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患者不同患病时期C型性格表现及心理护理

来源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uyeshus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乳腺癌已位居危害妇女生命健康的恶性肿瘤之首.乳腺癌患者的心理问题始终贯穿在其诊断、治疗及康复的过程之中.多年的研究发现绝大多数乳腺癌患者具有C型特征,表现为:过于压抑自己的负性情绪,不善于表达或发泄诸如焦虑、抑郁、绝望等负性情绪;由于负性情绪不能及时宣泄,从而导致一系列的行为退缩表现,或者易出现无助无望的心理状态,常感到无力应付生活的压力而感到绝望或孤立无援[1]。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功能状态的影响。方法 随机将81例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由护士进行系统的指导功能锻炼,对照组则实施无系统的锻炼。分别于治疗
循证护理又称实证护理(EBN),是护理人员在制订护理计划过程中,将科研结论与临床经验、患者需求相结合,获取实证,作为护理决策的依据[1].1999年12月-2005年8月,我科对26例可控性球形原位回肠膀胱术后患者应用循证护理进行排尿功能训练,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除眼局部原因外,尚与全身其它系统疾病有关.目前主要的治疗方法是行玻璃体切除术,其治疗手段复杂而特殊,与其他眼部手术相比,玻璃体切除术后并发症多且较严重,因此术后护理尤为重要,现报道如下。
先天性心脏病是新生儿时期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畸形.国内外的资料显示,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病率约为7‰~8‰,其中青紫型先天性心脏病其心脏畸形复杂,多处于危重状态,且往往在新生儿早期即出现症状,需及早干预,否则将失去生存机会或增加以后的手术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