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隶的典范-崔祐甫墓志

来源 :理财:收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wait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崔祐甫墓志,唐建中元年(780年),高、宽皆为107厘米,厚21厘米,河南省洛阳出土,河南博物院藏.崔祐甫墓志志石呈四方形,盖为盝顶,顶篆书“有唐相国赠太傅崔公墓志铭”3行12字(图1),四周阴刻花草纹.志文隶书,38行,行42字.首行题“有唐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常山县开国子、赠太傅、博陵崔公墓铭并序”(图2、3).首2行题“吏部侍郎邵说撰文,前河南府颍阳县丞徐珙书,国子丞李阳冰篆盖”。
其他文献
介绍一种微机鉴相型感应同步器数显装置的工作原理及系统组成。装置采用差频细分技术,测量精度达1μm;由单片微机控制、具有多点预置、掉电保护、绝对原点设置、误差补偿等多功能.可与PLC联机实现点位控制。
新课程改革是把“以学生发展为本”作为基本理念,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研究、勤于动手,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因此,本人在教改实验中,就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作了如下几方面的探索。     一、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新一轮课程改革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在教学中更重要的是关注学生
一、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困惑    近几年来,全国各地纷纷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性质特点、理论依据、活动模式、规律策略、目标评价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实验与研究,为学校活动课程的设计与运作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指导。在取得了一定的经验与成效的同时,就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设计及其运作情况来看,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是认识上存在误区。尽管认识到综合实践活动课在素质教育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但是,
男,1966年2月生,汉族,无党派,江苏镇江市人,甘肃省工艺美术大师.从事山水画、敦煌壁画、漆画创作30余年.并长期从事敦煌壁画临摹与研究.近年来,在江苏宜兴参与的紫砂陶刻艺术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和课程实施建议中,小组合作学习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概念。“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正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成为教育教学研究与探讨的热点。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组织实施“小组合作学习”?实施“小组合作学习”又应注意哪些问题……带着这些疑问笔者进行了尝试和初浅探究。  “小组合作学习”,顾名思义,它是一种以“小组”为
两金川即指大、小金川,就是今日的四川汶川-带.位于今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和青藏高原东缘.大、小金川汇合即为现在的“大渡河”.自古以来,两金川地区为
文物艺术品资产化,是将文物艺术品通过鉴定、评估、确权、托管、资产化、金融化、证券化等流程,利用物联网系统及电子标签跟踪溯源系统进行电子身份证植入,使文物艺术品传承
西晋建都洛阳,历时五十二年.除怀帝(司马炽)、愍帝(司马邺)被刘聪杀于平阳外,武帝司马炎、惠帝司马衷和追封的宣帝司马懿、景帝司马师、文帝司马昭的陵墓都应葬在洛阳.但史书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