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老爸是个慢性子
我爸是一名金匠。慢性子的金匠才能做出最漂亮的珠宝。职业缘故,我爸对时间缺少概念。通常他上班先泡壶茶,慢悠悠地喝够了再开工,屁股坐下去没多久就到了下班时间。
我读幼儿园和小学时,经常看到老爸满脸愧疚、满头大汗地跑来学校,老远就道歉说:
“哎呀,我的徒弟忘记提醒我了。又迟到了,怪我,请你吃烤肠去!”
同学们特别羡慕我,老爸不但善于道歉,而且常背着我妈带我去脏兮兮的路边摊“打牙祭”。
读中学之后,我与老爸的差距渐渐拉大。我的世界丰富起来;他的世界永远是一张工作台、一堆工具、一杯茶。
我是团支书,成绩不错。班级不少女生叫我“迅哥儿”,也叫我“汉子姐”。作为“汉子”,我飒爽中性的风姿,常表现在当众演讲中。我曾在演讲中引用过一个故事:
某穷人为了救妻子卖了梦想,换来2000块钱。当这笔钱花完时,他妻子也去卖梦换钱,不料,只得到200块人民币。穷人不解,买梦人告诉他:“这年头,越来越贱卖的东西就是梦想!”
用这个故事给同学们励志,甚至对老师演讲时,我都能博得一阵阵掌声。在那不知死活的青春时光,我每逢讲完之时,总振臂一呼:“同学们,梦想无价!要将有限的青春投入到无限的追梦之旅中去!”
不过,老爸第一次听的时候却没鼓掌。老爸反应比我至少慢半拍,等他想出回答我的话时,我早就跳到第四个话题了。
等了好久,他终于想明白我演讲中的“冷幽默”,就嘿嘿笑着帮我把书桌擦得一尘不染,慢慢地说:“有梦想挺好的,你可别卖哦。将来实在缺钱,就卖给我吧。我给你兜底……”
高三那年,我为“名校梦”而刻苦自修时,老爸一脸心疼地看着我,给我嘴里喂核桃仁和松子“补脑”,我贫嘴说:
“爸,你也吃了这么多补脑的东西,咋就不见聪明呢?”
老爸想了一会儿,说:“哦,我不是生了一个特别聪明和优秀的女儿吗?”
急吼吼的人,总会走岔
要在地级市的中学里实现“名校梦”,我必须保证每次考试全校前三。每当成绩划过预期底线时,我都去河边的小树林里哭泣、怒吼、自我励志,呼喊那些饱蘸梦想与激情的口号。
每次,老爸都跟着我。
他说:“我怕你出事。”
我白他一眼,指着自己满是痘痘的脸说:“就我长成这样,还能出什么事情!?谁还会对我有什么想法!?你有病啊?……”
我机关枪一样发问时,老爸就等我平静了,才慢慢地说:“清华北大一点都不好,北方到处都是雾霾……”
“就像你庸庸碌碌、无所作为、偏安一隅、白活此生吗?!”我用排山倒海的气势勒令他闭嘴。
那阵子我越来越看不上他的生活——没有梦想、没有激情、没有必赚不可的钱财、没有必要实现的目标、世界对他仿佛慢放的无声电影……
老爸一脸从容地看着我,他慢悠悠地打开包,递上橘子味的维生素片。“急躁的人都缺少维生素。”他慢吞吞说,“你每天都急什么呢?你这么急,就一定能考好吗?”
高考我发挥失常,进了省会的师范大学。上大学报道的时候,宿舍里云集了许多家长。看老爸呆头呆脑的模样,我都有点儿难为情。
爸妈回去的时候,我送他们上汽车,交代了几句路上保暖、小心坏人。车子开了之后,我才看到老爸向我挥手告别。车开出去好久,好久,他才用手抹泪。
哦,这个呆子爸爸,连哭也会慢人半拍啊。
我考入的大学各方面都让我失望。在浑浑噩噩的大一生活中,老爸每天都给我打电话:讲他如何又耽误了一班公交车、讲他如何制作一个漂亮的珠宝、讲他在股市里稀里糊涂赚了一点钱、讲他给工作室改名为“慢生活”……
青春里最可悲的错误
大学时代我很想谈一场轰轰烈烈的恋爱。
在女多男少、美女云集的师范大学,没人对我这五大三粗的“汉子”感兴趣。于是,我摇手机添加了一个网友。每当我夜间苦读结束上线时,他总温情地说:“等你好久啊,还好吧?”
