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情感融会情感,用心灵赢得心灵

来源 :中国校外教育(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qra555551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班主任工作是一门艺术,需要我们仔细研究。在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我总结了做好班级管理的三个法宝,那就是做一名教师要“心慈、身正、业精”。在具体的工作中,我们要努力践行其内涵,不断提高教师的人格魅力。
  【关键词】班主任 工作体会 情感 心灵一、师心慈,爱心为孩子铺出自信自强人生路
  爱是教育的源泉,爱是理解、信任、宽容、尊重。多年来,我努力把这样的爱献给我的孩子们,以自己的爱心、诚心、细心为孩子撑起一片自由成长的天空。我用童心唤醒童心,用爱心滋润童心,做一个“最有人情味的老师妈妈”。在我们班上有一个孩子叫“慧来”。她的名字听起来与众不同,她的身世更是令人同情,听她的代理妈妈讲,小慧是来在庙门前拣来的,拣来时他只有几个月大,她的学前时光是在庙里度过的。由于特殊的人生境遇,造就了小慧来不愿与人接触、交流、做事胆怯,没有自信。眼神中总会流露出对同伴拥有母爱的羡慕之情。了解清楚之后,我是看在眼里,急在心上,怎么办呢?对,那就让我来做慧来的“老师妈妈”。从此,我从心里把慧來当成了自己的女儿,每天不论是在学习上,还是在生活中,我都会像关注自己的女儿一样,关注慧来的成长。当她生病时,我会像妈妈一样喂她吃药;季节交替时,我会提前为她准备好换季的衣服;新年来临时,我会带着她和自己的女儿一起去买上过年的新衣服。一年过去了,我惊喜的发现小慧来变了,她变得活泼了,自信了,跟同学们的感情深厚了,跟我的感情就更不用说了。
  二、师身正,人生魅力感染孩子良好品格形成
  如今的家长对老师的要求越来越高,我们也同样在思考一个问题,什么的老师才是家长、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我想首先要为人正派,讲原则,讲民主,拥有一个宽容博大的心胸,以自己的人格魅力来感染教育学生。
  (一)班主任就得一视同仁
  去年,我新接了个一年班,这个班的学生家庭贫富差异很大。有一掷千金的大款子女,有与教育事业息息相关的干部子弟,还有同校的教师子女,更有一贫如洗的平民孩子。针对这样一群各自有着特殊家庭背景的孩子们,起初我真的很有压力,但从教多年的我一直遵循的一个原则,对待每一个孩子要一视同仁,爱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分享到老师对他们的关心和爱。在班级管理中,我努力营造平等的学习氛围。首先我的心里就要淡化这种差异,在学校,他们都一样,都是我的学生。谁有错就批评谁,谁做得好就表扬谁。对待每个孩子都是严中有爱,时间长了,我惊喜地发现,孩子们跟我一样,不嫌贫爱富,大家互相帮助,其乐融融,就像生活在一个幸福的大家庭。
  (二)班主任就得宽容、民主
  宽容是一种美德,我经常跟孩子们说,宽容别人就是善待自己。那么,作为他们的班主任老师,更要多一份宽容和理解。但宽容不等同于放纵和漠视,作为班主任老师,必须一针见血地指出他们的缺点和毛病,同时激励为主,放大他们身上的闪光点,不急功近利,不急于求成。教过低年级的老师都知道,小孩子由于他们的年龄特点,总是管不住自己,可能你刚刚说完的话,刚刚给他们指出的不足,一会就忘了,那没有别的办法,就需要我们经常地提醒,说句心里话,有时我自己都嫌自己烦,但只有这样,才能帮助他们改掉坏毛病。
  民主化、人性化的管理是班级管理的重要原则,班主任老师扮演很多个角色,老师、妈妈、朋友、法官,等等,班级就是个小社会,孩子的个性不同,他们身上出现的情况也就不同,有时候发生的一些事,让你都哭笑不得,那么,就必须营造出民主、公正的班级氛围,让每个孩子都不压抑,都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三、师业精,传道授业为孩子的终身发展奠基
  习惯决定命运,细节决定成败。作为一名小学的班主任老师,做为孩子的启蒙老师,我们要教会孩子些什么?小学阶段是养成良好习惯的最佳时期,作为教师就应该从此入手,培养孩子习惯,为孩子的终身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去年接班时,我发现班上的孩子个个都很聪明,但行为习惯却不好,上课不会听讲,做事马虎不细心。我冷静思考,同时查阅了大量书籍,从心理学的角度上分析,最后我决定先从“听课关”上入手,纠正孩子坏习惯。在每节上课前我都会利用1~2分钟向学生讲讲如何听课,因为小学生无意注意时间长,教师必须抓住他们的有意注意时间,最大限度地利用好它,因此,一般新课时间我限制在15~20分钟以内,授新课时我会强调他们要注意,重点部分、重要环节我会在课前准备好教学具,使课堂生动有趣起来。学生的积极性被极大调动,课堂授课效果非常好。同时我向学生承诺:只要上课听得好,课后作业留得少,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让我们在实践中坚持“心慈、身正、业精”,为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而努力。
  参考文献:
  [1]杨树君,龙天广.中小学生心理教育指导.吉林教育出版社.
