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图书馆统计标准化建设——以《公共图书馆统一服务业务统计数据规范》为例

来源 :图书馆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bby_h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DB4403/T 78-2020《公共图书馆统一服务业务统计数据规范》是于2020年10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针对公共图书馆统计工作的深圳市地方标准.文章介绍该标准的体例结构,对标准正文9个部分进行剖析.该标准紧跟数字化、网络化环境下公共图书馆工作新进展,满足公共图书馆一体化建设和服务下的统计工作需求.通过界定统计指标的含义和数据采集方法,有助于减少统计工作中的分歧,提高统计工作水平,对公共图书馆统计标准化建设有较高借鉴价值.
其他文献
高校机构知识库从知识资产的长期保存为目标,逐渐向提供科研和教学等服务应用的多元化方向发展.文章从多维关联的角度,梳理现有需求,尝试构建基于多维关联的高校机构知识库系
叶绿素a浓度是估算浮游植物生物量的重要指标,连续小波变换是一种重要的多尺度光谱分析方法。本文以粤西、珠江口为案例区,基于地面高光谱和实测叶绿素a的浓度数据,选取10种不同的母小波基函数对高光谱反射率数据进行连续小波变换。运用偏最小二乘回归(PLSR)方法构建叶绿素a浓度的反演模型,分析比较了不同小波变换系数对建模结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经过多种小波变换后的小波系数与实测叶绿素a浓度进行相关性
我国中文电子书馆配市场面临版权保护、定价机制、业务应用平台三大产业链瓶颈.基于CNONIX数据中心,构建能够为出版商、馆配商、图书馆提供纸电一体化采选与交易服务,为用户
针对环境背景复杂且包含小目标的遥感图像难以进行精准目标检测的问题,在单阶段检测(SSD)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注意力和特征融合的单阶段目标检测模型,该模型主要由检测分支和注意力分支组成。首先,在检测分支SSD中加入注意力分支,注意力分支的全卷积网络通过逐像素回归得到待检测目标的位置特征;其次,采用对应元素相加的方法对检测分支和注意力分支进行特征融合,获得细节信息和语义信息更丰富的高质量特征图
图书馆是具有特殊象征意义的城市空间,研究其社会认同对促进空间功能变革、改进图书馆的服务模式、提升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加强创新技术应用和融合等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借鉴空间认同理论的相关研究成果,在解析图书馆空间属性的基础上,分析智慧图书馆的空间认同危机,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空间认同理论的图书馆空间认同促进策略。图书馆空间认同是用户对图书馆知识、价值、建筑、服务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判断,可以从图书馆的空间利益相关者、建筑美学与空间认同的关系、基于图书馆空间本质的认同构建以及基于共同情感、提升空间配置专业性和针对性、强化
利用差分拉曼光谱技术和决策树模型,建立了常见鞋底材料种类鉴别的分类模型,为鞋底材料种类鉴别提供了一种新方法。通过前期谱图预处理后,根据样本主要成分的不同对样本进行分类,然后利用主成分分析和层次聚类分析验证分类结果;基于分类结果建立分类树模型,最终对51个样本实现了整体分类正确率为98.0%的识别分类,经交叉验证后正确率达84.3%。这表明,利用差分拉曼光谱技术和决策树模型可以实现对鞋底样本光谱较为准确的识别与分类,为其他物证的区分鉴别提供了参考。
目标跟踪应用中,针对迭代扩展卡尔曼滤波(IEKF)在模型失配和噪声时变情况下出现精度下降甚至发散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重渐消因子的自适应IEKF算法。该算法首先通过一个基于正态分布的限定记忆新息协方差估值器来计算新息协方差估计值,并根据估计均方误差把多重渐消因子分配给各数据通道;再依照χ~2检验原理判断系统是否异常,仅在系统异常时才引入渐消因子;最后利用目标与观测站间的径向距离和方位角信息,实现
文章采用网络调查、文献调研、内容分析等研究方法,对42所“双一流”高校图书馆空间服务现状进行调研,从空间服务栏目、项目两方面进行调查统计和分析.调查发现:空间服务栏目
文章通过信息生态学视角,论述了5G核心技术对图书馆“信息环境”“信息链”“信息消费者”产生的巨大影响,以此为基础构建了“信息生态系统框架”“信息网络建设框架”“用户
依托“郑州大学文献资源数据中心”项目,以资源为中心,从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的技术保障、组织管理、资源融合以及用户运营4个维度,基于超融合技术构建数字资源长期保存模型.该