这种低水准的情话,竟熨平我的大脑褶皱,让我这个曾经的学霸丧失辨别香臭美丑的能力……
很快,我们见面了。他虽然比我大十几岁,但是英俊潇洒、有车有房,是个标准的“高富帅”男友。
我告诉父亲,男友从事的是金融方面的业务,父亲却说:“金融只是买和卖,并不为社会提供任何增值。这种营生不好,还是老老实实学门手艺吧。况且,你们彼此并不了解,年龄和社会背景差距太大,最好还是慢慢交往。”
父亲所谓的“手艺”是安身立命、成家立业的本钱。但是,我这种急吼吼的性格,怎么可能慢慢来呢?我们迅速发展,山盟海誓,彼此约定好我大四一毕业就结婚。
大四的时候,同学们都在写论文、投简历、找工作;我则忙着拍婚纱照、琢磨婚礼怎么办……
老爸说的对——越是急吼吼赶路的人,就越容易走岔路。当男友的“未婚妻”从天而降,冲进宿舍对我破口大骂时,我感觉自己的世界彻底崩溃了。
从那之后,这个男友网上的头像就暗淡了,再也联系不上,仿佛从没存在过。
我这场荒唐的初恋,仿佛夜空的烟花,腾空后连绽放都没来得及,便稍纵即逝。
收购梦想的老爸
大四毕业季,我工作也没找到合适的,就不得不走出校门。
背着巨大的旅行包,漫无目的地走。我想起了鲁迅那篇《娜拉出走之后》。人海茫茫,昔日的同学早已分别,各奔前程……我一無所有。我想过回自己的家乡生活,但想到早生华发的父母,还要为我操心,我非常羞愧。我知道,父亲对我的期许就是嫁一个知根知底的人,有一份安身立命的工作。但是,我的虚荣心和生命际遇,把我抛向一个不可言喻的痛楚之境。 毕业后,我在省城“漂”了大半年。我做一份低薪的财务工作,住在农民的握手楼里,朝九晚五赶地铁。
在雾霾漫天的大城市中,我悄悄改变着。我不再耻笑没有梦想的同龄人、不再张口闭口就自我励志、不再觉得人生是非赢即输的赛场……我开始用电饭锅煲汤做早餐、晚上不再熬夜、学着搭配服饰画点淡妆。
每天早晨,当我看着地铁口匆匆人群的时候,偶尔也感喟:比起大城市里的汲汲营营,老爸那样安心地慢活,不也挺美?……
老爸从不催我回去老家,他尊重我的选择,常跟我幽默地说:“还记得你小时候的演讲吗?说到那个收购梦想的故事……其实,有梦想挺好的,你可别卖哦。实在缺钱,就卖给我吧。我给你兜底……”
毕业后的第一个春节,我悄悄回了老家。当我自己用钥匙打开家门时,老爸正躺在客厅的懒人沙发里。午后的闲暇,他一脸祥和地坐在阳光中,慢悠悠地翻看着很多纸。
他发现我的那一刻,呆住了。反应了好几秒钟,他才笑起来。“你不是下周二才回来吗?”
我说:“我又猴急了。”
他显得有些手忙脚乱,收拾着手中的东西。我一看,他正在读我中学时代的作文本。他很不好意思地说:“我整理房间的时候发现了你高中时的作文。现在读起来,仍然觉得很不错。”
老爸一边去厨房忙活,一边跟我说:“其实,小地方也可以做梦,慢慢来也可以实现梦想。我打算自己开一个连锁的首饰店,已经筹备得差不多了……你当然可以继续在外面打拼,但是也可以考虑跟我一起创业;可以回来考编制;或者搞搞网店、做做微商、写写文章都蛮好的。年轻人,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吧?”
老爸还是那样,用词准确,讲话不疾不徐,伤害不到任何人的自尊心。不过,他的话,仿佛一下子点燃我枯萎的生命。我想到很小的时候,我想成为一名作家,写出震撼人心灵的故事……只是成长的蜕变让我渐渐淡忘这个梦。或许,在生活成本更低的故乡,我可以一边做谋生的事,一边重拾旧梦吧。
看着老爸做的创业预算表,那一张张密密麻麻的纸上写满的大小事项,我发现这个我自己一度瞧不上的男人,其实挺能干的!他踏实低调,用了这么多年的時间来准备,在人家退休的时候才正式开始创业的历程!
我不像从前那样嘲笑老爸的“准备过度”和“慢慢来”了。我饶有兴致地跟他讨论着、筹划着,并且准备快乐地逃离大城市,回到这个生我养我的地方来工作、相亲、结婚、生娃……或许这就是成长吧!我意识到——那些真正怀揣梦想的人并不声张、默默实干、充满蓄势的力量;像我过去那般匆匆赶路、汲汲营营的人,难免兜圈绕弯做无用功,终会在头破血流之后与庸常的生活握手言和。编辑/张立平laomalp820114@163.com
我爸是一名金匠。慢性子的金匠才能做出最漂亮的珠宝。职业缘故,我爸对时间缺少概念。通常他上班先泡壶茶,慢悠悠地喝够了再开工,屁股坐下去没多久就到了下班时间。

我读幼儿园和小学时,经常看到老爸满脸愧疚、满头大汗地跑来学校,老远就道歉说:
“哎呀,我的徒弟忘记提醒我了。又迟到了,怪我,请你吃烤肠去!”
