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房补贴是否属于劳动仲裁受案范围?

来源 :职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jsxyxj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Q:2009年2月,汪先生成为某建筑安装公司职员,并于第二年又与公司签订5年期劳动合同,终止日期是2015年5月。2011年3月,王先生提出辞职,双方解除劳动合同。事后,王先生在向公司要求支付住房补贴未果后,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起仲裁申请,称其在原单位工作时,租住该单位住房。根据公司2008年8月发布的文件《公司厂区住房管理办法补充规定》,公司应一次性支付汪先生住房补贴10200元,但公司从未支付该笔款项。汪先生要求支付2009年2月至2011年3月期间的住房补贴10200元。仲裁委员会以住房补贴不属于劳动争议中的工资或福利待遇范围为由,驳回了汪先生的仲裁申请。那么住房补贴产生的纠纷到底属不属于劳动争议呢?
  
  A:劳动部《关于贯彻 〈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53条规定,《劳动法》中的 “工资”是指用人单位依据国家有关规定或劳动合同的约定,以货币的形式直接支付给本单位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延长工作时间的工资报酬以及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国家统计局《关于工资总额的规定》第4条规定:“工资总额由下列六个部分组成: (1)计时工资; (2)计件工资; (3)奖金; (4)津贴和补贴; (5)加班加点工资; (6)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 国家财政部2009年11月发布的《关于企业加强职工福利费财务管理的通知》规定:企业为职工提供的交通、住房、通讯待遇,已经实行货币化改革的,按月按标准发放或支付的住房补贴、交通补贴或者车改补贴、通讯补贴,应当纳入职工工资总额,不再纳入职工福利费管理。可见,住房补贴原先属于福利待遇范畴,2009年11月之后被划入工资(津贴和补贴)范畴。
  既然住房补贴属于福利或工资范畴,那么,依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2条(四)、(五)项规定: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适用本法。而劳动者的工资均属于劳动报酬范围。仲裁委员会应依法受理并办结汪先生的申请案件。当然,汪先生可以依法向仲裁委员会所在地人民法院起诉,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其他文献
在复杂钢结构组合节点的弹性分析和使用阶段的计算时,需要确定节点的初始转动刚度。为此,本文采用ABAQUS软件对12个试件展开了非线性有限元分析,获得了栓接节点梁在弯曲荷载
在经济全球化趋势和我国高职高专教育蓬勃发展的新形势下,高职高专应用性、技术性的英语教育越来越重要。如何构建具有高职特色的英语教学,使之更好地适应新形势下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需要,英语课程建设与改革是关键。承担教学的教学团队是推动教学改革与课程建设的核心,是实施质量工程的保证。2006年,教育部教高16号《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提出,“加强骨干教师与教学管理人员的培训,建设
针对城市地下工程建设环境的特殊性,分析了城市地下工程的特点,探讨了地下工程的建设过程对环境的危害,同时提出了一些预防措施,以促进城市地下空间的进一步开发,从而推动城市的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