  [2]黄济,劳凯声,檀传宝.小学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其他文献
摘要:在新课堂改革中,如果能够抓住了评价这一有效、有力的措施,就相当于是在新课堂这个“鱼舱”里放入了活力鲶鱼,新课堂方能一直“保鲜”,永葆活力。  关键词:评价 活力鲶鱼 新课堂  大海上,浩浩荡荡的船队将刚捕获的鱼从一个港口运往另一个港口。路途遥远,许多船到达目的地后,船上的鱼会死很多。只有一艘船与众不同,它运的鱼每次都是活的。后来船长解密,并没有什么绝招,只不过在鱼舱里放进了一条鲶鱼,因为鲶鱼
【摘要】语文课堂要焕发生命活力,就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彰显自己的个性。那么,如何在课堂上彰显自己的个性,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成为教师课堂教学的重中之重。为此,从五个方面做了尝试。  【关键词】语文课堂学生个性《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摘要:由幼儿园课程整合的概念出发,以台湾及香港幼儿园课程及幼教培养经验为实例,探讨体育与艺术领域课程的有效整合及其特征、课程整合对于学前儿童及幼儿教师培养的重要意义,并提出对幼儿园课程整合的相关发展建议。  关键词:幼儿园 体育教育 艺术教育 课程整合  一、概念界定  1.课程与整合课程  古今中外对“课程”的界定不一,本文中的“课程”特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或自发获得的各种经验或体验。“整合课程”
【摘要】在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的有效教学要重视学生的参与,通过学生体验来进一步增强并提高教学效果,实现有效教学的目标。第一,要做到以核心素养为导向,构建小学数学教学体验情境,引领学生在“做中学”。第二,要做到以发展核心素养为目标,细化小学数学教学体验过程,引导学生“边做边学”。第三,要做到以渗透核心素养为指标,重构小学数学教学体验评价,引导学生构建学做一体的学习方式,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果。  【关键
摘要:课堂是一个时刻在发生着变化的“生命体”。学生是在犯错、吸取教训、获得进步中成长,是一个螺旋式变优过程的“生命体”。课堂随时会给教师带来的“始料不及”,其实往往是对教师提出的挑战,更是为教师超越自我,指点迷津。  关键词:课堂 案例 教育  课堂是师生共同参与活动的场所,每天发生新的变化,也每天考验着教师的智慧。因为课堂是一个时刻在发生着变化的“生命体”。一个课前备得再完美的教案,也是不完美的
“问题学生”教育是学校工作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问题学生不多,但常常会遇到。对于问题学生的教育往往令人头痛,并占去了老师的大部分时间,甚至苦口婆心的教育后却收效甚微。对问题学生的教育是教育工作者的重要责任之一,也是衡量一个教师综合素质的重要方面,探讨合适的教育方法和提高教育艺术尤为重要。  问题学生尊重人格惩戒得当教育艺术有一次,陶行知教育一位用石头砸同学的男生,他先让男生到办公室等他。当陶行
【摘要】当前,“政治规矩”的清风在全国上下劲吹,荡涤着曾经的官场浊流,用姥姥的话讲,“八项规定”治好了吃喝风,“一瓶酒喝不倒红旗,一顿饭吃不垮江山”的时代真过去了。的确,通过“八项规定”这个“小切口”引来“向上向善”的崭新气象,老百姓点赞声声。由此,不禁试想,用“八项规定”执行管理模式,是否也能将我们的家规入脑入心、如影随形?因而,有必要从中学生的视角去探索当前家规教育的疲软、缺失,借“八项规定”
【摘要】作为教师在日复一日的实际教育生活中常常被学生的学习成绩蒙蔽了双眼,逐渐失去了教育的快乐。教师和学生都会深陷焦虑的泥潭中。为了打破这一局面,需要我们教师开阔视角和胸怀,向资深教育学者学习,向周围的老教师寻找突破口,寻找教育本身的意义——寻找孩子身上种子的特质,去引领、点燃、唤醒他们,让教师和学生都能收获教育的真正快乐。  【关键词】种子点燃唤醒快乐虽然我们教育的环境是素质教育,倡导以人为本,
【摘要】钢琴是西洋古典音乐艺术中的瑰宝,传入我国已经由百余年的历史,而随着现代人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与提升,越来越多的人能够投入时间和精力和学习钢琴,尤其是对成年人而言,可以利用自身的业余时间学习钢琴,实现钢琴梦想。基于这一情况,首先阐明了成人钢琴学习的基本特征,主要包括生理机制以及学习自主性方面的差异,其次针对成人钢琴教育的措施进行分析,认为要坚持“慢”字教育原则,同时坚持持之以恒的教育原则等,让
【摘要】改革与创新是学校不断发展的必经之路,学校结合实情,充分挖掘教研与课程特色,希望让“主题”教研引领教师业务发展,用“德善”课程带领师生成长,不断打造学校特色。  【关键词】“主题”教研 “德善”课程 学校特色 师生成长  一、开展“主题式”教研,静盼教师成长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为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以管理带教研,以教研促教改,以教改提质量,努力开创教学教研工作的新局面。我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