同学们特别羡慕我,老爸不但善于道歉,而且常背着我妈带我去脏兮兮的路边摊“打牙祭”。
读中学之后,我与老爸的差距渐渐拉大。我的世界丰富起来;他的世界永远是一张工作台、一堆工具、一杯茶。
我是团支书,成绩不错。班级不少女生叫我“迅哥儿”,也叫我“汉子姐”。作为“汉子”,我飒爽中性的风姿,常表现在当众演讲中。我曾在演讲中引用过一个故事:
某穷人为了救妻子卖了梦想,换来2000块钱。当这笔钱花完时,他妻子也去卖梦换钱,不料,只得到200块人民币。穷人不解,买梦人告诉他:“这年头,越来越贱卖的东西就是梦想!”
用这个故事给同学们励志,甚至对老师演讲时,我都能博得一阵阵掌声。在那不知死活的青春时光,我每逢讲完之时,总振臂一呼:“同学们,梦想无价!要将有限的青春投入到无限的追梦之旅中去!”
不过,老爸第一次听的时候却没鼓掌。老爸反应比我至少慢半拍,等他想出回答我的话时,我早就跳到第四个话题了。
等了好久,他终于想明白我演讲中的“冷幽默”,就嘿嘿笑着帮我把书桌擦得一尘不染,慢慢地说:“有梦想挺好的,你可别卖哦。将来实在缺钱,就卖给我吧。我给你兜底……”
高三那年,我为“名校梦”而刻苦自修时,老爸一脸心疼地看着我,给我嘴里喂核桃仁和松子“补脑”,我贫嘴说:
“爸,你也吃了这么多补脑的东西,咋就不见聪明呢?”
老爸想了一会儿,说:“哦,我不是生了一个特别聪明和优秀的女儿吗?”
急吼吼的人,总会走岔
要在地级市的中学里实现“名校梦”,我必须保证每次考试全校前三。每当成绩划过预期底线时,我都去河边的小树林里哭泣、怒吼、自我励志,呼喊那些饱蘸梦想与激情的口号。
每次,老爸都跟着我。
他说:“我怕你出事。”
我白他一眼,指着自己满是痘痘的脸说:“就我长成这样,还能出什么事情!?谁还会对我有什么想法!?你有病啊?……”
我机关枪一样发问时,老爸就等我平静了,才慢慢地说:“清华北大一点都不好,北方到处都是雾霾……”
“就像你庸庸碌碌、无所作为、偏安一隅、白活此生吗?!”我用排山倒海的气势勒令他闭嘴。
那阵子我越来越看不上他的生活——没有梦想、没有激情、没有必赚不可的钱财、没有必要实现的目标、世界对他仿佛慢放的无声电影……
老爸一脸从容地看着我,他慢悠悠地打开包,递上橘子味的维生素片。“急躁的人都缺少维生素。”他慢吞吞说,“你每天都急什么呢?你这么急,就一定能考好吗?”
高考我发挥失常,进了省会的师范大学。上大学报道的时候,宿舍里云集了许多家长。看老爸呆头呆脑的模样,我都有点儿难为情。
爸妈回去的时候,我送他们上汽车,交代了几句路上保暖、小心坏人。车子开了之后,我才看到老爸向我挥手告别。车开出去好久,好久,他才用手抹泪。
哦,这个呆子爸爸,连哭也会慢人半拍啊。
我考入的大学各方面都让我失望。在浑浑噩噩的大一生活中,老爸每天都给我打电话:讲他如何又耽误了一班公交车、讲他如何制作一个漂亮的珠宝、讲他在股市里稀里糊涂赚了一点钱、讲他给工作室改名为“慢生活”……
青春里最可悲的错误
大学时代我很想谈一场轰轰烈烈的恋爱。
在女多男少、美女云集的师范大学,没人对我这五大三粗的“汉子”感兴趣。于是,我摇手机添加了一个网友。每当我夜间苦读结束上线时,他总温情地说:“等你好久啊,还好吧?”
