优秀传统文化的良好传承,因此,高中生学习优秀传统文化具有中意义,通过加强学生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帮助学生成长为有道德、有思想、有文化、有修养的人。  【关键词】高中生;优秀传统文化;必要性;探讨  我国有着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高中生学习
期刊
摘要:体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是全面、均衡的发展。本文立足于小学体育课堂教学实践活动,分别从“多媒体教学的内涵”“多媒体课堂教学策略研究”“体育信息化的价值”这三个方面入手,针对多媒体与体育教学相结合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和探索。  关键字:多媒体;体育教学;教学的内涵;教学策略;信息化的价值  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体现了现代体育技术发展的需求,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与以往课堂教学相比更加具有教学优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