这种低水准的情话,竟熨平我的大脑褶皱,让我这个曾经的学霸丧失辨别香臭美丑的能力……
很快,我们见面了。他虽然比我大十几岁,但是英俊潇洒、有车有房,是个标准的“高富帅”男友。
我告诉父亲,男友从事的是金融方面的业务,父亲却说:“金融只是买和卖,并不为社会提供任何增值。这种营生不好,还是老老实实学门手艺吧。况且,你们彼此并不了解,年龄和社会背景差距太大,最好还是慢慢交往。”
父亲所谓的“手艺”是安身立命、成家立业的本钱。但是,我这种急吼吼的性格,怎么可能慢慢来呢?我们迅速发展,山盟海誓,彼此约定好我大四一毕业就结婚。
大四的时候,同学们都在写论文、投简历、找工作;我则忙着拍婚纱照、琢磨婚礼怎么办……
老爸说的对——越是急吼吼赶路的人,就越容易走岔路。当男友的“未婚妻”从天而降,冲进宿舍对我破口大骂时,我感觉自己的世界彻底崩溃了。
从那之后,这个男友网上的头像就暗淡了,再也联系不上,仿佛从没存在过。
我这场荒唐的初恋,仿佛夜空的烟花,腾空后连绽放都没来得及,便稍纵即逝。
收购梦想的老爸
大四毕业季,我工作也没找到合适的,就不得不走出校门。
背着巨大的旅行包,漫无目的地走。我想起了鲁迅那篇《娜拉出走之后》。人海茫茫,昔日的同学早已分别,各奔前程……我一無所有。我想过回自己的家乡生活,但想到早生华发的父母,还要为我操心,我非常羞愧。我知道,父亲对我的期许就是嫁一个知根知底的人,有一份安身立命的工作。但是,我的虚荣心和生命际遇,把我抛向一个不可言喻的痛楚之境。 毕业后,我在省城“漂”了大半年。我做一份低薪的财务工作,住在农民的握手楼里,朝九晚五赶地铁。
在雾霾漫天的大城市中,我悄悄改变着。我不再耻笑没有梦想的同龄人、不再张口闭口就自我励志、不再觉得人生是非赢即输的赛场……我开始用电饭锅煲汤做早餐、晚上不再熬夜、学着搭配服饰画点淡妆。
每天早晨,当我看着地铁口匆匆人群的时候,偶尔也感喟:比起大城市里的汲汲营营,老爸那样安心地慢活,不也挺美?……
老爸从不催我回去老家,他尊重我的选择,常跟我幽默地说:“还记得你小时候的演讲吗?说到那个收购梦想的故事……其实,有梦想挺好的,你可别卖哦。实在缺钱,就卖给我吧。我给你兜底……”
毕业后的第一个春节,我悄悄回了老家。当我自己用钥匙打开家门时,老爸正躺在客厅的懒人沙发里。午后的闲暇,他一脸祥和地坐在阳光中,慢悠悠地翻看着很多纸。
他发现我的那一刻,呆住了。反应了好几秒钟,他才笑起来。“你不是下周二才回来吗?”
我说:“我又猴急了。”
他显得有些手忙脚乱,收拾着手中的东西。我一看,他正在读我中学时代的作文本。他很不好意思地说:“我整理房间的时候发现了你高中时的作文。现在读起来,仍然觉得很不错。”
老爸一边去厨房忙活,一边跟我说:“其实,小地方也可以做梦,慢慢来也可以实现梦想。我打算自己开一个连锁的首饰店,已经筹备得差不多了……你当然可以继续在外面打拼,但是也可以考虑跟我一起创业;可以回来考编制;或者搞搞网店、做做微商、写写文章都蛮好的。年轻人,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吧?”
老爸还是那样,用词准确,讲话不疾不徐,伤害不到任何人的自尊心。不过,他的话,仿佛一下子点燃我枯萎的生命。我想到很小的时候,我想成为一名作家,写出震撼人心灵的故事……只是成长的蜕变让我渐渐淡忘这个梦。或许,在生活成本更低的故乡,我可以一边做谋生的事,一边重拾旧梦吧。
看着老爸做的创业预算表,那一张张密密麻麻的纸上写满的大小事项,我发现这个我自己一度瞧不上的男人,其实挺能干的!他踏实低调,用了这么多年的時间来准备,在人家退休的时候才正式开始创业的历程!
我不像从前那样嘲笑老爸的“准备过度”和“慢慢来”了。我饶有兴致地跟他讨论着、筹划着,并且准备快乐地逃离大城市,回到这个生我养我的地方来工作、相亲、结婚、生娃……或许这就是成长吧!我意识到——那些真正怀揣梦想的人并不声张、默默实干、充满蓄势的力量;像我过去那般匆匆赶路、汲汲营营的人,难免兜圈绕弯做无用功,终会在头破血流之后与庸常的生活握手言和。编辑/张立平laomalp82011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